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11-5 15:19:17

事故致因系统分析

第四讲事故致因系统分析(四)

一、人机差错致因
近些年,在研究安全问题时,人们提出了一门学科,叫做人机工程学,或者叫工效学,它研究的是人和设备、和环境之间如何来配合,于是就产生了人机环。再详细一点就是人机物料环,即人和设备、和环境、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事故的发生经常是由于人的操作错误而出现,尤其新设备到了以后事故率就高,就是因为使用不熟练,操作不习惯,人机配合出现了问题,人机之间的差错就会导致人机差错。
人机差错是由这样几个原因导致的,一个是设施的状况,环境、材料的状况如何,这种状况就使得人在操作的时候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设备本身有设计缺陷或后天的缺陷,使得人无法正确的来使用它,设备的性能达不到。比如汽车刹车不灵,性能没有达到设计性能,制造出来的性能不够,踩一下刹车以后弹不起来,这就是性能方面的问题。
环境不良,大环境不适合操作,也容易导致操作当中出问题。比如大雾情况下就不宜开车,如果要在能见度特别差的大雾天行驶,结果就容易发生连续追尾,这就是说环境使得人和机配合当中出现了问题。因为人们习惯于在能见度比较好的情况下来驾驶,结果能见度突然之间不好,适应不了,人和机之间就会出现手忙脚乱,就出现不知道应该怎样操作设备的情况。
第二是矛盾的活动,人和机之间应该协调,操作非常熟练才能得心应手,手忙脚乱就是矛盾的活动,使用一台新设备,不知道怎么用,于是手忙脚乱就会导致人机的差错。

矛盾的活动出现的原因包括:
第一是体质的条件,体质条件不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搬运重物就很容易失手砸脚,所以,人在搬重物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情况,重物超过人体重1/3时就容易出现事故。
第二种情况是匹配水平,例如在安装检修时,设备远远高出工作人员的身高,高度不匹配,如果不借助外界的设施,人就无法操作,勉强操作就可能导致事故.
第三种情况是活动预期,去从事一项工作时,自己心理想的和操作的情况差距太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期,这样也容易出现事故。
人机差错致因可用下图来表示:

图4-1 人机差错因素分析示意图
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会出现问题,因此,可以把设备的使用生命期分成三个阶段,也叫做生命期,分别是适应期、健康期、老化期。
1. 设备的适应期
投入一台新设备之后,员工对它的性能不熟悉,设备运行的状况不稳定、不平衡,这时候需要人和设备之间的磨合,设备自己内部的器件之间也需要磨合,因此这个期间故障率比较高。

2. 设备的磨合期
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经过了磨合期了,设备正式投入运行,进入有效期,在这个期间,员工也熟悉了,设备也稳定了,设备比较皮实了,这时候除了一些偶发的事故以外,很少出现故障。

3. 设备的老化期
第三个时期就是设备的老化期,设备进入老化阶段,它的各种各样的性能衰退了,局部失去平衡,需要故障修理后才能使用,使用中也更容易出现故障,因此会再出现故障、再修理、再使用,而且这个周期逐渐变得越来越短,最后直至报废。
例如汽车运行达到多少公里以外就要检车,而且公里数越大这个周期就要缩短,原因就是汽车上的设备已无法恢复它原来的功能,上路后就容易出问题。
研究原因是为了避免事故,对于一个设备,必然存在这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适应期,适应期由于不熟悉和设备性能的不稳定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进入有效期,往往很少出现问题,如果出现问题,也一般是偶发性故障,到了老化期,一定要密切的关注,根据随时的状态变化采取措施,从而保证物的安全状态,使得人在有些不安全行为出现的时候,事故不发生。

二、生产中人机差错
生产中人机差错主要包括信号失误、主体失误、环境影响三种情况。
1、信号失误
 信号维量低:声、光、色、味
 冗余度过高:杂乱,干扰
 冗余度过低:兴奋点降低

2、主体失误
 练习不足:熟能生巧
 疲劳影响
 年龄影响

3、环境影响
 温度
 湿度
 气压
 照明
 声音

{案例} …
北京2007年6月20号的,晚上6点,一个专职的司机,工作了一天以后,已经很累了,但他又去喝酒,酒后又开车,结果疲劳驾驶,开着开着就睡着了,睡着以后冲入了路侧的绿化带,结果把作业的工人给撞飞了,造成了一名工人和一名5岁的儿童当场死亡,3名工人受伤。从2009年年底到2010年4月,北京市共有1500余名醉酒司机被依法拘留。
飞行实验室的研究表明,一夜不睡眠之后,飞行员的操作能力严重降低,疲劳程度要增加237%,慌乱而不知所措的感觉增加178%,因此疲劳的影响非常大,在凌晨1点到早上9点,飞机模拟器进行的测试重发现平均有9%的飞行动作不合格,其中包括后夜,后夜是人的兴奋点的第二个低谷点,某些驾驶员的不合格率高达了16%。

三、过度负荷致因
过度负荷致因如下:

图4-2 过度负荷致因示意图
人在工作当中都是有负荷的,这个负荷超过了一定度就叫做过度负荷。过渡负荷是因人的承受能力、生物节律、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工作难度和所操作的危险程度决定,主要有三大节律,即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例如小马拉大车就会不堪重负,同样,精神状态上超过承受能力,工作的难度勉为其难,高度危险的工作等都会导致出现过度负荷。
心理负荷的曲线告诉揭示,人在工作当中,作业是有从低到高的需求,资源的供应量也是有需求的,由于作业从低到高,资源的供应量也就从低到高,但是人的资源的储备有一定极限,当达到一定的极限以后,剩余资源的供应就没有了,于是作业的绩效就要从高逐渐的降低,而过渡负荷就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
人们发现,体力节律是23天一周期,情绪节律是28天一周期,智力节律是33天一周期,这些节律从高潮期到临界日,然后到低潮期,好像正弦曲线一样不断重复,低潮期人就打不起精神,出现抑郁的心情,高潮期则是愉悦的,临界期是烦燥的,知道了这个规律,就可以在工作中认真加以对待。

自检练习2-1:
一家工厂着火了,经过调查,原因在于一名员工违反了操作条例,在车间内吸烟,所以导致火灾发生。
如果你是这家合资企业的生产经理,你要采取下列哪种方式处理此事:
A.一对一批评 □      B.开会当众批评□      C.写检查处罚□
D.开展安全工作培训□             E.完善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章程□
F.进行严厉处罚□
为什么这么做?www.ap5u.com

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发生,你认为应怎样改进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意识?
(主观题没有答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事故致因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