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3-13 18:29:33

战略与战略管理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自20世纪初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围绕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企业管理经 历了几次管理主题的演变,由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开始的以生产管理为中心,转变到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 的以营销管理为中心,再转变为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的以战略管理为中心。随着中国加入 WTO,企业战 略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词"Strategos",原本是指基于对战争全局的分析而作出的谋划。战略一经确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未来整体格局的发展演变起指导作用。在管理理论中,由于对战略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战略理论可以归纳为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和目标战略学派。竞争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重点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其所著《竞争战略》(1980 年)和《竞争优势》(1985 年)两书已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著作。
二、企业战略的概念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战略一词用来描述一个组织计划如何实现其目标和使命。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
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战略学家波特曾经提出过一个"10年以上周期"的时间概念,认为只有持续时间超过 10 年的战略,才是真正的战略。中国古话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对于战略来说一样适用,企业的发展不能是就现在而发展,应该是为未来而发展,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目标,不管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但它必需是至少 5-10 年,在中国目前的市场至少要 5 年。而目标不仅公是利润、销售额等"数字层面"的目标,而是必须是大胆而且成熟的战略性目标,甚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例如迪斯尼,它刚建立时的目标就是要把欢乐带给世界;而索尼在刚开创时的目标是要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去,改变西方对自己产品品质的印象;耐克刚创建时的目标也非常清楚,那就是"我要打败阿迪达斯",实际上在十年之内它真的超过了阿迪达斯,但从当时实际情况分析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战略的本质可以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运用系统论等整体思维方法,帮助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获取并确认局部或整体的竞争性成长优势的全过程。战略就是管理,战略渗透并指引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目前企业战略问题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与核心。
三、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国内外学者对战略的解释不一,但对战略管理的理解却大体一致。我们把企业战略管理定义为:战略管理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谋划的动态过程。战略管理认为,"善战者求之于事,不责于人"。企业只有抓住整体的态势领先,才可以决定经营的致胜。企业战略管理主要是指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五项相互联系的管理任务:
1、提出公司的战略展望,指明公司的未来业务和公司前进的目的地,从而为公司提出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清晰的描绘公司将竭尽全力所要进入的事业,使整个组织对一切行动又一种目标感。
2、建立目标体系,将公司的战略展望转换成公司要达到的具体业绩标准。
3、制定战略、达到期望的效果。
4、高效、有效的实施和执行选择的公司战略。
5、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采取完整性措施,参照实际的经营事实、变化的经营环境、新的思维和新的机
会,调整公司的战略展望、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公司的目标体系、公司的战略以及公司战略的执行。
四、企业战略的特点
1、全局性,经营战略具有全局性的特征。它指以企业全局为研究对象,来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规定企
业的总体行动,追求企业的总体效果。
2、长远性,指企业战略的着眼点是企业的未来而不是现在,是为了谋求企业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
3、纲领性,指经营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原则性和总体性的规定,是对企业未来的一种粗线条设计,是对企业未来成败的总体谋划,而不是纠缠于现实的细枝末节。
4、竞争性,指企业在竞争中为战胜竞争对手,迎接环境的挑战而制订的一整套行动方案。
5、风险性,指战略考虑企业的未来而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战略必然具有风险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略与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