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 发表于 2020-11-30 20:33:57

西南大学20年12月(9125)《电子政务》 限时机考

课程名称【编号】:(9125)《电子政务》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道题2.0分,共22.0分)
请在正确的选项打√,错误的选项打 ×
1.
政府系统信息网络必须区分内网和外网。
对   

2.
全新的协同商务模式集成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从产品设计、原料加工、采购、与供应商谈判、市场计划预测、价格制定直至最大利润预测。
对   

3.
政府互联网数据中心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一体化网上平台。
对   

4.
B/S模式是新一无忧答案网公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
对   

5.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主体的“金税工程”。
对   

6.
发展电子政务,技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电子政务的长期发展必须从技术出发,不能离开技术谈应用。
对   

7.
高级层次的电子商务应该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全部的商务活动。
对   

8.
内存是内部存储器的简称。现代计算机一般都采用半导体存储器,由一片或多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内存一般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EPROM)和随机存储器(RAM)等。
对   

9.
电子政务有助于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流程再造和管理方式革新
对   

10.
计算机的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它承担数据运算、逻辑控制和信息存储等主要工作,主要由微处理器、主机板、内存、显示卡和其他扩展卡等组成。
对   

11.
电子政务耗资巨大,对技术要求水平高,所以政府在进行外包和托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中小企业。
对   

二、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道题3.0分,共33.0分)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1.
政府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的核心是( )
A.发展电子政务策略,提高行政效率
B.调整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树立新的理念,建立高素质高效率的政府
C.改革政府信息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分析、处理机制
D.制定电子政务法,完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
2.
凭借(),政府可以建立政府组织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间沟通,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层级的制约,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A.网络
B.信息
C.行政管理
D.电子政务
3.
美国近年提出了企业型政府的理念,提出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克服美国政府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所存在的弊端,构建电子政府成为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国际互联网(http://www.npr.gov)上,有许多关于美国政府革新的内容。该网站属于美国()。
A.预算管理局
B.总务局
C.人事管理局
D.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
4.
()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新动力。
A.城市现代化
B.城市信息化
C.城市电子政务
D.城市电子商务
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
A.提高系统冗余度、增强安全性
B.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C.过程控制和实时控制
D.并行处理和分布计算
6.
可以接受的费用识别、控制、降低或消除可能影响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的过程属于()
A.风险管理
B.安全管理
C.费用管理
D.信息管理
7.
有关电子政务的广义解释正确的是()
A.政务电话网
B.工业网络化
C.办公信息化
D.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的,并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8.
因特网采用的通信协议,也是目前最完整、被普遍接受的通信协议是()
A.TCP/IP
B.WWW
C.DNS
D.HTTP
9.
在电子政务技术实现中的CA是指(   )。
A.电子签名
B.证书认证
C.数字加密
D.以上都不是
10.
决策支持各级组织中最复杂、最难实现的部分是()。
A.模型库子系统
B.方法库子系统
C.问题处理系统
D.新型决策支持系统
11.
Telnet代表Internet上的()功能。
A.电子邮件
B.文件传输
C.现场会话
D.远程登陆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道题5.0分,共1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以上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目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有哪两种推进方式:( )
A.系统内自上而下的纵向推动
B.自下而上的纵向推动
C.地区内的横向推动
D.地区内的纵向推动
2. 根据电子政务的性质不同可把电子政务划分为:( )
A.服务类
B.管理类
C.政治类
D.经营类
E.市场类
3. 美国电子政务的优势:()
A.扩大了政府传播信息的渠道
B.扩展了政府提供服务的职能
C.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成本
D.拉近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30.0分,共30.0分)
1. 政府上网工程的定义与目的是什么?

下载前请核对题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南大学20年12月(9125)《电子政务》 限时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