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2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选( 每题参考分值2.5分 )1、下列关于权利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权利和义务相比较,义务具有能动性和可选择性
B.权利是目的,义务是工具
C.权利因为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所以权利的界限不明确
D.义务是主体必须履行的,所以义务的界限是明确的
错误:【D】
2、关于责任法定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责任的大小、处罚的轻重应与违法行为的轻重相适应
B.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的人不一定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C.法律责任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D.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不能超越权限追究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
错误:【A】
3、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关于对此句话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
B.思想教育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比法律更为重要
C.在某些社会关系领域如家庭关系,法律不是主要的调整方法
D.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成本不高
错误:【A】
4、关于法与正义的关系,以及对正义的论述,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正义与社会体制有关,指一个社会基本制度及其所合理性和公正性。此为社会正义
B.法律正义是一种通过创制和执行法律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行为而形成的理想关系
C.“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实现”,此格言的含义是指正义对法有着深刻的影响
D.对社会各种资源、利益以及负担分配上的正义为实体正义
错误:【C】
5、根据行为构成要件,可将法律行为分为( )。
A.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B.完全行为与不完全行为
C.主行为与从行为
D.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错误:【B】
6、关于应有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有权利是根据权利的存在形态所作的划分
B.应有权利是主体实际享有的权利
C.应有权利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关联
D.应有权利往往表现为道德上的主张
错误:【B】
7、关于法的价值,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法律应当具有的值得追求的品质和属性,此为法的对象价值
B.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助长哪些值得期冀的美好的东西,此为法的内在价值
C.法的价值体系所包含的是与法律直接相关的价值
D.人道主义标准及现实主义原则属于法的评价标准体系
错误:【D】
8、下列关于法律行为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法律行为由法律规定、受法律调整、能够产生法律效力,这是法律行为意志性的体现
B.法律行为能够产生社会效果,造成社会影响,这是法律性的体现
C.动机与目的是法律行为结构的内在方面
D.认知能力与手段是法律行为结构的外在方面
错误:【C】
9、关于法律文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法律文化的外延小于法律传统,法律文化是法律传统的组成部分
B.法律文化是整个文化的组成部分
C.法律文化与法治文明的概念不同
D.狭义法律文化的外延与法律意识的外延是一致的
错误:【A】
10、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
A.在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宗教的神职人员也是法律的实施者
B.如果宗教规范不仅调整宗教事务,而且调整世俗事务,则该宗教规范是法律规范
C.在实行政教分离的现代国家中,宗教的活动方式对法已经不能产生影响
D.在政教分离的条件下,国家不得确立或禁止某个宗教是一般的原则
错误:【C】
11、关于法律解释的一般解释方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法律解释首先使用的方法是文法解释
B.“本法所指的16岁,指16周岁”,此为扩充解释
C.将需要解释的法律条文与其他法律条文联系起来,以免孤立地对其理解,此为系统解释
D.从分析法律规范的结构入手,对法律进行的解释属于逻辑解释
错误:【B】
12、关于法律推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法律推理包括形式推理与辩证推理
B.先找出案件所应适用的法律规则,然后根据事实作出判决,此为归纳推理
C.先找出案件所应适用的法律规则,然后根据事实作出判决,此为演绎推理
D.某司机闯红灯是因为送病人急诊,警察以此作出不处罚决定,此为辩证推理
错误:【B】
13、关于“自然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现实法相对立
B.与实然法相对立
C.与国家法相对立
D.与主观法相对立
错误:【D】
14、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关于此句话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法与其他任何一种社会规范一样都具有相同的强制性
B.是否具有国家强制性,是衡量一项规则是否是法的决定性标准
C.法的每一个实施过程,每一个法律规范的实施都要借助于国家的系统化的暴力
D.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实施的唯一力量
错误:【B】
15、关于法与秩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在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秩序观,而且是符合那个时代的价值追求的
B.法的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正义价值会产生冲突
C.法对秩序的维护首先体现在维护公共秩序
D.法律是消除无序状态或预防无序状态的首要的经常起作用的手段
错误:【C】
16、关于法律移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律移植是对国外先进法律制度的借鉴
B.法律移植要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
C.对过去法律制度的借鉴也属于法律移植
D.英国引进我国的科举制度从而形成了现代的公务员制度属于法律移植
错误:【C】 ap5u.com 整理提供
17、关于“实在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理想法相对立
B.与应然法相对立
C.与正义法相对立
D.与客观法相对立
错误:【D】
18、根据行为法律性质的不同,可将法律行为分为( )。
A.公法行为与私法行为
B.主行为与从行为
C.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D.违约行为与违法行为
错误:【A】
19、根据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下列关于法律行为的划分错误的是( )。
A.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B.主行为与从行为
C.个人行为、集体行为与国家行为
D.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错误:【C】
20、在现代汉语中,对“法律”一词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现代汉语中,“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
B.狭义的法律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C.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法是对所有的法律的统称
错误:【A】
21、关于法律解释,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立法、行政、司法解释为正式解释,也是有权解释
B.老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个法律概念所作的解释属于学理解释
C.立法解释的结果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
D.司法解释的结果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
错误:【D】
22、关于对法律部门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
B.构成法律部门的子部门具有绝对的独立性
C.同一法律制度可能由一个或几个法律部门构成
D.多个法律制度也可以同属于一个法律部门
错误:【C】
23、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律关系主体直接决定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B.自然人是法律关系主体中最为基本的主体
C.动物在我国是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
D.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与国家制度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错误:【C】
24、下列属于法律职业技术的是( )。
A.立法技术
B.法律价值因素
C.法律解释技术
D.执法技术
错误:【C】
25、关于法与自由,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只有在法律的保证下,自由才能是稳定的和现实的
B.法律对主体行为最大的不干预,由此获得的自由为消极自由
C.自由可以靠主体自我实现,不需要法律排除人们之间的相互强制与侵害
D.为了保障主体的自由而对主体的行为进行干预,由此而获得的自由为消极自由
错误:【C】
26、关于法与秩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秩序观,我国封建社会是社会本位秩序观
B.法的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正义价值、效率价值会产生冲突
C.在阶级社会中,法对秩序的维护只是维护阶级统治秩序
D.法律是消除无序状态或预防无序状态的首要的经常起作用的手段
错误:【D】
27、关于对法律体系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法律体系由一个国家全部法律所构成,包括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
B.法律体系由一个国家全部法律所构成,不包括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包括已颁布的法律
C.法律体系的内部构成要素是法律部门
D.法律体系的内部构成要素是法律
错误:【C】
28、下列关于守法的主观条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意识属于守法的主观条件范畴
B.与政治意识相比较,法律观念对人们的守法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C.由于人们的文化教育程度不同,导致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不同的法律行为给予不同的评价
D.道德观念也对人们的守法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
错误:【C】
29、下列不属于法律文化作用的是( )。
A.沟通作用
B.选择作用
C.指令作用
D.调整作用
错误:【D】
30、将权利理解为“可以”,义务则意味着“不可以”,下列学说与此理解一致的是( )。
A.“资格说”
B.“主张说”
C.“自由说”
D.“利益说”
错误:【A】
31、关于司法解释,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审判检察联合解释属于不属于司法解释
B.审判解释是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C.司法解释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法律规则
D.司法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错误:【D】
32、关于法律责任中的责任自负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止株连或变相株连是责任自负原则的体现
B.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的性质要相适应
C.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的人都不一定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D.“法不溯及既往”是责任自负原则的体现
错误:【A】
二、简答( 每题参考分值5分 )
33、法律概念
正确答案:
法律概念,是有法律意义的概念,是认识法律与表达法律的认识之网上的纠结,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34、习惯权利
正确答案:
习惯权利,是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或从先前的社会传承下来的,表现为群体性、重复性自由行动的一种权利。习惯权利也是法外权利。
35、法典编纂
正确答案:
法典编纂,指立法主体在法的清理和汇编的基础上,将现存同类法或同一部门法加以研究审查,从统一的原则出发,决定它们的存废,对它们加以修改、补充,最终形成集中统一的、系统的法。
转载注明无忧答案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