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3-28 00:44:40

总纵强度计算书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总纵强度计算书”编制的基本要求和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较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2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结构设计时,指导编制“总纵强度计算书”之用。
1.3 本标准适用于船长大于等于90m的一般航速船舶,特殊要求的船舶及其它船舶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引用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引用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 GB4476-1-84金属船体制图;
b) GB4954-85船舶设计常用文字符号。
2.2 设绘依据
a) 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
b) 总布置图;
c) 船体构件规范计算书;
d) 横剖面图;
e) 基本结构图;
f) 有关结构分段图;
g) 各种装载情况稳性计算书;
h) 静水弯矩切力计算书;
i) 机舱布置图。
3 基本要求
3.1一般船舶“总纵强度计算书”是根据规范要求,校核船舶的基本剖面模数和惯性矩、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同时还应校核受船体梁弯曲和剪切应力板格及纵向构件的稳定性。并且计算出船舶许用静水弯矩和许用静水切力。“总纵强度计算书”是送审的主要文件之一。
3.2 大开口船舶的总强度计算,除了按照3.1的要求外,还应校核船体的翹
曲应力、弯扭合成应力以及舱口变形位移等。
3.3 计算剖面的选取除大开口船舶规范有明确规定外,常规船舶的计算剖面一般选船中0.4L区域的典型横剖面进行计算,若有必要,可选在结构突变处(指结构形式、线型变化等)的剖面校核。
4 内容要点
本计算书一般应有计算公式、计算参数、图形、表格、计算结果、结论和评估等组成。
4.1 概述
简要说明计算船舶的类别、结构型式、用途特点、航行区域及依据的规范规则等。
4.2 主要要素
主要要素除了船长(包括计算船长),型宽、型深、结构设计吃水外,尚须包括方型系数、舱口开口宽度、长度及其与舱宽、舱长的比值。对于大开口船舶,还应包括水线面系数。
4.3 剖面模数和惯性矩计算
将剖面中符合规范要求计入剖面模数的纵向连续构件进行计算,同时附有横剖面简图(仅表示纵向连续构件)。计算程序应是船级社认可的。
4.4 基本剖面模数和惯性矩校核
根据规范提供的公式计算基本剖面模数和船中剖面对水平中和轴惯性矩的要求值。根据规范要求是否可作折减后进行校核,并说明校核结果。
4.5 波浪弯矩、切力计算
4.5.1 本条适用于船长大于90m船舶船长小于90m但要求作局部构件折减或具有大开口或装载集装箱的船舶。对船长小于90m的一般船舶不作要求。
4.5.2 根据规范提供的公式,对沿船长方向分布的正、负波浪弯矩、切力
进行计算。为便于弯矩、切力合成,建议列表计算,选取站号与船舶静水弯矩、切力计算站号相同。
4.6 许用静水弯矩、切力计算
4.6.1 本条适用范围同4.5.1。
4.6.2 根据船舶的剖面模数、波浪弯矩以及规范规定的许用弯曲应力,根据规范提供的公式计算船舶沿船长分布的正、负许用静水弯矩。
4.6.3 对于规范要求进行剪切强度校核的船舶,根据波浪切力和规范提供的公式进行沿船长方向分布的正、负许用静水切力计算。
4.7 船舶总纵弯曲和剪切强度校核
4.7.1 本条适用范围同4.5.1
4.7.2 根据4.6.2所计算的正、负许用静水弯矩和由《静水弯矩切力计算书》所计算的船舶最大正、负静水弯矩沿船舶长分布绘制包络线。如果船舶最大正、负静水弯矩曲线分别位于正、负许用静水弯矩包络线之内,则总纵弯曲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也可以采用校核合成弯曲应力的方法,对船体梁的总纵弯曲强度进行计算校核。
4.7.3 对于规范要求进行剪切强度校核的船舶,则根据4.6.3所计算的正、负许用静水切力和由《静水弯矩切力计算书》所计算的船舶最大正、负静水切力沿船长分布绘制包络线,如果船舶最大正、负静水切力曲线分别位于正、负许用静水切力包络线之内,则剪切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也可以采用校核合成剪切应力的方法,对船体梁的剪切强度进行计算校核。
4.8 屈曲强度校核
4.8.1 本条适用范围同4.5.1
4.8.2 根据《静水弯矩切力计算书》和4.5中所计算的正、负波浪弯矩和切力,计算总纵弯曲压应力及剪切应力。
4.8.3 计算受压板格弹性屈曲应力和受剪板格弹性屈曲剪应力。计算纵骨的弹性屈曲应力。板格上的人孔在计算屈曲应力时,应予以考虑。对板格而言,若工作应力小于屈曲应力,则该板格满足屈曲强度要求;对纵骨而言,若屈曲应力与工作压应力的比值大于1.1,则该纵骨满足屈曲强度要求。
4.9 总纵强度校核小结

对船舶的总纵强度作出评价和小结。有必要时要做一些分析,对结构设计和装载等提出改进建议。
4.10 补充说明
可根据需要说明有关计算的依据、方法及参考的有关文件资料等。前面没有表达清楚的内容均应作简要说明。
5 图面要求
5.1 计算书一般采用A4幅面的文件纸编制,有必要附图时可根据需要采用A3幅面。
5.2 计算书的编制尽可能按内容要点的先后顺序排列。
5.3 凡是引用的公式,务必将公式原式写清楚,符号应作说明。
5.4 计算书中尽可能多采用表格形式表达,直接明了。
5.5 计算结果有效数字应力求统一。
5.6 在公式计算结果后应注明单位,且符合法定计量单位规定。
6 设绘注意事项
6.1 计算书编制前,除熟悉总布置图、基本结构图、横剖面图外,还应了解总体的各种装载情况稳性计算书,轮机的机舱布置图等有关图样,以及规范规则等。
6.2 根据船舶的航行区域和用途特点,对照规范规定,明确总纵强度是否可以折减。
6.3 应注意静水弯矩切力的正负号(方向)。
6.4 校核屈曲强度时要考虑腐蚀厚度。
6.5 文件中所引用的主尺度、数据及其它内容,应与相关技术文件一致。
6.6 计算书中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7 校审要点
7.1 检查引用的参数和内容是否与该船实际参数一致。
7.2 检查引用的公式是否正确。
7.3 检查各个计算步骤是否正确。
7.4 检查计算书的内容的完整性,是否有遗漏,结论是否正确。
8 质量要求与等级规定

等级的表达方式采用下表形式

等级评定内容ⅠⅡ
参数与实船一致符合符合
公式选取正确正确正确
计算过程正确无误
完全准确基本完全准确
计算书完整、叙述清楚
完全执行较好执行
一般差错和图面缺陷
极少
很少
注1: Ⅰ、Ⅱ级即为优良品、合格品,达不到合格为不合格品。

Ⅰ、Ⅱ级品无原则差错。

9 参考资料见附录A
附录A
《总纵强度计算书》参考资料
A.1 有关规范
a)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b) 钢质内河船入级与建造规
c) 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现行规则
d) 需入国外船级的相应船级社规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总纵强度计算书设绘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