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网院19春《古代汉语(专)》作业_1234
19春《古代汉语(专)》作业_1奥鹏作业答案可以联系QQ 761296021
1.[单选题]“謇朝谇而夕替”的“谇”的意思是( )。
A.<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4bb946fd7c1cfad6195fa7580020001\
B.争吵
C.辨别
D.分别
2.[单选题]“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出自( )。
A.桃夭
B.卷耳
C.桃夭
D.硕鼠
3.[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士”,表示“文士,读书人”的是( )。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
B.此三子,皆布衣之士
C.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D.诸侯之士门焉
4.[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烈”,表示“猛烈,激烈”的是( )。
A.一之曰觱发,二之曰栗烈
B.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 文、 武之烈
C.益烈山泽而焚之
D.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5.[单选题]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
A.词诠
B.经传释词
C.说文解字
D.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6.[单选题]“扡其衣裘,取戈剑者。”中“扡”的意思是( )。
A.控制
B.遥控
C.通“拖”,抢夺或费力取得。
D.牵
7.[单选题]“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是谁的诗句( )。
A.杜牧
B.苏轼
C.李白
D.白居易
8.[单选题]“无使滋蔓”句中“滋”的意思是( )。
A.滋生
B.滋补
C.栽种
D.增长
9.[单选题]“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稽古 奥鹏作业答案
B.代称
C.隐喻
D.引经
10.[单选题]下列词语属双声兼叠韵的是( )。
A.窈窕
B.须臾
C.辗转
D.参差
11.[多选题]下列句子中有连词的是( )。
A.不闻先王之遗言
B.生庄公及公叔段
C.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12.[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哀”字含有“同情”义项的是( )。
A.有夫人哭于墓者而哀
B.如有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C.念悲其远矣,亦哀之矣
D.哀鳏寡
13.[多选题]下列句子中,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
A.晋灵公不君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求也退,故进之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4.[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非”字,用来否定主语和谓语关系的是( )。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B.非我也,兵也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管仲非仁者与
15.[多选题]古代“青”的意义包括( )。
A.春季植物叶子的颜色
B.黑色
C.蓝色
D.紫色
16.[判断题]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出自《孟子》。
A.对
B.错
17.[判断题]“失其所与,不知”中的通假字是“知”。
A.对
B.错
18.[判断题]“其可再乎”表示感叹语气。
A.对
B.错
19.[判断题]“大叔完聚”中的“完聚”是一个词。
A.对
B.错
20.[判断题]《切韵》是隋代的语言学家陆法言根据当时著名学者讨论的情况所作的一个纪要。
A.对
B.错
21.[判断题]古韵分四等,依开口度的大小,舌位的高低分。
A.对
B.错
22.[判断题]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A.对
B.错
23.[判断题]用言语纠正君父或尊长的过失叫做谏。
A.对
B.错
24.[判断题]平仄在诗和韵文中作用是构成一种节奏。
A.对
B.错
25.[判断题]吾请为君责而归之的“归”是意动用法。
A.对
B.错
19春《古代汉语(专)》作业_2
1.[单选题]我国第一部探求词源推究事物命名由来的词典《释名》的作者是( )。
A.西汉刘向
B.西汉杨雄
C.东汉刘熙
D.东汉郑玄
2.[单选题]“不知夫公子王孙”中的“公子”最早指( )。
A.官宦人家的小儿子
B.诸侯的儿子
C.有钱人家的儿子
D.泛指成年人
3.[单选题]“东道主”这一名称最早出自( )。
A.《郑伯克段于鄢》
B.《齐桓公伐楚》
C.《宫之奇谏假道》
D.《烛之武退秦师》
4.[单选题]一本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是( )。
A.《康熙字典》
B.《经籍籑诂》
C.《词源》
D.《经传释词》
5.[单选题]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与例句“童子(隅) 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
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6.[单选题]“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中的“亡”属于什么用法( )。
A.使动用法
B.被动用法
C.宾语前置
D.名词作状语
7.[单选题]在下列义项中,“叔”字的本义是( )。
A.用手拾
B.排行在后的
C.比父亲年少的父辈
8.[单选题]“见兔而顾犬”中的“顾”可以解释为( )。
A.兼顾
B.照顾
C.回头看
D.注意
9.[单选题]于是梁王虚上位。此句中的“虚”字的用法是什么?( )。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10.[单选题]“问其故而患之”翻译正确的是( )。
A.问(宰夫)因为什么事情被杀
B.问(宰夫)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情而忧虑
C.宰夫问是谁患了病
11.[多选题]同调异体主要表现在( )。
A.押韵上
B.平仄上
C.字数上
D.句法上
12.[多选题]下列各组全部是象形字的有( )。
A.刀、斤、马、鹿
B.木、子、月、田
C.兵、库、充、盈
D.栽、桃、种、柳
13.[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色”,表示“脸色”的是( )。
A.五气五色
B.其色必寿
C.形体色理以目异
D.载色载笑
14.[多选题]“缘”的意项有( )。
A.因缘
B.缘分
C.缘故
D.缘由
15.[多选题]下列用“而”作连词的句子,“而”在句中属于逆接的是( )。
A.美而艳
B.目不能两视而明
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D.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16.[判断题]“何爱于虞”属于宾语前置句。
A.对
B.错
17.[判断题]真正的五言诗起源于东汉的民谣,文人写的五言诗则是到西汉才出现的。
A.对
B.错
18.[判断题]中唐时的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
A.对
B.错
19.[判断题]“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中“皋”的意思是“水旁边的高地。
A.对
B.错
20.[判断题]“若为看去乱乡愁”中“若为”的意思是“哪堪”。
A.对
B.错
21.[判断题]平仄在诗和韵文中的作用是构成一种韵律,这是由汉语声调的特点所决定的。
A.对
B.错
22.[判断题]“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诗经·楚风·硕鼠》。
A.对
B.错
23.[判断题]“桃之夭夭”的“夭夭”意思是“茂盛的样子”。
A.对
B.错
24.[判断题]近体诗还可以称为今体诗或者是格律诗。
A.对
B.错
25.[判断题]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出自《论语》。
A.对
B.错
19春《古代汉语(专)》作业_3
1.[单选题]下列句中的“少”,有轻视,瞧不起之意的是( )。
A.太后之色少解
B.邻国之民不加少
C.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亦自相少
D.十五岁矣,虽少
2.[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望”,含“向远处看”之意的是( )。
A.登轼而望之
B.德高望重
C.七月既望
D.惟二月既望
3.[单选题]《诗经》第一篇是( )。
A.关雎
B.卷耳
C.桃夭
D.芣苢
4.[单选题]《诗经》中有一首讽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诗,这首诗是( )。
A.柏舟
B.墙有茨
C.氓
D.相鼠
5.[单选题]关于“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这里上下两句将凤凰和鸡对比,表现人品的不同
B.凤凰在这里不是星宿的名称,而是一种神奇的象征
C.“将”是将要的意思
D.“啾啾”指虫鸟细碎的鸣声
6.[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孰”,表示“谁,那个”的是( )。
A.孰不可忍也
B.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
C.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7.[单选题]下列哪项采用了倒装句式( )
A.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B.故国犹兵马,他乡亦故乡
C.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8.[单选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倒置
B.代称
C.引经
D.夸饰
9.[单选题]《说文解字》的部首数目是( )。
A.540
B.214
C.200
D.250
10.[单选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的通假字是_____?( )。
A.乐
B.说
C.亦
11.[多选题]下面各组汉字,全为象形字的有( )。
A.日 三 禾 止
B.竹 女 衣 册
C.牛 贝 户 斤
D.马 子 引 目
12.[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制”,不当“规定”讲的是( )。
A.制彼裳衣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C.今京不度,非制也
D.以设制度,以立田力
13.[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道”含有“道路”这个义项的是( )。
A.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B.中道而废
C.任重而道远
D.交邻国有道乎
14.[多选题]下列句子属于《诗经·卫风·氓》中的是( )。
A.氓之蚩蚩
B.抱布贸丝
C.匪来贸丝
D.来即我谋
15.[多选题]下列句子中,“若”属人称代词的是( )。
A.吾语若
B.君子哉若人
C.若弗与,则请除之
D.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16.[判断题]今体诗的“仄”指的是上、去、入三声。
A.对
B.错
17.[判断题]《诗经·静女》是描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歌。
A.对
B.错
18.[判断题]有粮者亦食句中的“食”用作动词。
A.对
B.错
19.[判断题]初唐以后,诗人按照古诗的形式写作,只要求押韵和句式大致整齐,叫做古体诗。
A.对
B.错
20.[判断题]“望洋向若而叹曰”中的“望洋”是联绵词。
A.对
B.错
21.[判断题]“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A.对
B.错
22.[判断题]古代“去”和“往”意义基本相同。
A.对
B.错
23.[判断题]“苟无岁,何以有民?”此句中的苟是一个假设连词。
A.对
B.错
24.[判断题]“三岁贯女,莫我肯劳”中的“劳”表示的意思是“慰劳”。
A.对
B.错
25.[判断题]“闻君有他心,拉杂催烧之”中的“拉杂”是意动用法。
A.对
B.错
19春《古代汉语(专)》作业_4
1.[单选题]近体诗不必对仗的是( )。
A.首联和尾联
B.首联和颔联
C.首联和颈联
D.颈联和尾联
2.[单选题]从政治思想体系来说,孟子属于(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纵横家
3.[单选题]五言平起仄收式尾联出句的平仄应该是( )。
A.仄仄仄平平
B.仄仄平平仄
C.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平
4.[单选题]“食不语,寝不言”中“言”的意思是。
A.动词,说话
B.名词,言论
C.动词,发表演讲
D.名词,话
5.[单选题]“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中“忽”的意思是( )。
A.忽然
B.渺茫
C.疏忽
D.背叛
6.[单选题]“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这句话出自谁的作品( )。
A.马致远
B.白朴
C.屈原
D.关汉卿
7.[单选题]“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选自( )。
A.《离骚》
B.《哀郢》
C.《山鬼》
D.《国殇》
8.[单选题]“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其中关于“尊”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了意动用法
B.采用了为动用法
C.采用了使动用法
D.“尊”通“遵”
9.[单选题]“庄辛去之赵”中“去”的意思是( )。
A.距离
B.除去
C.离开
D.过去的时间
10.[单选题]近体诗要求一联中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反,这种规律叫( )。
A.粘
B.对
C.拗
D.救
11.[多选题]“于”字的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它们是( )。
A.引进处所
B.引进比较的对象
C.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D.引进原因
12.[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武”,当“足迹”讲的是( )。
A.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B.履帝武敏歆
C.孔武有力
D.诚既勇兮又以武
13.[多选题]韵根据韵尾辅音可分为( )。
A.阴声韵
B.阳声韵
C.入声韵
D.去声韵
14.[多选题]《春秋三传》指的是( )。
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春秋》
15.[多选题]关于覆、複、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覆是遮盖、翻或倒
B.複是双层的衣服
C.復是回来或回去
D.三者在上古用法上有交叉想象,但后来就各有固定了
16.[判断题]“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句中“二毛”所用的修辞手法是稽古。
A.对
B.错
17.[判断题]“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正确翻译是“在我还没有跌进沟里的时候想把他托付给你”。
A.对
B.错
18.[判断题]律诗除了讲究黏对外,还要避免孤平,讲究抝救。
A.对
B.错
19.[判断题]“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中的“坚”表示“硬”的意思。
A.对
B.错
20.[判断题]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句话出自《老子》。
A.对
B.错
21.[判断题]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指示代词“者”表示提顿语气。
A.对
B.错
22.[判断题]“秦师遂东”中的“遂”是副词,意思是接着就。
A.对
B.错
23.[判断题]“振”和“震”同音,本可通用。但从字形上说,“振”是振动,“震”是雷震。
A.对
B.错
24.[判断题]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中的“尔”是“他”的意思。
A.对
B.错
25.[判断题]“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A.对
B.错
无忧答案网,附件是答案,请核对题目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