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电大《地域文化(本)》作业1答案
《地域文化(本)》作业11.[单选题]( ) 大量伊斯兰信仰者集体移居青海,经过长期同当地各民族密切交往,逐步繁衍发展成今天的青海回族。
A.汉代
B.元代
C.唐代
D.清代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 )撒拉语称“阿勒提欧里”,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
A.西宁东关清真寺
B.平安洪水泉清真寺 \\n
C.马营清真寺
D.循化街子清真寺
正确答案:——D——
3.[单选题]( ) 水色十分清澈,每当晴空万里日,天上云彩,周围山岭,倒映水中,清晰可见,因此被称为“蓝色的长湖”。
A.鄂陵湖
B.扎陵湖
C.青海湖
D.星宿海
正确答案:——A——
4.[单选题]青海回族文化的宗教属性,是( )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A.佛教文化
B.道教文化
C.伊斯兰教文化
D.儒家文化
正确答案:——C——
5.[单选题]朗达玛灭佛,不少佛徒逃离土蕃,使得( )成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展中心。
A.西藏
B.青海
C.甘肃
D.宁夏
正确答案:——B——
6.[单选题]在青海省政府公布的第一、二批10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热贡艺术”等1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启加等( )名民间艺人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A.4
B.5
C.6
D.7
正确答案:——A——
7.[单选题]青海境内的考古学文化与( )密切联系,( )与华夏文化同样古老,对中华文化有着卓越的贡献。
A.宗教文化
B.羌文化
C.藏传佛教
D.藏文化
正确答案:——B——
8.[单选题]隋唐时期,( )在青海历史文化上有重要影响。是青海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
A.鲜卑文化
B.藏族文化
C.吐蕃文化
D.羌人文化
正确答案:——C——
9.[单选题]马厂类型的各种陶器,以彩陶壶与器形较大的彩陶瓮为主。彩陶花纹中( ) 为过去所罕见。
A.变体蛙纹
B.螺旋纹
C.菱形纹
D.人面形
正确答案:——D——
10.[单选题]《马五哥与尕豆妹》是()民间叙事诗的代表作品。
A.蒙古族
B.土族
C.回族
D.撒拉族
正确答案:——C——
11.[单选题]“一五”期间,青海的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小学数量增加,建立了7所民族师范学校,创办了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在民族公学的基础上创办了()。
A.青海师范大学
B.青海民族学院
C.青海教育学院
D.青海师范专科学校
正确答案:——B——
12.[单选题]在西宁贤孝中,长篇作品叫作()。
A.白板
B.大传
C.小段儿
D.后岔
正确答案:——B——
13.[单选题]铸造于宣德二年的钟楼金铜大钟,有1吨多重,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瞿昙寺的钟响,( )的马惊!”
A.化隆
B.循化
C.民和
D.乐都
正确答案:——A——
14.[单选题]1988年,文化部授予( )县“中国现代民间画乡”称号。
A.湟源
B.湟中
C.大通
D.乐都
正确答案:——B——
15.[单选题]千百户制度是中央政府在青海( )牧区设立的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与地域的特殊的地方行政体制。
A.汉族
B.藏族
C.撒拉族
D.蒙古族
正确答案:——B——
16.[单选题]( )一般称为“古尔邦节”,意为“献祭”“献牲”,是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
A.开斋节
B.那达
C.宰牲节
D.纳顿
正确答案:——C——
17.[单选题]撒拉族信仰(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正确答案:——A——
18.[单选题]土族过端午节有家家户户( )的习俗,因为土族先民认为这是人神交流的一种方式,缓解了人们祈求春雨润物的渴望之情。
A.包粽子
B.插柳
C.登高
D.祭祀
正确答案:——B——
19.[单选题]1640年8月初却日干会议召开,通过了著名的( ),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好人和牲畜、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思想和法律观念。
A.萨麦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卫拉特法典
正确答案:——D——
20.[单选题]截至2008年, ( )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18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A.9
B.10
C.11
D.12
正确答案:——B——
21.[单选题]伊斯兰教寺院教育,又叫经堂教育,于明朝晚期由( )开创。
A.马万福
B.王岱舆
C.胡登洲
D.刘智
正确答案:——C——
22.[单选题]人类进入熟食时代,为解决燃料供应不足的难题,作为牧业民族的藏族、蒙古族都会采集( )作为燃料,因为它具有热量高、污染小且燃烧时间长的优点。
A.柴
B.煤
C.牛马粪便
D.天然气
正确答案:——C——
23.[单选题]( )时期,规定了“7人养僧”的制度。
A.赤松德赞
B.松赞干布
C.赤祖德赞
D.赤都松赞
正确答案:——C——
24.[单选题]环湖地区的主体性文化是( )。
A.汉族文化
B.蒙古族文化
C.藏族文化
D.回族文化
正确答案:——C——
25.[单选题]( )年8月,青海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全省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正确答案:——A——
26.[多选题]在柴达木盆地的一处戈壁滩上,有一条长约2公里的小丘陵,当地人称其为贝壳梁。贝壳梁表面薄薄的盐碱土盖下面竟是厚达20多米( )堆积层。
A.哺乳类
B.裸鲤类
C.瓣鳃类
D.腹足类
E.生物贝壳
正确答案:——CDE——
27.[多选题]青海回族妇女的盖头有( )之分。
A.老人
B.少女
C.媳妇
D.儿童
正确答案:——ABC——
28.[多选题]清代编修的地方志如( )等,保存了地方历史和现状的史料,成为今天宝贵的文化遗产。
A.光绪《西宁府续志
B.顺治《西宁志》
C.乾隆《西宁府新志》
D.《循化志》
E.《西宁卫志》
正确答案:——ABCD——
29.[多选题]( )的传教方式,主要是利用开办医院、诊所,为给人们看病的机会,宣传教义。
A.佛教
B.天主教
C.基督教
D.道教
正确答案:——BC——
30.[多选题]从1965年开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 )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迅速建成。
A.青藏公路
B.青新公路
C.兰青铁路
D.青藏铁路一期工程
正确答案:——ABCD——
31.[多选题]青海蒙古族的( )等大型民俗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A.那达慕大
B.祭俄
C.转
D.转湖
E.转轮子秋
正确答案:——ABCD——
32.[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时令性节日的有(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腊八节
D.那达慕
正确答案:——AB——
33.[多选题]藏族信奉的藏传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 )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宗教文化。
A.汉文化
B.印度文化
C.伊斯兰文化
D.羌文化
E.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AB——
34.[多选题]柳湾墓地马厂的一部分彩陶壶的腹下部还绘有各种不同形状的符号。已发现符号的陶器有679件,不同的符号有144种,这些符号分别来自266座墓葬。其中有几何形符号的陶器达674件,符号由( )线组成。
A.点
B.横
C.竖
D.斜
正确答案:——ABCD——
35.[多选题]到明代,青海境内形成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有( )
A.藏族 、蒙古族
B.保安族
C.撒拉族
D.土族
E.回族
正确答案:——ABCDE——
36.[判断题]南禅寺被称为“中国第二座悬空寺”。(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37.[判断题]《骆驼舞》又叫《骆驼戏》,撒拉语叫“对委奥依纳”,该舞多在婚礼中表演。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8.[判断题]青海节日文化具有多元的文化特质,许多节日一开始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教祭祀渐渐淡化。(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9.[判断题]藏族喜爱体育活动,赛马、赛耗牛、射箭、登山等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十分普遍。(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0.[判断题]两汉在青海东部湟水、黄河两岸实行军屯或民屯,并逐步扩大屯田规模,开发了大片土地,大大提高了河湟地区的农业生产力。(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1.[判断题]宁玛派所注重的密法修习,是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继承下来的。(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42.[判断题]皮影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43.[判断题]藏族畜牧类型主要以繁殖绵羊为主,绵羊对高原寒冻、雪灾、大风等具有更强的抵御能力。这是藏族群众根据生态环境对牲畜进行选择的结果。(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44.[判断题]从文献记载和研究发现来看,青海的文明历史至少在5000年以上。(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45.[判断题]青海拥有许多旅游资源“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三江源、青海湖、鸟岛、昆仑山、唐古拉山、塔尔寺、气帘草原、原子城、可可西里、隆宝滩、柳湾古墓群、结古新寨嘛呢石城、万丈盐桥等均是垄断性旅游资源。(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