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11-28 13:02:02

东财11秋《社会学B》(随机)在线作业一二三答案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东财《社会学B》在线作业一(随机)
一、单选题:
1. 20世纪50年代前,狭义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    )为研究对象。    (满分:3)
    A. 少年儿童
    B. 青年人
    C. 中年人
    D. 老年人
2. 社会整合理论(Social Integration)是由法国社会学家(    )提出来的。    (满分:3)
    A. 帕森斯
    B. 奥格本
    C. 迪尔克姆
    D. 斯宾塞
3. “近水楼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相互交往过程中(    )的必要性。    (满分:3)
    A. 活动空间接近
    B. 群体成员间的接触时间长
    C. 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 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4. 在情感向度上,遵循(    )原则。    (满分:3)
    A. 等价原则
    B. 回报原则
    C. 互补原则
    D. 诚信原则
5. 下列哪项不属于普遍的文化模式(    )。    (满分:3)
    A. 语言
    B. 艺术
    C. 京剧
    D. 习俗
    E. 科学
6. (    )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满分:3)
    A. 社会制度
    B. 社会控制
    C. 社会政策
    D. 社会规范
7. (    )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把人类社会变迁历程划分为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以此来解释人类社会变迁和进化历程。    (满分:3)
    A. 熊彼特
    B. 奥格本
    C. 孔德
    D. 斯宾塞
8.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实际上就是说,子女能不能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主要责任之一就在于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承担着(    )功能。    (满分:3)
    A. 社会化
    B. 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C. 维护社会秩序
    D. 促进社会运行
9. 一位女工程师,在家里是丈夫的妻子,父母的女儿,儿子的母亲,在单位里是工程师,对老同学又是朋友,对客人又是主人......,由此形成了一个(    )。    (满分:3)
    A. 社会角色
    B. 角色集
    C. 规定性角色
    D. 自致角色
10. 下列关于“二元”社会结构的论述错误的是:(    )。    (满分:3)
    A.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明显地同时并存着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的情况
    B. “二元”社会表现为社会性质上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别
    C.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社会结构只存在于经济领域
    D. “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不可避免
11. (    )对社会越轨进行控制的最有效途径。    (满分:3)
    A. 内在控制
    B. 外在控制
    C. 正式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12. 在我国,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使我国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机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由于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对农村青年不利的社会化机制,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    )。    (满分:3)
    A.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B. 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C. 代差问题
    D. 社会发展迅速
13. (    )从社会结构中寻找越轨的原因,强调社会越轨的相对性。    (满分:3)
    A. 社会失范论
    B. 文化冲突理论
    C. 亚文化群理论
    D. 标签理论
14. (    )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环节。    (满分:3)
    A. 政策问题的确认
    B. 政策目标的确定
    C. 政策方案的评估
    D. 社会政策执行
15. (    )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象征。    (满分:3)
    A. 地缘关系
    B. 业缘关系
    C. 群体关系
    D. 个人关系
16. (    )指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满分:3)
    A. 内群体
    B. 参照群体
    C. 所属群体
    D. 正式群体
17.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把群体划分(    )。    (满分:3)
    A.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B. 内群体和外群体
    C.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D.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18. 在心理成熟中,下列哪个属于情绪成熟:(    )。    (满分:3)
    A. 不易冲动
    B. 能随机应变
    C. 不固执
    D. 无随意性
19. (    )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满分:3)
    A. 初始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发展社会化
    D. 逆向社会化
20. 奥地利心理学家(    )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满分:3)
    A. 史密尔
    B. 伯曼
    C. 弗洛伊德
    D. 隆布罗索
二、多选题:
1. 在《集合行为理论》(1963)一书中,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需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    (满分:4)
    A. 环境条件
    B. 结构性压力
    C. 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
    D. 诱发因素
    E. 行为动员
    F. 社会控制能力
2. 失业的原因可能是:(    )。    (满分:4)
    A. 经济原因
    B. 社会原因
    C. 组织原因
    D. 劳动者自身原因
3. 人类的依赖生活期大致要经历( )。    (满分:4)
    A. 乳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4. 目前中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满分:4)
    A. 就业压力大
    B. 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隐性失业显性化
    C. 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D.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巨大
    E.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仍未得到充分保护
5. 传统管理理论包括(    )。    (满分:4)
    A.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B. 亨利·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C. 马科斯·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理论
    D. 巴纳德的组织协作论
6. 影响人们获得职业地位的个人条件有:(    )。    (满分:4)
    A. 性别
    B. 就业制度
    C. 文化程度
    D. 亲属关系
7. 谋财害命属于哪种越轨行为(    )。    (满分:4)
    A. 正向越轨
    B. 负向越轨
    C. 违纪行为
    D. 犯罪行为
8. 社会角色通过(    )等一系列环节加以表现。    (满分:4)
    A. 布景与道具
    B. 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
    C. 台前、台后表现
    D. 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9. 下列哪些属于狭义的社会组织(    )。    (满分:4)
    A. 氏族
    B. 家庭
    C. 企业
    D. 政府
    E. 学校
10. 目前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有:(    )。    (满分:4)
    A. 收入
    B. 职业
    C. 教育程度
    D. 权力
东财《社会学B》在线作业二(随机)
一、单选题:
1.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实际上就是说,子女能不能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主要责任之一就在于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承担着(    )功能。    (满分:3)
    A. 社会化
    B. 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C. 维护社会秩序
    D. 促进社会运行
2.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    )。    (满分:3)
    A. 19世纪中叶
    B. 1911年
    C. 1949年
    D. 1979年
3. 下列关于“二元”社会结构的论述错误的是:(    )。    (满分:3)
    A.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明显地同时并存着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的情况
    B. “二元”社会表现为社会性质上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别
    C.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社会结构只存在于经济领域
    D. “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不可避免
4. 社区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在其著作《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中提出并使用的。    (满分:3)
    A. F·法林顿
    B. J·斯坦纳
    C. 桑德斯
    D. 波尔斯
5. (    )认为,社会是一个系统,为了社会正常运行,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公平是必要的,分层在维持社会方面具有某种有益的功能。    (满分:3)
    A. 社会功能论
    B. 冲突论
    C. 社会进化论
    D. 平衡论
6. 奥地利心理学家(    )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满分:3)
    A. 史密尔
    B. 伯曼
    C. 弗洛伊德
    D. 隆布罗索
7.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    )。    (满分:3)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生产力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
    C. 生产关系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矛盾
8. (    )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满分:3)
    A. 社会
    B. 社会制度
    C. 社会关系
    D. 社会机制
9. (    )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满分:3)
    A. 社会制度
    B. 社会控制
    C. 社会政策
    D. 社会规范
10. (    )是指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满分:3)
    A. 社会变迁
    B. 社会现代化
    C. 社会转型
    D. 社会变革
11. 根据社会学对文化类型的区分,制度、规范和观念等属于(    )。    (满分:3)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物质文化
    D. 非物质文化
12.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把群体划分(    )。    (满分:3)
    A.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B. 内群体和外群体
    C.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D.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13. 群体存在的基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看,(    )是群体得以维持的根本。    (满分:3)
    A. 互动关系
    B. 交换关系
    C. 人际关系
    D. 社会关系
14. (    )对社会越轨进行控制的最有效途径。    (满分:3)
    A. 内在控制
    B. 外在控制
    C. 正式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15. (    )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把人类社会变迁历程划分为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以此来解释人类社会变迁和进化历程。    (满分:3)
    A. 熊彼特
    B. 奥格本
    C. 孔德
    D. 斯宾塞
16.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的(    )特点。    (满分:3)
    A. 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B. 成员之间难以替代
    C.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D. 整合程度较高
17. 社会整合理论(Social Integration)是由法国社会学家(    )提出来的。    (满分:3)
    A. 帕森斯
    B. 奥格本
    C. 迪尔克姆
    D. 斯宾塞
18. (    )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和习惯。    (满分:3)
    A. 普芬多夫
    B. 爱德华·B·泰勒
    C. 威廉·奥格本
    D. 查尔斯·库利
19. 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是(    )的定轨所造成的。    (满分:3)
    A. 个人能力
    B. 性别角色
    C. 社会性别
    D. 女权主义
20. 在(    )中,妇女逐渐走出家庭,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具有的价值开始显现出来。    (满分:3)
    A. 普那路亚家庭
    B. 对偶家庭
    C. 古典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D. 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几项属于评比性文化(    )。    (满分:4)
    A. 自强
    B. 自立
    C. 庆典方式
    D. 礼仪
    E. 姿态
    F. 吸毒
2. 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包括(    )。    (满分:4)
    A. 家庭
    B. 学校
    C. 同龄群体
    D. 工作单位
    E. 大众传播媒介
3. 下列哪些是角色距离现象的具体表现(    )。    (满分:4)
    A. 军纪不严的士兵
    B. 衣冠不整的教授
    C. 与儿童玩耍的成年人
    D. 退休后的老同志回到家中
4. 社会角色理论的来源有(    )。    (满分:4)
    A. 美国芝加哥学派
    B. 人类学
    C. “完形主义心理学”
    D. 社会戏剧论
5. 社会角色通过(    )等一系列环节加以表现。    (满分:4)
    A. 布景与道具
    B. 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
    C. 台前、台后表现
    D. 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6. 城市社区的特征包括:(    )。    (满分:4)
    A. 人口规模大
    B. 城市居民异质性高
    C. 社区居民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色彩薄弱
    D. 城市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有较明显区分
7. 人类的依赖生活期大致要经历( )。    (满分:4)
    A. 乳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8. 西方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成员是具有理性的个体,因此,需要组织设计各种方法去刺激员工的积极性,使之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组织所拥有的对于其成员进行刺激的因素包括(    )。    (满分:4)
    A. 工资
    B. 职位的晋升
    C. 自身价值的实现
    D. 相应的社会地位
9. 社会舆论属于哪种社会控制手段:(    )。    (满分:4)
    A. 积极的社会控制
    B. 消极的社会控制
    C. 正式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E. 外在控制
    F. 内在控制
    G. 硬控制
    H. 软控制
10. 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间的关系式的要点有(    )。    (满分:4)
    A. 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B. 生命相关性
    C. 生命的时间安排
    D. 人的能动性
东财《社会学B》在线作业三(随机)
一、单选题:
1. 社区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在其著作《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中提出并使用的。    (满分:3)
    A. F·法林顿
    B. J·斯坦纳
    C. 桑德斯
    D. 波尔斯
2. (    )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满分:3)
    A. 社会
    B. 社会制度
    C. 社会关系
    D. 社会机制
3. 一位女工程师,在家里是丈夫的妻子,父母的女儿,儿子的母亲,在单位里是工程师,对老同学又是朋友,对客人又是主人......,由此形成了一个(    )。    (满分:3)
    A. 社会角色
    B. 角色集
    C. 规定性角色
    D. 自致角色
4. 奥地利心理学家(    )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满分:3)
    A. 史密尔
    B. 伯曼
    C. 弗洛伊德
    D. 隆布罗索
5. (    )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满分:3)
    A. 初始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发展社会化
    D. 逆向社会化
6. 从空间性上看,大学属于(    )。    (满分:3)
    A. 法定社区
    B. 自然社区
    C. 专能社区
    D. 精神社区
7. 种族社区是从(    )角度来考察的。    (满分:3)
    A. 历史演化
    B. 空间性
    C. 非空间性
    D. 综合标准
8. 拟剧论的倡导者是(    )。    (满分:3)
    A. 赫伯特·H·海曼
    B. 乔治·霍曼斯
    C. 埃里森
    D. 欧文·戈夫曼
9. (    )用“文化类型”的循环变动来解释西方社会的发展史。    (满分:3)
    A. 马克思
    B. 汤恩比
    C. 索罗金
    D. 熊彼特
10. 个体的社会化以(    )为基础。    (满分:3)
    A. 社会环境
    B. 社会制度
    C. 个人的社会参与能力
    D. 个人的生物遗传素质
11. 下列哪项不属于普遍的文化模式(    )。    (满分:3)
    A. 语言
    B. 艺术
    C. 京剧
    D. 习俗
    E. 科学
12. 下列关于种姓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3)
    A. 种姓制度与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以及印度教的轮回观念紧密相连
    B. 种姓制度实行族内婚
    C. 种姓制度最高为刹帝利
    D. 种姓制度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即确定的
13. 造成社会差别的原因最基本的是:(    )。    (满分:3)
    A. 遗传因素
    B. 社会分化
    C. 个人素质
    D. 社会偏见
14.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把群体划分(    )。    (满分:3)
    A.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B. 内群体和外群体
    C.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D.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15. (    )是指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满分:3)
    A. 社会变迁
    B. 社会现代化
    C. 社会转型
    D. 社会变革
16. 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是(    )的过程。    (满分:3)
    A. 预期社会化
    B. 发展社会化
    C. 逆向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17. 在社会学中,文化能够世代相传是指文化能够(    )。    (满分:3)
    A. 纵向传递
    B. 横向传递
    C. 交互传递
    D. 逆向传递
18. 群体存在的基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看,(    )是群体得以维持的根本。    (满分:3)
    A. 互动关系
    B. 交换关系
    C. 人际关系
    D. 社会关系
19. “近水楼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相互交往过程中(    )的必要性。    (满分:3)
    A. 活动空间接近
    B. 群体成员间的接触时间长
    C. 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 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20. 在我国,通常所划分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或大区)——乡(镇或街道)——村(居民委)——邻里等七级,是按照(    )来划分的。    (满分:3)
    A. 群体关系
    B. 微观社会
    C. 地缘关系
    D. 社会制度
二、多选题:
1. 关于社会控制的论述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社会控制主要表现为外在社会力量的施加
    B. 社会控制建立在既定的社会规范基础上
    C. 社会控制不排除个人内在约束力的发挥
    D. 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实行制约和限制
2. 社会唯名派的代表人物有:(    )。    (满分:4)
    A. F· H·吉丁斯
    B. 乔治·齐美尔
    C. 迪尔克姆
    D. G·塔尔德
3. 下列观点哪些是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    (满分:4)
    A. 在社会互动中起中介作用的是符号
    B. 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C. 符号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
    D.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的人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E.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4. 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即(    )。    (满分:4)
    A. 失衡
    B. 失范
    C. 文化冲突
    D. 价值崩溃
5. 在《集合行为理论》(1963)一书中,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需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    (满分:4)
    A. 环境条件
    B. 结构性压力
    C. 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
    D. 诱发因素
    E. 行为动员
    F. 社会控制能力
6. 谋财害命属于哪种越轨行为(    )。    (满分:4)
    A. 正向越轨
    B. 负向越轨
    C. 违纪行为
    D. 犯罪行为
7.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由多个人组成的协作体系。一个命令是否具有权威性,决定于权威被接受的几个条件:(    )。    (满分:4)
    A. 接受者能理解命令
    B. 接受者认为这一命令与组织目标没有矛盾
    C. 这个命令与接受者的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D. 接受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能执行这个命令
8. 初级群体的控制手段可以有(    )。    (满分:4)
    A. 习惯
    B. 风俗
    C. 伦理道德
    D. 群体意识
9. 社会唯实派的代表人物有:(    )。    (满分:4)
    A. F· H·吉丁斯
    B. 乔治·齐美尔
    C. 迪尔克姆
    D. G·塔尔德
10. 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的特征(    )。    (满分:4)
    A. 遗传性
    B. 复合性
    C. 超个人性
    D. 象征性
    E. 传递性
    F. 变迁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财11秋《社会学B》(随机)在线作业一二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