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20-11-23 15:47:32

北语网院20秋《古代汉语(二)》作业_B

20秋《古代汉语(二)》作业_B
1.[单选题]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一语出自(    )。
无忧答案网答案资料下载,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答:——B——
2.[单选题]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语出(   )。
    A.《行行重行行》
    B.《庭中有奇树》
    C.《迢迢牵牛星》
    D.《上山采蘼芜》
    答:——C——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闲”字,有“安闲”之意的是(    )。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且闲    大工答案Q:761296021更多答案进 ap5u.com
    B.体貌闲丽
    C.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D.舍则守王闲
    答:——C——
4.[单选题]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出自(   )
    A.《离骚》
    B.《山鬼》
    C.《阿房宫赋》
    D.《别赋》
    答:————
5.[单选题] 杜甫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是(   )。
    A.《送友人》
    B.《天末怀李白》
    C.《望岳》
    D.《春望》
    答:————
6.[单选题] 七言仄起平收式首联对句的平仄应该是(    )。
    A.仄仄平平平仄仄
    B.平平仄仄平平仄
    C.平平仄仄仄平平
    D.仄仄平平仄仄平
    答:————
7.[单选题] “怨灵修之浩荡兮。”中“灵修”指( )。
    A.楚怀王
    B.秦怀王
    C.李清照
    D.苏轼
    答:————
8.[单选题]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的“暗”字属(   )词类活用方式。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名词用作动词
    答:————
9.[单选题] “君子尊贤而容众”中的“尊”可以理解为(    )。
    A.地位高
    B.酒器
    C.官员
    D.尊敬
    答:————
10.[单选题] 欧阳修《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句中的“睡”的词义是(    )。
    A.上床睡觉
    B.睡着了
    C.闭上眼睛
    D.打瞌睡
    答:————
11.[单选题] 下列词属于叠韵的是(    )。
    A.崔嵬
    B.犹豫
    C.踟躇
    D.憔悴
    答:————
12.[单选题] 欧阳修《秋声赋》“夫秋,邢官也,于时为阴”一句,据《周礼》,周代以天地四时为名设六官。秋官为 (    )。
    A.大司徒
    B.大宗伯
    C.大司马
    D.大司寇
    答:————
13.[单选题] “罪亦厚”中“厚”的意思是(    )。
    A.厚重
    B.大
    C.头
    D.悄悄
    答:————
14.[单选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中的“氓”指的是(    )。
    A.女子
    B.男子
    C.一种植物
    D.一种丝帛
    答:————
15.[单选题] 下列句子,“及”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及年岁之未宴兮
    B.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C.故不能推车而及
    D.将及华泉,骖絓於木而止
    答:————
16.[多选题]“于”字的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它们是(      )。
    A.引进处所
    B.引进原因
    C.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D.引进比较的对象
    答:————
17.[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比”的是(   )。
    A.季氏富于周公
    B.苛政猛于虎
    C.子贡贤于仲尼
    D.子路宿于石门
    答:————
18.[多选题]下列修辞手法,属于“代称”的是
    A.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B.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
    C.何为弃坟井,在山谷为寇也
    D.无丝竹之乱耳
    答:————
19.[多选题]下列作品属于两汉乐府民歌的有(   )。
    A.《孤儿行》
    B.《陇西行》
    C.《诉衷情》
    D.《卜算子 咏梅》
    答:————
20.[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色”,表示“脸色”的是(   )。
    A.五气五色
    B.其色必寿
    C.形体色理以目异
    D.载色载笑
    答:————
21.[判断题] 《上邪》属两汉乐府民歌。
    A.对
    B.错
    答:————
22.[判断题]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选自《诗经》。
    A.对
    B.错
    答:————
23.[判断题] 从《诗经》起,口语化是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循着这条道路发展的。
    A.对
    B.错
    答:————
24.[判断题] “躬”专指人身,“身”又可指“物身”。
    A.对
    B.错
    答:————
25.[判断题] 《诗经·北门》写一个小官吏的慨叹。
    A.对
    B.错
    答:————

无忧答案网附件是答案,核对题目下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网院20秋《古代汉语(二)》作业_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