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东大19秋在线平时作业123
19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1奥鹏作业答案可以联系q 761296021
1.[单选题]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后者是犯罪的完成形态
B.对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未遂犯则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前者是基于行为人自己的意志而放弃犯罪,后者是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
D.前者是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后者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 犯罪未得逞是指( )
A.未发生任何结果
B.未达到犯罪目的
C.未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D.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 甲为了使诈骗顺利得手,伪造了某国家机关的公文和印章。甲的行为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牵连犯
C.结合犯
D.连续犯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 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属于( )
A.法定量刑情节
B.酌定量刑情节
C.加重情节
D.弹性量刑情节
正确答案:————
5.[单选题] 下列关于没收财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
B.没收全部财产的,可以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
C.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D.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正确答案:————
6.[单选题] 下列犯罪中属于不作为犯罪的是()
A.非法拘禁罪
B.遗弃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受贿罪
正确答案:————
7.[单选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同过失犯罪,才能对甲、乙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B.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C.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D.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助其逃避处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
8.[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
D.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正确答案:————
9.[单选题] 根据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的不同,可将危害结果分为( )
A.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B.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C.严重危害结果和非严重危害结果
D.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正确答案:————
10.[单选题] 对于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采取所谓防卫行为的属于()
A.假想防卫
B.挑拨防卫
C.事前防卫
D.事后防卫
正确答案:————
11.[单选题]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 )
A.酌量发给报酬
B.不发给报酬
C.同工同酬
D.发给部分工资
正确答案:————
12.[单选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含义的解释属于( )
A.历史解释
B.论理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正确答案:————
13.[单选题] 通过适用刑罚而对被害人及其亲属所发挥的功能是()
A.一般预防功能
B.特殊预防功能
C.安抚、补偿功能
D.法制教育功能
正确答案:————
14.[单选题] 甲在他人室内正在盗窃,忽然听到房门“咣”的一声,甲随即跳窗逃走。原来门的声音是风吹的。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非罪行为
正确答案:————
15.[单选题] 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对象的认识错误
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正确答案:————
16.[单选题] 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
17.[单选题] 决定某一犯罪具体性质的是()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犯罪的一般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间接客体
正确答案:————
18.[单选题] 甲为了使诈骗顺利得手,伪造了某国家机关的公文和印章。甲的行为属于( )
A.想象竞合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无忧答案网 q1647861640
D.结合犯
正确答案:————
19.[单选题] 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属于()
A.法定量刑情节
B.酌定量刑情节
C.加重情节
D.弹性量刑情节
正确答案:————
20.[单选题]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普遍违法性
正确答案:————
21.[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质一罪的有()
A.持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结果加重犯
D.牵连犯
正确答案:————
22.[多选题] 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包括( )
A.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
B.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C.行为人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D.行为人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
正确答案:————
23.[多选题] 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C.李弟不构成犯罪
D.李弟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24.[多选题] 下列对防卫过当的认识正确的有()
A.防卫过当具有正当性的一面
B.防卫过当不同于防卫对象认识错误
C.防卫过当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
D.对于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25.[多选题] 成立防卫过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
B.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C.防卫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D.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
正确答案:————
26.[多选题] 下列对刑法的解释中属于无效解释的是()
A.学理解释
B.立法解释
C.文理解释
D.司法解释
正确答案:————
27.[多选题] 牵连犯的构成特征包括()
A.必须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B.必须出于数个犯罪目的
C.必须是其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
D.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
正确答案:————
28.[多选题] 在对罪犯量刑时,常见的酌定情节有()
A.犯罪的动机、手段
B.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C.犯罪造成的损害结果
D.犯罪的时间、地点
正确答案:————
29.[多选题] 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标志是()
A.广泛性
B.阶级性
C.稳定性
D.严厉性
正确答案:————
30.[多选题] 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包括()
A.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
B.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C.行为人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D.行为人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
正确答案:————
19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2
1.[单选题] 为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客体称为()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直接客体
C.犯罪的同类客体
D.犯罪的复杂客体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后者是犯罪的完成形态
B.对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未遂犯则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前者是基于行为人自己的意志而放弃犯罪,后者是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
D.前者是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后者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正在使用的电缆剪断卖掉的行为属于()
A.牵连犯
B.结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 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正确答案:————
5.[单选题]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 )
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
6.[单选题] 4.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概念是()
A.实质概念
B.形式概念
C.法律特征概念
D.形式和实质相统一的概念
正确答案:————
7.[单选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含义的解释属于( )
A.历史解释
B.论理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正确答案:————
8.[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是( )
A.人在身体受到强制时实施的行为
B.人在醉酒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C.人在双目失明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D.人在聋哑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正确答案:————
9.[单选题] 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之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完成之后
正确答案:————
10.[单选题] 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强制其参加劳动改造,使其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这表明刑罚具有()
A.教育功能
B.矫正功能
C.惩罚功能
D.威慑功能
正确答案:————
11.[单选题] 甲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有发现其过去曾犯有贪污罪,对甲的处理应当是( )
A.对贪污罪另行判决
B.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C.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
D.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
12.[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
13.[单选题] 甲乙积怨较深,一日见乙被人砍伤在路边,奄奄一息,但未死亡,甲未采取任何措施而走开,后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构成作为的犯罪
B.甲构成见危不救罪
C.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正确答案:————
14.[单选题]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正确答案:————
15.[单选题] 为某一个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称为( )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犯罪的一般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间接客体
正确答案:————
16.[单选题] 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正确答案:————
17.[单选题]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必须是()
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B.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C.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D.犯罪地国家未对其予以处罚的
正确答案:————
18.[单选题] 根据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的不同,可将危害结果分为( )
A.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B.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C.严重危害结果和非严重危害结果
D.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正确答案:————
19.[单选题] 刑罚的目的是()
A.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
B.预防不稳定、有可能犯罪的人不敢犯罪
C.对群众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法制教育
D.预防犯罪
正确答案:————
20.[单选题] 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关系。甲的行为属于()
A.法律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B.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D.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正确答案:————
21.[多选题] 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周某的朋友高某正好经过此地,高某得知真相后应周某的要求提供照明,使周某顺利地将王某钱包拿走。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高某与周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B.周某构成抢劫罪,高某构成盗窃罪,属于共同犯罪
C.周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D.高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正确答案:————
22.[多选题] 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要件有()
A.犯罪客体要件
B.犯罪客观方面要件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要件
正确答案:————
23.[多选题] 10.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些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抢劫罪
D.绑架罪
正确答案:————
24.[多选题] 以实行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可将犯罪未遂分为()
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不能犯未遂
C.有危害结果的犯罪未遂
D.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
25.[多选题] 既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的刑罚方法有()
A.管制
B.罚金
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正确答案:————
26.[多选题] 犯罪构成的意义包括()
A.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B.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
C.是区分一罪和数罪的标准
D.是区分重罪和轻罪的标准
正确答案:————
27.[多选题] 7.单位犯罪的特点包括()
A.主体合法性
B.整体意志性
C.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性
D.犯罪法定性
正确答案:————
28.[多选题] 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法修正案
正确答案:————
29.[多选题] “避险不适时”是指()
A.事前避险
B.事中避险
C.事后避险
D.避险过当
正确答案:————
30.[多选题] 各国确定刑事管辖权的原则包括()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正确答案:————
19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3
1.[单选题] 甲与乙有仇,准备了猎枪杀害乙。一日,二人在路上相遇,甲对乙扬言说:“你等着,我迟早要收拾你的。”由于甲未将猎枪带在身上,当日甲并未对乙有任何伤害行为。甲的扬言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意表示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 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的生效时间是( )
A.1979年7月1日
B.1980年1月1日
C.1997年3月14日
D.1997年10月1日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 甲向乙讨债不成,遂将乙劫持并关押月余。甲的行为是()
A.继续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
正确答案:——A——
4.[单选题] 按照刑法规定,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是追诉期限内()
A.犯罪分子还有其他违法行为
B.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C.犯罪分子逃避侦查
D.犯罪分子逃避审判
正确答案:————
5.[单选题] 根据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的不同,可将危害结果分为()
A.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B.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C.严重危害结果和非严重危害结果
D.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正确答案:————
6.[单选题] 甲参加了一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未来得及实施其他犯罪活动前就被公安机关抓获。甲的行为属于()
A.预备犯
B.实行犯
C.帮助犯
D.未遂犯
正确答案:————
7.[单选题] 养花专业户甲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某日晚,乙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甲对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正确答案:————
8.[单选题] 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
A.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只能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特殊情况下可以没有限制
正确答案:————
9.[单选题] 犯罪未得逞是指( )
A.未发生任何结果
B.未达到犯罪目的
C.未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D.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
正确答案:————
10.[单选题] 出于一个故意,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种行为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吸收犯
B.牵连犯
C.想象竞合犯
D.惯犯
正确答案:————
11.[单选题] 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时间的不同,可将共同犯罪分为( )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B.一般共同犯罪和集团犯罪
C.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
12.[单选题] 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上必备的要件是()
A.危害行为
B.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C.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
D.危害结果
正确答案:————
13.[单选题] 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A.罪行极其严重
B.罪大恶极
C.多次实施严重罪行
D.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正确答案:————
14.[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A.在人民法院受理了甲自诉乙伤害案件以后,乙离家杳无音信
B.甲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乙侮辱案提出控告
C.甲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甲说话颠三倒四,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
D.甲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乙被公安机关抓获而逃匿
正确答案:————
15.[单选题] 在罪刑法定原则支配下,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是()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正确答案:————
16.[单选题]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正在使用的电缆剪断卖掉的行为属于( )
A.牵连犯
B.结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正确答案:————
17.[单选题] 从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上划分,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
A.事前有通谋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C.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D.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
18.[单选题] 冬季某日,爆破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 )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
19.[单选题] 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时间的不同,可将共同犯罪分为()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B.一般共同犯罪和集团犯罪
C.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
20.[单选题] 适用刑罚的机关是()
A.立法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
D.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
21.[多选题] 下列有关犯罪预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犯罪预备只能存在于犯罪的预备阶段
B.犯罪预备可以存在于犯罪的全部过程中
C.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22.[多选题] 犯罪构成的特征包括( )
A.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B.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事实特征的相加之和
C.犯罪构成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
D.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
23.[多选题] 关于假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
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D.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即使他们被减刑后,剩余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正确答案:————
24.[多选题]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排除犯罪的事由包括()
A.正当防卫
B.自损行为
C.紧急避险
D.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
正确答案:————
25.[多选题] 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包括()
A.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
B.行为人实施了两个行为
C.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
D.两个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
正确答案:————
26.[多选题] 关于犯罪中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欲杀乙,埋伏在路旁开枪射击但未打中乙。甲枪内尚有子弹,但担心杀人后被判处死刑,遂停止射击。甲成立犯罪中止
B.甲入户抢劫时,看到客厅电视正在播放庭审纪实片,意识到犯罪要受刑罚处罚,于是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后离开。甲成立犯罪中止
C.甲潜入乙家原打算盗窃巨额现金,入室后发现大量珠宝,便放弃盗窃现金的意思,仅窃取了珠宝。对于盗窃现金,甲成立犯罪中止
D.甲向乙的饮食投放毒药后,乙呕吐不止,甲顿生悔意急忙开车送乙去医院,但由于交通事故耽误一小时,乙被送往医院时死亡。医生证明,早半小时送到医院乙就不会死亡。甲的行为仍然成立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
27.[多选题] 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A.人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
B.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C.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举动
D.人在受到精神强制时实施的行为
正确答案:————
28.[多选题] 共同犯罪须具备的条件有( )
A.二人以上
B.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C.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D.有事前的通谋
正确答案:————
29.[多选题] 两个已满14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共同实施下列何种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A.抢劫罪
B.绑架罪
C.贩卖无忧答案网罪
D.放火罪
正确答案:————
30.[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是()
A.对累犯从重处罚
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对中止犯处罚要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附件是答案,核对题目下载 ,转载注明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