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1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答案
答案请在附件下载,本次作业5次提交机会,共三套题,附件为三套题目答案第一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得分:3V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 思维缺乏批判性
B.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C. 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D. 思维缺乏灵活性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2.( ) 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A. 价值观辨析法
B. 角色扮演法
C. 榜样引导法
D. 行为强化法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3.弗洛依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
A. 下意识,无意识和意识
B. 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C. 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
D. 潜意识,下意识和意识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4.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A. 肛门期
B. 口唇期
C. 生殖器期
D. 潜伏期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5. 心理健康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 心理健康的状态和思想品德的优良
B. 心理健康的状态和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
C. 心理变态的预防和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
D. 思想品德的优良和心理变态的预防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6.系统脱敏疗法是指
A. 让患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观念或置身于严重恐怖的环境,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目的。
B. 是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C. 循序渐进地,有系统地把那些由于不良条件反射(即学习)而形成的、强弱不同的焦虑反应,由弱到强一个一个地予以消除,最后把最强烈的焦虑反应(即我们所要治疗的靶行为)也予以消除。
D. 是一种帮助人们(包括患者)将所要戒除的靶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靶行为出现的目的。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7.相声表演是
A. 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
B. 是让学生先后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学会不同角色应有的社会言行。
C. 表演者以通俗幽默的话语向学生展示深刻的心理学道理。
D. 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面部、体语等表情达意,学会非言语交往。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8.哑剧表演是
A. 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
B. 是让学生先后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学会不同角色应有的社会言行。
C. 表演者以通俗幽默的话语向学生展示深刻的心理学道理。
D. 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面部、体语等表情达意,学会非言语交往。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9.( ) 是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
A. 角色互换
B. 小品表演
C. 相声表演
D. 哑剧表演www.ap5u.com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10.( )是指在观察事物或考虑问题时,只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经验去对待有关事物,不能设想他人观点、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
A. 自我中心
B. 自我概念
C. 自我意识
D. 自我压抑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18V
1. 以下关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正确表述为.
A.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B.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C.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D.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2. 目前国内各级各类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A. 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B.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C.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D.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3. 从途径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
A. 心育教学
B. 心理咨询
C. 心理治疗
D. 心理测试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4.自卑通常有哪些主要表现:
A. 过分的责备自己
B. 过分的毁损自己
C. 过分的压抑自己
D. 过度的嫌弃自己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5.教师在课程结束时可采用的方法包括:
A. 回顾与检讨
B. 计划与展望
C. 祝福与道别
D. 面质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6.以下有关认知的论述正确的有
A. 认知具体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是人类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产物。
B. 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主体内在的认知过程,但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主体认知活动的外在行为来推断其大脑内部进行的认知活动。
C. 它受遗传因素、生活经验、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D. 从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知发展就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7. 关于脑力激荡的论述正确的是
A. “脑力激荡”是美国奥斯本博士提出的一种发展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B. 是利用集体思维的方式,使思想相互激荡,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导出创新思维。
C. “脑力激荡”法以“群言堂”为特征。
D. 它通过3-5人的小组讨论,使参与者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修正、相互补充,使创造性设想产生共鸣,从而诱发出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直到获得创新性问题解决的方案。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8.榜样引导法的具体方法为
A. 参观访问
B. 媒体教学
C. 心理咨询
D. 实地操作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9.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 )组成
A. 本我
B. 自我
C. 他我
D. 超我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0. 角色扮演法的具体方法有
A. 角色互换
B. 小品表演
C. 相声表演
D. 哑剧表演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1.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开始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 预热方法
B. 澄清方法
C. 行为强化法
D. 介绍方法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
A. 自我意识发展较好
B. 人际关系良好
C. 学习生活适应良好
D. 人格健全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3.心理咨询的形式主要有
A. 门诊咨询
B. 通信咨询
C. 电话咨询
D. 专栏咨询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4.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为:
A. 无意注意的比重日益加大
B. 带有显著的情绪色彩
C. 有意注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D.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0
15.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等:一基本生理需要;二安全的需要;三社会交往的需要;四尊重的需要;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当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只有当某一级需要受到威胁时,他才会追求相反方向的下一级需要。
C. 社会交往的需要包括爱情、友谊的需要、同事的认同感以及个人的归属感。
D.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需要的最高层次。这种需要是人们希望自己变得越来越完善,能实现自己的一切理想的一种欲望。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6.具体来说,精神分析方法包括:
A. 梦的分析
B. 自由联想
C. 阐释与自我了解
D. 转移与移情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7.价值观辨析法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A. 小组讨论法
B. 操作法
C. 两难问题法
D. 脑力激荡法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8.斯滕伯格在1985年提出了认知结构的三成分理论,认为组成认知结构的成分有三种:
A. 元成分
B. 操作成分
C. 知识获得成分
D. 运算成分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9.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各阶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A. 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不是固定不变的
B. 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发展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对前一阶段的认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和发展。
C. 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
D. 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认知结构决定儿童的行为水平和行为特点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0
20.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
A.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B. 有利于推动教育科学化进程
C. 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
D.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9V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原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2.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一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二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三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四思维缺乏批判性;五思维缺乏灵活性。
A.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点应是面向未来的;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三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多层面的。
A.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4.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满分:3分得分:0
5.当本我冲动违背超我严格的道德标准时,就会引发道德焦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6.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7. 现实焦虑或客观焦虑,这类焦虑的原因是生活中的客观事件,例如考试、求职或摆在眼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当事件或问题解决以后,焦虑自然也就消失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8.价值观辨析法的具体方法有:一哑剧表演;二小品表演;三脑力激荡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9.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10.小学生观察品质的发展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观察的精确性;二观察的有序性;三观察的目的性;四观察中的判断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第2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21V
1.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二阶段为
A. 肛门期
B. 口唇期
C. 生殖器期
D. 潜伏期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2.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 )方面的完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A. 生理上
B. 精神上
C. 社会适应
D. 人际关系上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3.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较符合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这种方法是
A. 价值观辨析法
B. 角色扮演法
C. 榜样引导法
D. 行为强化法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4.专栏咨询是指
A. 通过电话进行交谈,这是一种较为方便而又迅速及时的心理咨询方式。
B.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形式对群体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解答。
C. 通过书信形式进行心理咨询,也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可以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向心理咨询机构请求书面帮助。
D. 指当事人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登门求询。它是个别咨询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形式。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5.“想象”的概念是
A. 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B. 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C.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D. 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或形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6.以下哪一项是对行为塑造法的正确表述
A. 让患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观念或置身于严重恐怖的环境,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目的。
B. 是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C.循序渐进地,有系统地把那些由于不良条件反射(即学习)而形成的、强弱不同的焦虑反应,由弱到强一个一个地予以消除,最后把最强烈的焦虑反应(即我们所要治疗的靶行为)也予以消除。
D.是一种帮助人们(包括患者)将所要戒除的靶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靶行为出现的目的。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7.斯滕伯格在1985年提出了认知结构的三成分理论,认为组成认知结构的成分有三种,哪一项不是
A. 元成分
B. 操作成分
C. 知识获得成分
D. 自我成分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8.弗洛依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由( )三个不同部分所组成。
A. 下意识,无意识和意识
B. 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C. 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
D. 潜意识,下意识和意识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9.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 一前运算阶段;二感知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
B. 一感知运算阶段;二形式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前运算阶段
C. 一感知运算阶段;二前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
D. 一具体运算阶段;二前运算阶段;三感知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10.价值观辨析法指的是
A. 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B. 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较符合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C. 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观察并模仿榜样的行为,使自身受到强化,从而实现受训练的目的。
D. 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18V
1.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A. 回顾与检讨
B. 计划与展望
C. 祝福与道别
D. 面质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2.小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培养通途径包括哪些:
A. 倾听别人的评价
B. 自我反省与体验
C. 在比较中认识自己
D. 自信心的培养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3.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A. 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B. 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
C. 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
D. 从努力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0
4.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等:一基本生理需要;二安全的需要;三社会交往的需要;四尊重的需要;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当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只有当某一级需要受到威胁时,他才会追求相反方向的下一级需要。
C. 社会交往的需要包括爱情、友谊的需要、同事的认同感以及个人的归属感。
D.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需要的最高层次。这种需要是人们希望自己变得越来越完善,能实现自己的一切理想的一种欲望。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5.以下关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表述那些是正确的
A.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B.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C.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D.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6.以下属于行为矫正技术的选项为
A. 松弛反应训练
B. 生物反馈治疗
C. 大脑风暴
D. 厌恶疗法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7.斯滕伯格认为,操作成分包括
A. 编码
B. 推理
C. 联结
D. 应用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8.进行大脑风暴时须遵守的规则为:
A. 允许批评别人的意见。
B. 观点、意见越多越好。参与者提供的设想越多,找到解决问题的轨道越可能实现。想法越多,包含有价值创造的数量可能越多。
C. 自由思考,容许异想天开的意见。目的也是为了大量地涌现想法,寻求非同寻常的观点,而不是局限于表面或已确定的观念上。
D. 可以将别人的许多观点,加以组合成改进的意见。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0
9.自信的内涵有哪些
A. 自我认识
B. 自我接受
C. 自我价值
D. 体现为一种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0.以下关于意识的表述,正确的为
A. 意识是最表层的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它的特点是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B. 无意识(潜意识)则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
C. 前意识则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前意识由那些不能立即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意识到的主观经验组成
D. 前意识还扮演“检查官”的作用,它不许那些与社会道德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及使人产生焦虑的不良情感进入意识,而把它们压入潜意识当中,把意识和潜意识隔开。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1.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为:
A. 无意注意的比重日益加大
B. 带有显著的情绪色彩
C. 有意注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D.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0
12.小学生观察品质的发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A. 观察的目的性
B. 观察的精确性
C. 观察的有序性
D. 观察中的判断力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3.小学生观察品质的发展包括几个方面
A. 观察的目的性
B. 观察的精确性
C. 观察的有序性
D. 观察中的判断力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4.以下是关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表述,选择正确的选项
A.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B.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C.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D.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5.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开始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 预热方法
B. 澄清方法
C. 行为强化法
D. 介绍方法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6.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A. 学习心理的提高
B. 情感和意志的训练
C. 人际关系的辅导
D. 自我意识的辅导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7.角色扮演法包括哪些具体方法
A. 角色互换
B. 小品表演
C. 相声表演
D. 哑剧表演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18.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 )为特征。
A.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点应是面向现在的
B.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C.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点应是面向未来的
D. 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多层面的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0
19.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以分为:
A. 现实焦虑
B. 道德焦虑
C. 神经性焦虑
D. 主观焦虑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20.以下属于行为矫正技术的是那些
A. 松弛反应训练
B. 生物反馈治疗
C. 大脑风暴
D. 厌恶疗法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0V
1.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2.意识是最表层的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它的特点是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点应是面向现在的;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三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多层面的。
A.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4.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5.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6.哑剧表演是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面部、体语等表情达意,学会非言语交往。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7.当本我冲动违背超我严格的道德标准时,就会引发道德焦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8.注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9.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一引导方法;二反馈方法;三明朗化;四面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10.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二学生主体性原则;三参与性原则;四民主性原则;五差异性原则;六单一性原则;七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第3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9V
1.( )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A. 价值观辨析法
B. 角色扮演法
C. 榜样引导法
D. 行为强化法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有五个阶段:第二阶段为
A. 肛门期
B. 口唇期
C. 生殖器期
D. 潜伏期
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3.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 一前运算阶段;二感知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
B. 一感知运算阶段;二形式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前运算阶段
C. 一感知运算阶段;二前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
D. 一具体运算阶段;二前运算阶段;三感知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4.( ) 是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
A. 角色互换
B. 小品表演
C. 相声表演
D. 哑剧表演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5.观察是
A. 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B. 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C.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D. 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或形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6.( ) 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A. 价值观辨析法
B. 角色扮演法
C. 榜样引导法
D. 行为强化法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不包括(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原我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8.
让患者躺在舒适的躺椅上,在肌肉和情绪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地把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或精神创伤叙述出来,从中发现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这种方法是A.
梦的分析
B. 自由联想
C. 阐释与自我了解
D. 转移与移情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9.哑剧表演是A. 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
B. 是让学生先后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学会不同角色应有的社会言行。
C. 表演者以通俗幽默的话语向学生展示深刻的心理学道理。
D. 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面部、体语等表情达意,学会非言语交往。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10.从内容上,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A. 一是心理发展教育;二是心理健康教育
B. 一是心理素质教育;二是心理咨询
C. 学习生活适应良好,自我意识发展较好
D. 一是心理素质教育;二是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19V 1.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 )组成A. 本我
B. 自我
C. 他我
D. 超我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哪两点:A. 自我意识发展较好
B. 人际关系良好
C. 学习生活适应良好
D. 人格健全
正确答案:AC 满分:2分得分:0
3.以下各项符合心理咨询基本原则的有A. 理解支持的原则
B. 保密性原则
C. 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的原则
D. 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的原则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1
4.行为强化法的具体方法包括:A. 惩罚
B. 奖励
C. 脑力激荡法
D. 强化不相容反应
正确答案:ABD 满分:2分得分:1
5.榜样引导法的具体方法有A. 参观访问
B. 媒体教学
C. 心理咨询
D. 实地操作
正确答案:AB 满分:2分得分:1
6.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A. 现实焦虑
B. 道德焦虑
C. 神经性焦虑
D. 主观焦虑
正确答案:ABC 满分:2分得分:1
7.关于心理咨询 ,正确的表述为A. 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B. 心理咨询的形式主要有门诊咨询、通信咨询、电话咨询、专栏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C. 心理咨询中遵循的原则有:一理解支持的原则;二保密性原则;三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的原则;四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的原则;五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D.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心理学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信息的收集,心理的诊断,信息的反馈,咨询目标的确立,帮助和改变以及结束等六个基本阶段。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1
8.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的意义是A.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B. 有利于推动教育科学化进程
C. 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
D.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1
9.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A. 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1
10.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为表现为A. 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
B. 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C. 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
D.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正确答案:ABC 满分:2分得分:1
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由( )所组成。A. 无意识
B. 前意识
C. 意识
D. 下意识
正确答案:ABC 满分:2分得分:1
1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A. 民主性原则
B. 多样性原则
C. 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D. 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1
1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通过:A. 赏识教育,激发起学生自信和自强
B. 目标分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欢乐
C. 正确地面对竞争,提高耐挫能力
D. 倾听别人的评价
正确答案:ABC 满分:2分得分:1
1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A. 学习心理的提高
B. 情感和意志的训练
C. 人际关系的辅导
D. 自我意识的辅导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1
1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A. 自我意识的辅导
B. 认知能力的培养
C. 情感和意志的训练
D. 学习心理的提高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1
16.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A.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B. 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C. 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D. 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1
17.小学生观察品质的发展体现在A. 观察的目的性
B. 观察的精确性
C. 观察的有序性
D. 观察中的判断力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1
18.精神分析的方法具体来说包括:A. 梦的分析
B. 自由联想
C. 阐释与自我了解
D. 转移与移情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分得分:1
19.关于自我概念的表述选择正确的选项A.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
B. 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C. 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D. 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20.从类型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A. 团体发展性教育
B. 团体补救性教育
C. 个别发展性教育
D. 个别补救性教育
正确答案: 满分:2分得分:1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12V 1.
从类型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团体发展性教育、团体补救性教育、个别发展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四种基本类型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2.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人际关系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3.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一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二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三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四思维缺乏批判性;五思维缺乏灵活性。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4.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5.
暴露疗法是指循序渐进地,有系统地把那些由于不良条件反射(即学习)而形成的、强弱不同的焦虑反应,由弱到强一个一个地予以消除,最后把最强烈的焦虑反应(即我们所要治疗的靶行为)也予以消除。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6.自信包含以下内涵:一自我认识;二自我接受;三自我价值;四体现为一种习惯化的行为方式。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7.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一有意想象增强;二想象更富于现实性;三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8.小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培养通过四个途径:一倾听别人的评价;二自我反省与体验;三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四自信心的培养。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9.小品表演是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0
10.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点应是面向现在的;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三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多层面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转载请注明奥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