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主要设备安装作业须知
船舶主要设备安装作业须知1 目的
本作业须知阐述了船舶主要设备(主发动机,锚、绞机,舵机)及水下系统安装控制要求,旨在确保施工者在安装过程中能按照要求、符合规范正确安装,使设备正常、可靠地运行。
2 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船舶主要设备的安装过程。
3 职责
3.1 技术工艺部负责提供辅机、锚绞机、舵机、主机的安装要求和相应的工艺及技术数据。
3.2 机电车间负责船舶主要设备的安装施工。
3.3 质量检检部负责对安装中每一道工序实施监控和检查。
4 实施
本章对辅机、锚绞机、舵机、主机及水下系统四个部分安装实施的控制要求进行阐述。
4.1 辅机安装
4.1.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a) 发电机基座与船体结构的焊接工作全部结束。
b) 发电机基座拉毛、油漆工作结束,并交船东检查验收合格。
c) 根据安装图布置垫块,并焊接保证固定垫块的斜度为1:100的倾斜方向,沿发电机向外。
4.1.2发电机的安装
a) 利用发电机的调整螺钉,支撑发电机组,使发电机组的重量全部由调整螺钉支撑;
b) 在发电机公共底座两侧中部放置两只柜架水平仪,利用调整螺钉来调整副机确保在使用同一水平面上,误差不超过0.1mm, 用拐挡表测量曲臂差在误差范围内。
c) 现场拂配调整垫板,确保调整垫块与副机基座和固定垫块之间的接触点不得少于3-4点/平方英寸,保证0.05mm尺插入深度不得超过5mm。
d) 按实际尺寸购买规定螺栓,并按要求力矩拧紧发电机组,最好再次测量一下拐挡差,合格后交验。
4.1.3对于有减振器的发电机安装,另有工艺补充要求
a) 安装时,先将减振器固定在基座上,吊发电机至基座上,用支撑螺栓调整各减振器压缩量,测量减振器上测量点,整机偏差<=2mm,保证单个减振器偏差<=0.5mm。
b) 现场测量调整垫块,加工后必须保证减振器与基座承面的贴合情况 , 要求0.1mm塞尺插不进,个别地方允许0.2mm,但不得超过减振器底面周长的35%,深度不超过20 mm。
4.2锚、绞机安装
4.2.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a)、基座在甲板上已定位,焊接工作结束。
(b)、采用拉接法或水平管校准基座的平面度。
(c)、火工矫正基座的不平度,误差不超过2 mm.。
4.2.2安装过程:
a) 将锚、绞机吊至甲板基座上。
b) 调节轮毂及轴承间的间隙0.5-1.5mm之间,用于转动带联轴节的轮毂,看是否能自由转动。
c) 分别在锚机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涂以色标,转动那个齿轮直到那个做标记的齿轮相互啮合,两齿轮的接触观点:沿齿高方向不少于40%,沿齿长方向不少于50%,调节装置使得刃齿轮的轴线平行以及齿轮的啮合间隙,符合图纸规定数据。
d) 检查联轴节的校中,联轴节的曲折度最大不超过0.5mm,当联轴节脱开时,其间隙不少于10mm 。
e) 当以上技术要求达到时,将锚铰机的焊接垫块和甲板基座烧点焊。
f) 用手转动带联轴节的轮毂,看是否能自由转动。
g) 按照安装图纸将焊接垫块和基座焊牢。
h) 吊下锚机钻孔,拉毛油漆基座。
i) 重新吊排锚机,符合要求后烧注快速雾块(双氧垫块)或做钢质垫块(垫块符合铲拂要求)。
j) 按规定力矩拧紧锚绞机罗栓。
4.3舵机安装(转叶式舵机)
4.3.1安装前必须进行和完成的工作:
a) 舵机基座焊接完毕;
b) 挂舵臂镗孔结束,并将下舵承衬套和舵销衬套安装好,实际间隙由衬套制造厂决定;
c) 舵叶安装结束并用葫芦控制舵叶处在零位处,同时该处葫芦吊紧舵叶使舵叶没有动作作用于挂舵臂上(或用千斤顶)
d) 将舵销从舵叶可拆孔放入,并利用钢丝绳及手拉葫芦将舵销吊装入挂舵臂及舵叶下铸钢件中用液压螺母固定,当压入力、压入量达标后,拆下液压螺母,并好紧固螺母,做好保险工作。
e) 将舵杆从舵机舵吊入。穿过下舵承孔,使舵杆锥度部分装入舵叶下铸钢件内,用液压螺母通过油压装配,压至图纸所规定的压入量,正紧液压螺母,安装好止动条,安装完毕后将密封装置安装至图纸所规定的位置,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舵杆的吊环螺钉处在受力状态,当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在适当位置将舵杆予以垫牢固。
f) 用轻柴油清洗衬套,安装活塞与舵机转子内壁,并擦干净。严禁对转子内臂、衬套处臂和衬套端面倒角处有任何碰损、 棱角、凸起和划伤(否则将导致衬套的报废)。
g) 擦净的衬套外壁适量涂抹使用与压入泵所用的液压油相同的油液,在其内壁不得涂抹和残留任何滑油,衬套上端和螺纹上要涂抹适量的牛油脂。
4.3.2舵机的安置
a) 将衬套的卡环固定在舵杆上正确位置(按图要求);
b) 将衬套轻轻套在舵杆上,在下落过程中应不断向间隙注入清洁的柴油,避免衬套内壁与舵杆的直接磨擦,直至衬套轻落在卡环支撑上,然后拆除安装活塞(螺母);
c) 吊起舵机,将舵机连带转子一起轻轻放至衬套上,不得松钩,不得让全部负荷压在衬套上,保持舵机底座至舵机基座面板距离规定尺寸处停下;
d) 将安装活塞(螺母)拧至衬套上,尽量拧紧;
e) 安装压入泵,及注衬泵;
f) 架好百分表;
g) 缓慢地同时操作压泵和注衬泵,观察舵机的下降速度是否均匀,并在每下降1mm记录一次油泵的压力,直至安装到规定的压入量,才停止操作油泵的压力,在舵杆上作好对应的标记;
h) 当获得规定的压入量后,将注衬泵压力释放掉,半小时后检查压入距离是否有所变化,如没有变化方可把压入泵压力放掉;
i) 将安装活塞拧紧在衬套,保证压入距离是正确的装配后,24小时内不能拆除舵叶的支撑;
j) 用支撑螺钉将舵机支撑在舵机基座上,调节支撑螺钉使舵杆和舵销在各自的衬套内四周间隙均匀,误差≤0.2mm,舵机底座与舵机基座之间的距离达到规定要求即浇注环垫块的高度或做钢质垫块。
k) 若浇注环氧应在安装舵机前,在舵机基座上对应于舵机底座位置的地方焊上扁铁围栏。若做钢质垫块:单块时,必须把座对应预先研磨好;两块时,固定垫块必须事先按图布置好并电焊研磨结束。
4.4主机及水下系统安装
4.4.1主机安装
4.4.1.1安装前完成以下工作:
a) 轴系主机工作区域内船体结构的装配,主机座的装配及焊接等项工作应全部结束,并经火工矫正;
b) 机舱及临近的部位:双重底、尾尖舱、油舱、水舱等密封应全部结束,并经稳定24小时后方可施工;
c) 轴系区域主要的辅机座也已装配焊接完毕;
d) 船体垫墩、侧支撑合理并牢固可靠,船体基本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并提供船体基线的测量数据,而且还要在工作中定期检查基线变化。
4.4.1.2安装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主机基座的检查与加工;
b) 主机或在部件吊装后的校中定位;
c) 主机的固定;
d) 安装质量的检查;
4.4.2轴系安装工艺
轴系安装工艺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
1、确定轴系的理论中心线;
2、按确定的轴系理论中心线镗尾柱壳孔或人字架壳孔及开隔舱壁填料函孔;
轴系孔的镗制的要求:
①、孔中心线与轴系理论中心线的偏差相对位置关系;
②、镗孔后与装配件的配合问题。
3、安装尾轴管、尾轴轴承,人字架轴承,尾轴,尾轴密封装置及最后安装螺旋桨。
(1)、尾管的装配和安装:
尾管的起运和送入可以用起重滑轮组或小车送进,当配合面开始接触时,必须加较大的轴向压力才能压进,可以用锤击的方法施压,锤击时在尾管端面要垫以木垫,也可以用液压千斤顶或用拉杆螺栓拉入。在压过程中应边压边拧紧尾管螺母,紧固后,用塞尺检查尾管螺母与毂孔端面贴合情况,要求0.1mm塞尺插不进,合格后安装尾轴管螺母的止动装置,之后即行安装润滑油管,冷却水管及阀件等附属设备。
(2)、螺旋桨轴的安装:
在吊运上船台时必须注意保护其工作轴颈(可用打包布包好),吊运应得当,不可使其变形,螺旋桨轴装入尾管前必须擦洗干净,并涂润滑油装入,要根据轴的结构选择是从尾部舷外向内安装,还是反之。采用整锻法兰的则必须由船内向外。
(3)、尾管密封装置装配(三种)
a、油圈式密封装置(安装在尾管的尾部)
b、橡皮环式密封装置的装配和安装 (分首尾两种结构)
a)、前后密封装置安装时,螺旋桨轴须保持或接近轴系找正后的状态,例如合理校中安装的螺旋桨,轴在首部往往要加一向下压的负载,在安装首尾密封时,该负载应加上螺旋桨及首部联轴节应装上。
b)、在安装螺旋桨和首部联轴节前,应将前后密封装置整套在轴上;
c)、安装时,应确保清洁,不可落入杂物,一般不得任意拆开密封装置;
d)、首部密封装置的防蚀衬套法兰端面与压紧环的固定贴合应保证0.03mm,塞尺不能插入,固紧用的螺钉应对称上紧;
e)、用塞尺检测壳体与防蚀衬套的同轴度,记录数据;
f)、上述工作结束后,用密封装置的测隙仪测出轴的原始下沉量,并作记录,记录中应注明测量的螺旋桨叶的位置。(一般1#桨叶朝上)
c、尾管首部填料函密封装置的装配
先清洁衬套、填料压盖、尾轴颈,清洁后涂上润滑油,再装入衬套,安装填料压盖后,应在填料函内孔中推入并拉出数次,以便检查填料压盖前后移动的灵活性,同时还看测量函,衬套等的内孔,与尾轴上下左右四处的间隙值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上述结束检查后,就可以安装填料,填料截面尺寸必须料函与尾轴间的尺寸要适应,其下料长度则应按尾轴直径换算成周长,使每根绕尾轴一周,装入填料函内, 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务圈填料的搭口应当错开,最后压紧填料函压盖。
d、螺旋桨的测量加工和装配
液压装配的螺旋桨装配时应当注意桨叶位置与法兰相对的位置关系,必须符合轴系振动计算时的规定。安装时可用点温计测量螺旋桨和轴的温度,两者尽量保持相同,在螺旋桨的前端面前安装千分表,油压扩孔压入时液压油泵有两台,一台做轴向推入内接在液压螺母上,另一台为径向扩张螺旋桨毂用,装在桨毂上,安装时先使推入用油泵起压,而后开始扩张用油泵起压,当把螺旋桨推到轴向到位时,应先将扩张油泵释压,并保持15~20分钟后再将轴向压入泵,逐步释放油压,释放压时要注意观察测位用的千分表有无变化,当确认螺旋桨无滑移现象时,就算成功。
键连接的螺旋桨在安装前面要进行螺旋桨毂孔与螺旋桨轴锥体配合面的刮削,满足接触面积不少于75%的规定要求,且保证大端接触。船上安装时可以用液压螺母轴向推入,也可采用拧紧螺旋桨螺母的办法使螺旋桨轴锥体贴合。
螺旋桨螺母外面安装导流帽,安装导流帽时,其内注满润滑油脂,螺旋桨螺母和导流罩都有止动螺钉防松,装好止动螺钉后,上面用水泥封盖。
(4)、 中间轴的校中、安装与固定
a、轴系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a)、轴系零部件的加工及装配必须完成后方可上船安装;
b)、主机座、中间轴承座、推力轴承座必须经过检查,其位置和面板的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c)、用钢质固定垫块的必须焊接完毕,并刮削好并符合要求;
d)、对于中间轴仅有一个中间轴承时应当设置临时支撑。
b、轴承的直线校中及安装
a)、轴承的校中:采用直尺塞尺法及百分表校中;
b)、法兰螺栓孔的铰制与螺栓的安装
当轴系校中后,即可铰孔,之后可以采用压入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过盈冷冻的办法进行装配螺栓。
c)、轴承垫片的刮削研配各轴承下面的活动垫片,之后钻螺栓孔,对于非紧配螺栓,根据图纸钻出,对于紧配螺栓要留有铰孔余量,一般为0.3~0.5mm之间,铰好后标上编号,再按标准装入。
c、粘结技术(环氧胶粘)及工艺
粘结剂分有机粘结剂和无机粘结剂两种
a) 有机粘结剂
(a)表面处理:表面清洁、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三种;
(b)调胶:
①:先将环氧树脂与增塑剂调匀后,加入填料调匀,再加入固化剂调匀即可涂用;
②:把环氧树脂和增塑剂调匀后,加入固化剂与稀释剂的调匀物,调匀后再加入填料调匀即可涂用。
(c)涂胶:涂胶应在表面处理后,八小时以内进行,可涮涂、灌注、喷涂;
(d)固化:一般室温固化放置2-4小时后即可,24小时后基本固化,完全固化一般需7天。若加温至80℃保温一小时,再升温至100℃保温至一小时,最终温度在120-150℃,最高不超过200℃,作为粘接工艺最好在固化时加接触压力;
(e)胶校质量的检验:目前只能从胶的表面判断其质量的好坏。有目视法和敲击法两种。还可以用无损检验,有超声波、X射线透视、红外线、全息摄影法、液晶探伤法
b)、无机粘结剂:
由于有机高聚物的发展,无机胶粘剂应用范围越来越小。
(5)、主机的定位与固定。
轴系校中后,即可刮削研配垫片或浇注环氧,符合规定后,即应进行钻孔并上紧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安装时应当从中间开始向前后方向扩展,且应依对角线方向逐渐扳紧,以防止机座变形。
5 记录
每次检查应详细记录相关数据,质量记录控制办法按《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6 附录
附录A: WP11-28-R01《 安装压力与压入量情况记录》
附录A
WP11-28-R01
安装压力与压入量情况记录
船名 类别 压入压力 膨胀压力 压入量 备注(时间温度)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