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决策的构成要素有:决策者;决策目标;自然状态;备选方案;决策后果;决策准则。
1、主体: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组织中的个人;
2、要解决问题:活动的选择,也可是这种活动的调整;
3、选择调整的对象:方向、内容和方式;
4、时限:可为未来较长时期,也可为某较短时段。
二、决策的原则及特点
1、决策的原则
(1)社会性:企业的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利益,决策时牢记社会整体利益。
(2)效益性:选择最佳方案时,经济效益的好坏是一条重要的选择方案的标准。
(3)满意性:人们在决策时,希望决策实施能带来"最优结果"。但实际上最优方案往往是不存在的。
因此西蒙提出决策的"满意"原则
(4)适应性:也就是决策的弹性,即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变化有适应能力。
(5)民主性:也就是决策的群众性,一项决策要减少失误,获得成功,重要的一条是在决策之前要听取
多方面的意见。
2、决策的特点
(1)目标性:目标是未来完成任务的标志;
(2)可行性: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
(3)选择性: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
(4)满意性:选择方案的原则:选择组织活动的方案,通常根据的是满意化原则,而不是最优化原则。
最优决策要求:决策者了解与组织活动有关的全部信息。决策者能正确辨识全部信息的价值并能据此制定出没有疏漏的行动方案。决策者能够准确计算出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显然,这些条件难以具备。
因此,在决策活动中,在方案数量有限、执行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难以作出最优选择,只能根据已知的全部条件,加上人们的主观判断,作出相对满意的选择。
三、决策的过程
1、发现问题
所谓问题,是应有状况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差距。研究组织活动中存在的不平衡,要着重思考以下方面的问题;(1)组织在何时何地已经或将要发生何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对组织产生何种影响?(2)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根源是什么?(3)针对不平衡的性质,组织是否有必要改变或调整其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2、 确定目标
明确决策目标,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1)提出目标的最低何理想水平;(2)明确多元目标间的关系;(3)限定目标的正负面效果;(4)保持目标的可操作性;明确组织目标应进行哪些工作?
(1)提出目标;
(2)明确多元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主要目标与非主要目标的关系;
(3)建立目标:权衡目标执行的有利结果和不利结果,制定一个界限。
目标应当具备哪三个特征?a)可以计量;b)可以规定其期限;c)可以确定其责任者。
3、比较和选择方案
评价和比较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方案实施所需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建立和利用这些条件需要组织付出何种成本;
(2)方案实施能给组织带来何种长期和短期的利益;
(3)方案实施种可能遇到的风险及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在方案比较和选择过程中,决策者以及决策的组织者要注意处理好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a)要统筹兼顾;
b)要注意反对意见;c)要有决断的魄力。
3、 执行方案
将所决定的方案付诸实施是决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保证方案的正确执行;
(2)确保有关方案的各项内容为参与实施的人充分接受和彻底了解;
(3)运用目标管理方法把决策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执行单位和个人;
(4)建立重要工作的报告制度,以便随时了解方案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行动。
四、决策的类型
1.从决策主体来看,组织的决策可分为组织决策和个人决策。
所谓组织决策,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由组织整体或组织的某个部分作出的对组织未来一定时期内活 动的选择和调整。组织决策是在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
个人决策是指个人在参与组织活动中的各种决策。
相同点:都要着眼于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区分点:组织决策从决策行为目的来看,它是为了组织的决策, 即便这时的决策只是由组织中的某一或某些个人做出。
2.从决策的对象和涉及的时限来看,组织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划分依据:决策调整的对象和涉及的时限,区别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从调整对象看,战略决策调整组织的活动方向和内容,解决"干什么"去的问题,是根本性决策;战
术决策调整既定方向和内容下的活动方式,解决如何干的问题,是执行性决策。
(2)从涉及的时间范围来看,战略决策面对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活动,而战术决策则是具体部门在未
来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战略决策是战术决策的依据,战术决策是在其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决策的落实
(3)从作用和影响上看,战略决策的实施效果影响组织的效益和发展,战术决策。
3、从决策问题的程序来看:组织决策可分为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
程序性决策:按预先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来解决管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一般组织中,约 有 80%的决策可以成为程序性决策)。
非程序性决策:为解决不经常重复出现的、非例行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
4、从决策问题的风险来看:组织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决策者确切知道自然状态的发生,每个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各个方 案的结果的比较。
风险型决策(随机决策):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些自然状态会发生,便能知道有多少种
自然状态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不确定型决策: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也不能知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