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东财《人力资源管理》单元作业一
东财《人力资源管理》单元作业一1.[单选题] 广义的劳动关系又称为( )
奥鹏无忧答案网
A.劳动社会关系
B.社会关系
C.社会劳动关系
D.其他
答:——C——
2.[单选题] 人的动机有多种,同一行为可能具有多种动机。这体现了动机的()特性。
A.外显性
B.单一性
C.内隐性
D.多样性
答:——D——
3.[单选题] 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发布招聘广告和搜选应聘者,已经开始变得普遍。这体现了招聘工作的哪一项创新。( )
A.招聘工作向战略高度发展
B.招聘是在获得一种资源
C.筛选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D.招聘工作的内容越来越扩大
E.计算机等新的工具和技术在招聘中越来越被普遍运用
答:——E—— q(-七-六129六021)
4.[单选题] 我国过去的体制特征是( ).。
A.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障高度重合
B.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障分离
C.没有就业保障
D.没有社会保障
答:————
5.[单选题] 一个企业对为自己企业目标的实现而付出劳动的一种回报或酬谢称为()。
A.酬谢
B.回报
C.报酬
D.其他
答:————
6.[单选题] 雇主对雇员关心的程度增加,“人事”具有了特殊使命,这是国外人力资源管理
发展的()阶段。
A.档案管理阶段
B.政府职责阶段
C.组织职责阶段
D.科学阶段
答:————
7.[单选题] 当空缺职位要求应聘者能够应付压力时,可采用( )式面谈。
A.构架式面谈
B.小组式面谈
C.压力式面谈
D.一对一式面谈
答:————
8.[单选题] 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接触一种或几种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称为( )。
A.职业危害
B.工作危害
C.职业病
D.正常疾病
答:————
9.[单选题] 主要发挥统计报名人数、了解应聘者的最基本情况的作用的征召工具是( )。
A.报名表
B.计算机
C.简历表
D.信息反馈表
答:————
10.[单选题] 在影响绩效考评的因素中,考评系统本身的问题有( )方面。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答:————
11.[单选题] 以下哪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技术是定性的方法( )。
A.指数平滑法
B.德尔菲法
C.回归模型法
D.经济模型法
答:————
12.[单选题] 笔迹学法是以分析( )为基础预测未来业绩的一种方法。
A.书法艺术
B.字体大小
C.书写笔迹
D.不确定
答:————
13.[单选题] 社会保障分配水平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表明社会保障具有( )特征。
A.强制性
B.保障性
C.适度性
D.福利性
答:————
14.[单选题]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合理组织劳动力,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可以促使企业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这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哪一方面的意义?()
A.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B.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C.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树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D.有利于减少劳动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答:————
15.[单选题] 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方式通常有()。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答:————
16.[单选题] 职位评价是对企业各类职位的( )进行衡量的过程。
A.绝对价值
B.相对价值
C.性质
D.等级
答:————
17.[单选题] 在影响员工考评的诸多因素中,考评人员的问题大致来自于()方面。
A.6个
B.7个
C.5个
D.4个
答:————
18.[单选题] 与晋升制度配套的制度大致有( )方面。
A.5个
B.3个
C.2个
D.6个
答:————
19.[单选题] 企业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作风、社会道德及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 的考核属于()的内容。
A.德
B.能
C.勤
D.绩
E.个性
答:————
20.[单选题] 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 )。
A.《生育保险条例》
B.《生育保险法》
C.《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D.《女职工劳动保险法》
答:————
21.[多选题] 按照行为的效果划分,行为可分为()。
A.动机性行为
B.积极行为
C.消极行为
D.习惯性行为
E.错误行为
答:————
22.[多选题] 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对人进行消极地防范与监督,是一种专制式的管理。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的管理。
A.监督式
B.讨论式
C.参与式
D.探讨式
E.民主式
答:————
23.[多选题] 计算定员人数的主要依据是( )。
A.计划期内的总工作量
B.职位规范
C.工作说明书
D.个人的工作效率
E.没有正确答案
答:————
24.[多选题] 劳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 )。
A.物的因素
B.人的因素
C.环境的因素
D.管理的因素
E.以上都不是
答:————
25.[多选题] 一般来说,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应包括以下信息:即自然状况、知识状况、能力状况、阅历及经验、心理状况、( )、部门使用意图等。
A.工作状况
B.收入情况
C.家庭背景
D.生活状况
E.培训经历
答:————
无 忧 答 案网 ,附件是答案,核对题目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