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模拟试卷三山东大学20春测试题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模拟试卷(三)一、名词解释
1.现场观察
2.新闻策划
3.动态消息二、简答题
1.人物采访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参考答案:1.明确采访目的(如果不是现场遇到,要考虑和对方预约);打破僵局;提第一个问题;建立轻松、和谐的采访氛围;提出敏感问题;总结此次采访,主动按时停止谈话,如果对方意犹未尽,可适当延续一小会儿。三、论述题
简论一篇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及其结构方式。
参考答案:
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尾;具体结构方式有倒金字塔结构、时间顺序式结构、悬念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四、实践题如果你是《南方周末》记者,报社派你到南方科技大学进行采访,要求有一篇消息、一篇人物专访、一篇通讯,请结合以下材料,写一个有可行性的,符合报纸定位的采访报道计划和问题提纲,要有适当的解释和说明,1200字以内。
材料一:
南方科技大学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深圳市人民政府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要求,以新的思维和机制筹建的一所新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展望未来,南方科技大学将通过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增强行政服务意识和能力;重塑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和学者自律的大学精神;努力建立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构建起以学术为主导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材料二:
校长朱清时寄语:南方科技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教改革的试验田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温总理多次讲的“钱学森之问”,却指到了当代大学教育的痛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循着钱老的疑问重新审视今日大学:人们发现我国的大学已经高度“同质化”,大家迫切盼望出现一些类似钱学森讲的加州理工学院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目标和定位就是要在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的基础上,从一张白纸开始为我国试办一所人民理想的大学。
建设南方科大的核心工作是引进人才和建立规章制度。
鉴于十年来我国引进人才工作的经验,南方科大将试行以年青人才为主的新型人才引进模式。首先我们将从全球遴选一批“伯乐”型人才担任院长和系主任,他们最好有一流的研究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对所在学科发展趋势有正确的感觉,对学术人才潜能有敏锐的认知,又有胸怀善于凝聚人才。然后在他们主持下全球招聘富于潜力的年青人才(从博士后到副教授),创造条件加以培养,并建立有效的淘汰晋升机制,以便从中成长出一批世界知名、亚洲一流的教授成为南方科大的骨干。
在管理体制上,南方科技大学实行理事会治理、教授治校、学术自治,明确界定政府、学校、行政、学术的权界,探索出高等教育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办学质量的可行路径。《南方科技大学章程》报深圳市人大审议,通过后成特区法律,依法治校。南方科技大学的管理工作将由教学科研骨干主导。管理工作岗位不设行政级别。学校的每一个人要得到社会尊重,只能靠在科研教学工作中取得成绩,或者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好,不能靠行政级别或官位来得到。他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大学还原成具有活力的教育科研机构。材料三:
今年3月,筹建4年仍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招生资格的南科大宣布“自授文凭”,并自主招收了45名学生入校学习。此后一段时间,南科大渐渐淡出公众视野,校方也极少再约媒体入校采访。据称,这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5月以来,南科大再次陷入舆论的漩涡。5月初,深圳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面向国内公开选拔2名正局级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此举遭广泛质疑,许多声音认为这与南科大“去行政化”改革的努力背道而驰。5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这意味着,已在南科大就读的45名学生必须回到高考制度规则下。教育部的此番表态,再次激起了外界对南科大命运的揣测。5月30日,一位网名为“南方科大私房博客”的博主在网上发表了一封题为《致所有关心南科大发展的人们》的公开信:“现在,我们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现在教育部提出我们必须要高考,回到高考的体制下去……教育部作出的这项决定,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是难以接受的。”这封公开信,被外界解读为南科大学生拒绝参加高考的集体表态。
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