《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3答案国开20秋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作 业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夏、商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 、 、学等形成。 开始,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的教育体制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是: 、 。
3. 可谓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为完备、影响最为深远的私学。
4.齐国的 是战国各家私学的汇集地。
5.秦代,基于法家思想,“ ”、“ ”的政策成为秦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其结果出现了取缔私学,乃至焚书坑儒的阴暗面。
6.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主张 , ,恢复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 ,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术和教育的主体内容。
8. 是汉代最高学府,其以 为教师,进行专经教学,其教学形式以 为主,辅之以个别指导,学习生活比较自由。
9.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机构除太学外, 、 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的兴起,形成了多渠道办学和多学科并举的格局。
10.隋朝 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教育从千年来传统礼制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政治系统。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央教育体系,确立了 教育制度和 教育制度。
11. 兴学、 兴学和 兴学是宋代官学逐步改造、完善、定型的时期。
12.以 和 为核心的儒学教育系统、以 为中心的小学教育系列、以 、旌表等构成的社会教育网络构成了明代基本的教育类型。
13. 、 和 是明代选士制度的三大主体。
14.清代 是我国古代最后一所最高学府。
15.为数众多的地方官学与 、 一起,构成清代官学的基本结构。
16.科举制从隋朝大业 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 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17. 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科举制已经诞生。
18. 在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分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 ,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 。
19.宋代扩大了科举规模,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 、 和 ;科举开始实行 和 ,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20.宋代的科举有 、 和 。
21.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 、 、 三级。乡试第一名叫 ,会试第一名叫 ,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 ,合称三元。
22.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即 、 和科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即 、会试和 。
23.我国最早的教育思想,是载于《尚书•周书》中的 、 的教育思想。真正系统化、形成独立体系的教育思想,还是从 开始的。
24.我国夏商时期的教学内容是 ,其中至少包含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孔子关于 、重视德育和智育的思想,还有仁者爱人的 之道,都闪耀着素质教育的火花。
25.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 和春秋战国时代的 。
26.文学史上习惯于把建安文学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端, 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________则代表当时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27.从 到陈子昂,唐诗逐步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28.南宋的 、 、 、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
29.散文方面,以 、 为代表的中唐古文运动,提倡恢复先秦两汉的优良传统,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
30.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是元代的文学代表。 、 、 、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31.“诗言志”说最早见于《 》。
32.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从整体结构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艺术、____________艺术和 艺术。
33.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的 ,巫人以舞降神,巫舞逐渐演变为民间歌舞和小调。
34.三国时的画家 是第一位画佛能手,东晋时的画家 、 和 合称“六朝三杰”。
35.中国书法艺术源远长流,应当说从 就开始了。但是从总体上讲,书法艺术的真正形成是在 时期。
36.汉代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期, 定型, 、 、 应运而生,终于形成“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辉煌局面。
37.唐代 的《孔子庙堂碑》、 的《九成宫醴泉铭》和《皇甫诞碑》、 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薛稷的《 》等都是中国古代书法的传世名作。
38. 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大画家,其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当时风俗画的代表。
39.《 》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誉为法贴之冠。
40.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在 时已修建到—千多佛龛,所以又称“ ”。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属于西周时期教学内容“六艺”范畴。
①礼 ②乐 ③画 ④射
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学派有( )。
①法家 ②名家 ③儒家 ④道家
3.孔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有( )。
①学而不厌 ②温故知新 ③诲人不倦 ④以身作则
4.《学记》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有( )。
①预防性原则 ②及时施教原则 ③长善救失原则 ④有教无类
5.《学记》关于教学方法的内容有( )。
①讲解法 ②问答法 ③讨论法 ④练习法
6.朱熹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 )。
①立志 ②居敬 ③存养 ④省察
7.朱子读书六法包括( )。
①循序渐进 ②熟读精思 ③虚心涵泳 ④温故知新
8.( )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①孔子 ②周公 ③韩愈 ④董仲舒
9.孟子存养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深造自得 ②盈科而进 ③专心有恒 ④教亦多术
10.荀子积渐式教学法的内容包括( )。
①闻、见、知、行的教学审视过程 ②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③解蔽救偏,兼陈中恒 ④教亦多术
11.朱熹书院式教学法的内容包括( )。
①升堂讲说 ②认真读书,自行理会 ③互相切磋,质疑问难 ④质实
1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
①《诗经》②楚辞 ③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 ④《易经》
13.真正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
①汉乐府诗 ②司马迁的《史记》③汉赋 ④《汉书》
14.东晋陶渊明的著名作品有( )。
①《归园田居》②《饮酒》③《桃花源诗并记》④《咏怀》
15.李白的著名诗篇有( )。
①《蜀道难》②《梦游天姥吟留别》③《将进酒》④《丽人行》
16.杜甫的著名诗篇有( )。
①《将进酒》②《兵车行》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④《秋兴八首》
17.白居易的著名诗篇有( )。
①《秦中吟十首》②《长恨歌》③《琵琶行》④《登高》
18.近代( )被称为“四大谴责小说”。
①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②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③刘鹗的《老残游记》④曾朴的《孽海花》
19.( )是中国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①人物画 ②山水画 ③花鸟画 ④动物画
20.以才绝、画绝、痴绝被称为“三绝”的画家是( )。
①顾恺之 ②吴道子 ③阎立本 ④郑板桥
21.中国古代有“书圣”美誉的书法家是( )。
①王献之 ②颜真卿 ③褚遂良 ④王羲之
22.唐代颜真卿的主要书法作品有( )。
①《颜氏家庙碑》②《多宝塔感应碑》③《颜勤礼碑》④《皇甫诞碑》
23.欧阳询的主要书法作品有( )。
①《九成宫醴泉铭》②《卜商帖》③《寒切贴》④《皇甫诞碑》
24.唐代怀素的主要书法作品有( )。
①《东陵圣母帖》②《食鱼帖》③《论书帖》④《苦笋帖》
25.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传世墨迹主要有( )。
①《苕溪诗卷》②《蜀素帖》③《天马赋》④《方圆庵记》
26.元代赵孟頫的主要书法作品有( )。
①《仇锷墓碑铭》②《鹊华秋色图》③《度人经》④《兰亭十三跋》
27.乐曲通过琴保存下来的古琴曲目有( )。
①《梅花三弄》②《流水》③《阳关三叠》④十面埋伏
28.郑光祖的元杂剧代表作是( )。
①《汉宫秋》②《西厢记》③《窦娥冤》④《倩女离魂》
29.元杂剧《汉宫秋》的作者是( )。
①关汉卿 ②马致远 ③王实甫 ④白朴
30.有“国剧”之称的戏曲是( )。
①南戏 ②昆腔 ③京剧 ④秦腔
31.孔子之后,儒家以( )为主的经籍教学体系逐渐成型。
①四书 ②《五经》③十三经 ④《论语》
32.法家学派以其( )思想对战国末年的社会发展以及秦王朝的统一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①德政 ②“霸术”③尚贤 ④无为
33.( )是汉代最高学府,不仅是全国文教中心和示范教学的辐射源,而且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①鸿都门学 ②四门学 ③国子学 ④太学
34.我国最早的文艺类专门学校是汉代建立的( )。
①四门学 ②太学 ③鸿都门学 ④国子学
35.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在猛烈批判封建教育的基础上,提倡( )学风,主张学习西学,开近代史上学习西方的先河。
①“知行合一”②温故知新 ③考据 ④“经世致用”
36.宋代扩大了科举规模,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 )。
①乡试 ②州试 ③省试 ④殿试
37.( )属于孔子提倡的教师职业道德。
①诲人不倦 ②学而不厌 ③以身作则 ④教学相长
38.( )属于《学记》提倡的教育教学原则。
①预防性原则 ②循序渐进原则 ③学习观摩原则 ④启发诱导原则
39.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 )。
①《论语》②《学记》③《师说》 ④《新学伪经考》
40.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 )。
①白朴 ②马致远 ③关汉卿 ④王实甫
三、名词解释(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8题)
1.“学在官府”2.“六艺” 3.汉代太学4.八股文 5.“有教无类”6.《学记》
7.启发式教学法 8.存养式教学法 9.积渐式教学法 10.功利主义教学法 11.书院式教学法
12.察举制度 13.九品中正制 14.科举制 15.《师说》16.《诗经》 17.《离骚》18.“梨园” 19.中唐古文运动 20.顾恺之 21.《历代帝王图》 22.“画圣” 23.《清明上河图》
24.“书圣”25.“颜体”
四、简答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4题)
1.简述唐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
2.简述宋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
3.简述唐代的科举制度。
4.简述明代科举制度鼎盛的内容。
5.简述孔子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6.简述孔子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7.简述《学记》教育教学的原则。
8.简述《学记》的教学方法。
9.简述董仲舒所倡导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10.简述朱熹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11.简述朱子读书六法。
12.简述中国传统文学的分期。
13.简述中国传统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
14.简述中国传统文学的审美价值和借鉴作用。
15.简述吴道子的绘画成就。
16.简述郑板桥的绘画成就。
17.简述欧阳询的书法成就。
18.简述张旭的书法成就。
19.简述米芾的书法成就。
20.简述嵇康的音乐成就。
五、论述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3题)
1.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2.试论《学记》的教育思想。
3.实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何表现?
4.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征。
5.试论“文以载道”与文学的教化、实用功能。
6.试论“诗言志”、“诗缘情”与文学的表现特征。
7.试论中国传统文学风格的丰富性。
8.试论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特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