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11秋《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一二三四五答案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 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 (满分:4)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满分:4)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满分:4)
A. 实事求是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理论联系实际
D.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4. 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5. “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是( )。 (满分:4)
A. 武装斗争
B. 土地革命
C. 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创建工农红军
6. 1941年5月,毛泽东在( )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 (满分:4)
A. 《反对本本主义》
B. 《改造我们的学习》
C. 《论新阶段》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7. 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 (满分:4)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8.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满分:4)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9.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 (满分:4)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时代主题的变换
D. 理论发展的必然
10.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满分:4)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时代主题的变换
D. 理论发展的必然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 (满分:4)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艰苦创业、求真务实
C.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D. 廉洁从政、拒腐防变
12.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满分:4)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时代主题的变换
D. 理论发展的必然
13. 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 (满分:4)
A. 遵义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党的六大
D. 党的七大
14.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满分:4)
A. 武装斗争
B. 统一战线
C. 党的领导
D. 土地革命
15. 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七大
1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 (满分:4)
A.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B. “大胆地试,大胆地创”
C. 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 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的干扰
17. “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 (满分:4)
A. 武装斗争
B. 土地革命
C. 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创建工农红军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 (满分:4)
A. 无产阶级的领导
B. 资产阶级的领导
C. 农民阶级的领导
D. 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19.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满分:4)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六大
二、多选题:
1. 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2. 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 )。 (满分:4)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
C. 发展生产力
D. 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
3.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第一要义是发展
B. 核心是以人为本
C.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 )。 (满分:4)
A. 立党之本
B. 执政之基
C. 力量之源
D. 指导思想
5. 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满分:4)
A. 帝国主义的奴役与掠夺
B. 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
C. 中国人口众多
D.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满分:4)
A. 发展
B. 改革
C. 开放
D. 稳定
2. 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 )的理论,制定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 (满分:4)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精神文明建设
C. 改革开放
D. 政治文明建设
3. 社会主义改革是( )。 (满分:4)
A. 改变基本制度
B. 改变表面的规则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 一场政治革命
4. 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满分:4)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5.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 )。 (满分:4)
A. 党的十三大上提出来的
B.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
C. 党的十四大上提出来的
D. 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
6. 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的目的是( )。 (满分:4)
A. 夺取政权
B. 解放生产力
C. 人民当家作主
D.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7. 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是在( )。 (满分:4)
A. 2001年12月
B. 2002年12月
C. 2003年11月
D. 2004年12月
8.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满分:4)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一化三改”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9.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满分:4)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 长期的基本国策
C.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D. 当前的权宜之计
10. 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是( )。 (满分:4)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11. 1988年我国决定建立( )。 (满分:4)
A. 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 沿海14个城市的经济开发区
C. 海南经济特区
D. 上海浦东开发区
12.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 )。 (满分:4)
A.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3. 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党的十二大上
C. 党的十三大上
D.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1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是( )。 (满分:4)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5. 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满分:4)
A.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C. 加强政治文明
D.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 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是( )。 (满分:4)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满分:4)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1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满分:4)
A. 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
D. 消除两极分化
19. 为党的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的文章是( )。 (满分:4)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 《不要四面出击》
20. 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在( )。 (满分:4)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党的十二大上
C. 党的十三大上
D.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二、多选题:
1. 改革是( )。 (满分:4)
A.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 19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谈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是( )。 (满分:4)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低级阶段
D.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3.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 )。 (满分:4)
A. 发展是目的
B. 改革是目的
C. 改革是动力
D. 稳定是条件
4.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 )。 (满分:4)
A. 只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 各种形式的开放
C. 对所有国家开放
D. 不仅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要坚持对外开放
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 (满分:4)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
B. 二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C. 二者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二者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位课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 (满分:4)
A.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B. “大胆地试,大胆地创”
C. 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 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的干扰
2.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满分:4)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3.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其主要任务是( ) (满分:4)
A. 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 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
C.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4.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 (满分:4)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5. 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满分:4)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 《论十大关系》
C.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D.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6. 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管理体制作出积极探讨的是( ) (满分:4)
A. 邓小平
B. 陈云
C. 邓小平
D. 周恩来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8. 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满分:4)
A. 无产阶级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D. 社会主义革命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0. 毛泽东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之伟力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是在( ) (满分:4)
A. 《论持久战》
B.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新阶段》
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 (满分:4)
A. 工人
B. 农民
C. 知识分子
D. 新的社会阶层
12.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 ) (满分:4)
A. 策略方针问题
B. 领导权问题
C. 独立自主问题
D. 武装斗争问题
13. 最早提出无产阶级要争取政权的领导人之一是( ) (满分:4)
A. 邓中夏
B. 周恩来
C. 陈独秀
D. 朱德
14.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满分:4)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时代主题的变换
D. 理论发展的必然
15. 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已全面付诸实践是() (满分:4)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中共七大召开
C.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 ) (满分:4)
A. 新文化运动后
B. 辛亥革命失败后
C. 俄国十月革命后
D. 五四运动后
17. 《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使用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这一概念的人是( ) (满分:4)
A. 毛泽东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蔡和森
18.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统一战线属于是( ) (满分:4)
A. 左派
B. 右派
C. 顽固派
D. 中间派
19. 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文件中正式提出了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设一概念的时间是() (满分:4)
A. 1922年7月
B. 1923年6月
C. 1929年2月
D. 1939年冬
20. 标志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完全形成的著作是() (满分:4)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联合政府》
C. 《新民主主义论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二、多选题:
1.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志士仁人是( ) (满分:4)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魏源
D. 洪秀全
E. 孙中山
2. 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有() (满分:4)
A. 工业现代化
B. 农业现代化
C. 交通运输现代化
D. 科学文化现代化
E. 国防现代化
3.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做到() (满分:4)
A. 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B. 坚决维护毛泽东的一切决策和指示
C. 把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
D.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E. 用学习毛泽东思想代替学习马列主义
4.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基本点是( ) (满分:4)
A. 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B. 主要的斗争形式是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
C. 进攻的主要方向是先取农村,后占城市
D. 同资产阶级实行由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E.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有( ) (满分:4)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互通有无和平共处
E.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位课在线作业四
一、单选题:
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满分:4)
A.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中国共产党二大
C. 中国共产党三大
D. 中国共产党四大
E. 八七会议
2.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满分:4)
A.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B.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的发表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提出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发表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 (满分:4)
A.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B. “大胆地试,大胆地创”
C. 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 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的干扰
4.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满分:4)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时代主题的变换
D. 理论发展的必然
5. 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 (满分:4)
A. 《<共产党人>发刊词》
B. 《论联合政府》
C. 《新民主主义论》
D.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满分:4)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7. 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的领导人是( )。 (满分:4)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8. 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文件中正式提出了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设一概念的时间是() (满分:4)
A. 1922年7月
B. 1923年6月
C. 1929年2月
D. 1939年冬
9. 我国的国体是( ) (满分:4)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0. 毛泽东在1974年2月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 ) (满分:4)
A. 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
B.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观点
C. 关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观点
D. 关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
11. 毛泽东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口号的著作是( ) (满分:4)
A. 《反对本本主义》
B. 《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 《整顿党的作风》
12. 针对王明在抗战中的新投降主义,毛泽东提出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满分:4)
A. 独立自主
B. 坚持工农联盟
C. 坚持群众路线
D. 坚持武装斗争
13. 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是一个() (满分:4)
A. 半殖民地国家
B. 半封建国家
C. 独立的封建国家
D. 资本主义国家
14.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统一战线属于是( ) (满分:4)
A. 左派
B. 右派
C. 顽固派
D. 中间派
15.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 ) (满分:4)
A. 三权分立
B. 议会制
C. 集体领导
D. 民主集中制
16.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满分:4)
A. 经济问题
B. 国家政权问题
C. 社会问题
D. 政治问题
17.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 (满分:4)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
18.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各党各派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其报告是( ) (满分:4)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联合政府》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是() (满分:4)
A. 和平赎买
B. 团结—批评—团结
C. 利用 、限制
D. 团结、教育、改造
20. 建国初期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满分:4)
A. 没收官僚资本
B.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
C. 没收资产阶级的财产
D.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二、多选题:
1. 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包括( )。 (满分:4)
A. 团结
B. 民主
C. 参政
D. 议政
2.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中共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满分:4)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 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E. 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
3.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其主要方面有( ) (满分:4)
A. 以党的建设为中心
B. 以农村政权为根本
C.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D.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E. 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
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 (满分:4)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
B. 二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C. 二者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二者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建党理论的基本点是( ) (满分:4)
A.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B. 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C.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D. 培育党的优良作风
E.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位课在线作业五
一、单选题:
1. 提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是( ) (满分:4)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鲁迅
D. 刘少奇
2.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满分:4)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时代主题的变换
D. 理论发展的必然
3.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概念是在( )。 (满分:4)
A.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B. 党的十六大
C. 党的十七大
D.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4. 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是() (满分:4)
A. 《反对本本主义》
B. 《改造我们的学习》
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 《整顿党的作风》
5.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 ) (满分:4)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发展社会生产
C.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 ) (满分:4)
A. 新文化运动后
B. 辛亥革命失败后
C. 俄国十月革命后
D. 五四运动后
7. 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 (满分:4)
A. 工人
B. 农民
C. 知识分子
D. 新的社会阶层
8.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满分:4)
A.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B.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的发表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提出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发表
9.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满分:4)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10. 国体是指( ) (满分:4)
A. 民主集中制
B. 人民代表大会制
C. 政权的构成形式
D.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11.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把中国列入() (满分:4)
A. 封建国家
B. 半封建国家
C. 殖民地国家
D. 半殖民地国家
12. 我国国家的权力机关是( )。 (满分:4)
A. 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
B. 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法院
C.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3.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满分:4)
A. 资本主义体系
B. 民主主义体系
C. 社会主义体系
D. 共产主义体系
14. 毛泽东在哪篇文章中把教条主义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满分:4)
A. 《反对本本主义》
B. 《改造我们的学习》
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 《整顿党的作风》
15. 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 (满分:4)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确立
16.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的政策是() (满分:4)
A. 一切联合、否认斗争
B. 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C. 既联合又斗争
D. 利用、限制
17. 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 (满分:4)
A. 工农联盟
B. 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大资产阶级
18. 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 (满分:4)
A. 遵义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党的六大
D. 党的七大
19.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满分:4)
A. 新三民主义
B. 邓小平理论
C. 三民主义
D. 毛泽东思想
20.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 (满分:4)
A.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 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多选题:
1. 建国初期为保证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政治运动有( ) (满分:4)
A. 抗美援朝运动
B. 土地改革运动
C. 镇压反革命运动
D. “三反”、“五反”运动
E.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 (满分:4)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 ) (满分:4)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倾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
E. 和平共处
4.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 (满分:4)
A. 独立自主
B. 群众路线
C. 实事求是
D. 理论联系实际
E. 批评与自我批评
5.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满分:4)
A. 全方位
B. 多形式
C. 多层次
D. 宽领域
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位课在线作业五
一、单选题:
1. 提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是( ) (满分:4)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鲁迅
D. 刘少奇
2.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满分:4)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时代主题的变换
D. 理论发展的必然
3.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概念是在( )。 (满分:4)
A.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B. 党的十六大
C. 党的十七大
D.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4. 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是() (满分:4)
A. 《反对本本主义》
B. 《改造我们的学习》
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 《整顿党的作风》
5.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 ) (满分:4)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发展社会生产
C.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 ) (满分:4)
A. 新文化运动后
B. 辛亥革命失败后
C. 俄国十月革命后
D. 五四运动后
7. 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 (满分:4)
A. 工人
B. 农民
C. 知识分子
D. 新的社会阶层
8.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满分:4)
A.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B.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的发表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提出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发表
9.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满分:4)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10. 国体是指( ) (满分:4)
A. 民主集中制
B. 人民代表大会制
C. 政权的构成形式
D.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11.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把中国列入() (满分:4)
A. 封建国家
B. 半封建国家
C. 殖民地国家
D. 半殖民地国家
12. 我国国家的权力机关是( )。 (满分:4)
A. 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
B. 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法院
C.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3.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满分:4)
A. 资本主义体系
B. 民主主义体系
C. 社会主义体系
D. 共产主义体系
14. 毛泽东在哪篇文章中把教条主义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满分:4)
A. 《反对本本主义》
B. 《改造我们的学习》
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 《整顿党的作风》
15. 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 (满分:4)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确立
16.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的政策是() (满分:4)
A. 一切联合、否认斗争
B. 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C. 既联合又斗争
D. 利用、限制
17. 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 (满分:4)
A. 工农联盟
B. 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大资产阶级
18. 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 (满分:4)
A. 遵义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党的六大
D. 党的七大
19.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满分:4)
A. 新三民主义
B. 邓小平理论
C. 三民主义
D. 毛泽东思想
20.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 (满分:4)
A.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 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多选题:
1. 建国初期为保证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政治运动有( ) (满分:4)
A. 抗美援朝运动
B. 土地改革运动
C. 镇压反革命运动
D. “三反”、“五反”运动
E.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 (满分:4)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 ) (满分:4)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倾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
E. 和平共处
4.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 (满分:4)
A. 独立自主
B. 群众路线
C. 实事求是
D. 理论联系实际
E. 批评与自我批评
5.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满分:4)
A. 全方位
B. 多形式
C. 多层次
D. 宽领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