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3-13 18:55:05

组织理论

一、组织的含义
(1)动态的含义
巴纳德认为:组织不是集团,而是相互协作的关系,是人们相互作用的系统。作为一个过程,组织是在一
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向各个成员分配工作,统一各种行为的动态活动。
从动态的观念看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这主要是指组织工作是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并使组织发挥作用、 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具体步骤所构成的:首先,必须明确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各种活动,并对之进行分类,这关系到组织中的职位或岗位设计问题;第二,是将组织所必需的各种活动进行组合,以形成可以管理的部门或单位,对组织活动和组合方式的不同分类,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类型;第三,就是将各部门或单位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个管理者,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职权配置;然后就要为组织中的职位配置适当的人员,这就是管理中的人员配备工作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后,组织工作还必须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合,使组织成为一个精干高效的有机整体。
(2)静态的含义
静态的组织含义,是指从组织结构上来讲,组织是把动态活动中有效合作的相互关系相对静止而形成的静态模式。
二、企业组织的任务
建立有效率的经营机制,包括建立所有者机构、高层领导机构,完成生产、销售等任务的职能机构,即解决实体的问题,以及规定产权关系、领导关系、指挥关系、横向协作关系,解决"制"的问题。
三、组织的地位
企业组织一方面影响诸项管理职能的正常实施,另一方面,又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率和成本。企业组织是企业活力及其经营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没有组织就没有管理,正如没有管理就没有组织一样,管理的其他职能,包括计划、激励、协调、控制的有效性必须以健全的组织为基础。例如:企业没有高效的信息管理机构和决策系统,就无法制定出正确的计划。
四、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古典企业组织理论
强调以工作需要为中心,以努力完成工作为唯一目标。主要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穆尼。主要观点:
1、绝对的权力:权力的来源主要是考虑工作的需要,而行使权力的方法则是强迫人们绝对的服从。
2、高度集中的决策权:决策权高度集中于高层领导手中。
3、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它通过十分明确的上下级关系构成了命令链。
4、严格的教条式监管:各级管理人员都是命令链的一部分,他们的任务是传达命令,并严格地监督下级
执行命令。
5、限制个人发展:组织成员应忠于组织的目标,忍耐克己,最大限度压抑个人发展的欲望。
总结:古典组织理论,把组织规定为以工作为中心的权力主义权威性组织,不顾员工的心理需求,被称为"无视人的组织"。
(二)新古典企业组织理论
强调以人为中心,组织目标通过每个成员的参与来实现,人际关系是维系组织完整的重要支柱。主要代表人物:梅奥、麦格雷格、马斯洛、卢因、巴纳德等,主要观点:
1、权力来自接受:并不是来自"权利"和"权势",权力的根本基础在于下级的理解、赞成、拥护和力
所能及。
2、推行参与决策:决策权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分散,使组织成员能更广泛地来参与决策和目标的制定。
3、双向沟通的组织结构:应增加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双向沟通和组织成员之间的平行沟通,使组织真正成
为一个"群体"。
4、活泼的协调式监管:用"接受"来代替"权利"、用"说服和参与"来代替"权势",管理人员应注
视"群体"职能的发挥和组织活动的进程,并着力协助解决所遇到问题和协调相互关系。
5、鼓励个人发展:通过自我控制、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激励使他们作出最大的贡献。
(三)现代组织理论(权变组织理论)
核心:把组织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组织的结构和职能必须以组织所处的外部和内部许多环境情况因素为基础,并依基础的不同而不同。主要代表人物:德鲁克、西蒙等。影响组织权变的因素主要有:
1、组织规模:组织结构是否规范,组织规模的扩大、工作地点的分散、工作内容的不同、工作人数的众
多都会影响组织的控制和协调。
2、经营战略:不同组织的目标和战略,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模式。
3、经营多样化
4、成员特性:一般来说,凡是不希望参与和不依赖别人鼓励,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人,喜欢比较正规
的结构和激励模式;凡是希望相互参与和依赖相互鼓励的人,则比较喜欢参与性的结构和比较轻松活泼的非正式的激励模式。
5、目标一致性:当组织目标和个人一致时,强调参与性是适宜的,但当不一致时,则更多地依靠外部控
制和正式结构来保证适当的控制。
6、系统状态:当组织的系统状态正常和稳定时,则可以较多地采用参与性的组织模式,反之,则应强调
正式的结构体系和严格的指导过程,以纠正和挽救不佳的状态。
7、决策层次:不同类型决策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8、环境稳定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组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