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1-11-3 15:12:45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
第十一讲 QC手法在解决生产问题上的应用(上)

1.层别法
某产品出了问题,如果不知道是设备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那么可以让一个人同时操作两台设备,如果有一台设备产品有问题,另外一台设备产品没问题,这时就可以判断,该产品问题不是人造成的而是设备造成的。如果让两个人操作一台设备,一个人的产品质量有问题,另一个人产品质量没问题,那我们就可以大致判断,是人的问题,这就是层别法。
表6-2层别法层别的角度
分类 层别项目
人员别 男女、老少、学历、资历、班、组、课、个人、熟练度等
时间别 早、中、晚、日期、周、月、四季、开始时、终了时等
设备别工具别 型号、制造厂、新旧、台别、机种别等
地区位置别 国内外、东西南北、上下左右、里外、走道靠窗等
原材料别 供应商、产地、等级、批号、储存时间等
条件别 温湿度、压力、转速、时间、包装方式、顺序等
测定别 测定仪、测定人、测定地区、测定方法等
制品别 品种、批号、规格、新旧等
环境别 气温、阴晴、风雨、照明、潮湿干燥等
不良项目别 各种不良现象如裂痕、破损、污点等
【案例】
某企业有中班、早班和晚班,产品不良率统计表明早班、中班不良率都比较低,晚班不良率比较高。为了证明此现象,把三班调换,用层别法得出结论:产品不良,跟人没有关系,跟时间有关系,员工晚上比较疲劳,这是主要原因。
于是该企业对员工住宿情况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夜班的宿舍尽量地安排在比较安静的地方。白天保安巡逻禁止任何人在夜班员工宿舍的外面吵闹。另外,在宿舍里面,也禁止大声喧哗、听录音机、打扑克。如果夜班员工白天不睡觉,晚上就不允许上班,白天也不给安排工作,等于被解雇了,所以夜班员工都乖乖地在白天该睡觉时睡觉,这样夜班的不良率降下来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2.查检表
表6-3   重要设备日常保养点检表
日期
项目    1 2 3 4 5 6 7 … 责任人 检查人
1 ×××
2 ×××
3 ×××
……
……
……○

□○○○
△○○○

□…×××
×××
××××××
×××
×××
【表析】
点检表是保养设备很好的工具。每一台重要的设备都准备一张点检表,确定好保养项目,比如是否漏油、是否漏气,然后每天画一个圈,每天的圈都涂黑表示每天这件工作都做了;上油的工作每三天一次,每隔三天画一个三角,如果每个三角都涂黑了,说明这件事也都做到了;第三件事情,每星期检查一次画一个框,然后上司来查每件事情是否落实了。如果设备保养表上的每一个步骤都做到位了,那么该设备的故障率就会大大地降低。
表6-4某零件不良查检表
   日期
不良项目 8/1 8/2 …… 合计
内孔粗糙 8 7 …… 29
偏心 12 11 …… 43
内厚不均 2 2 …… 7
毛边 15 13 …… 55
其他 2 2 …… 8
合计 39 35 …… 142
检查数 307 328 …… 1075
不良率 13 11 …… 13.2
【表析】
点检表另一种形式:比如对某一种零件的不良项目进行记录,并区分哪一种不良更多一点,比如不良项目最多的毛边或偏心,就要针对这两项问题采取措施。这就是用查检表进行不良统计。
3.柏拉图
步骤一: 将表6-4查检表之数据相加,求出合计并记录于该查检表合计栏上。
步骤二:制作统计表如表6-5:
表6-5累计不良率和累计影响度统计
不良项目 不良数 不良率 累计不良率 影响度 累计影响度
毛边 55 5.11 5.11 38.7 38.7
偏心 43 4.00 9.11 30.3 69
内孔粗糙 29 2.70 11.81 20.4 89.4
内厚不均 7 0.65 12.46 5.0 94.4
其他 8 0.74 13.2 5.6 100
合计 142 13.2   
【表析】
不良率都是从表6-4算出来的。累计不良率的算法:比如用5.11加4.00就等于9.11,就是毛边跟偏心,两个的累计不良率是9.11,再用9.11加2.70等于11.81。然后再用11.81加0.65,再加0.74等于13.2,这个13.2跟下面合计出的13.2一定要相等的,如果不相等就是计算有误,需要重算。
计算影响度的方法:比如计算毛边的影响度就是毛边不良数占总不良数的百分比,所以用55除以142就等于38.7%。累计影响度的算法与累计不良率是一样的。38.7加30.3等于69,再加20.4等于89.4,再加5.0,等于94.4,再加5.6等于100,这算出来一定是100,否则就是算错了。这就是用查检表算出柏拉图的数据。
步骤三:得出数据后作图如图6-1:

图6-1产品不良率和累计影响度柏拉图
【图解】
获得数据就可以做柏拉图了,把五个不良的项目等距离地做一个混坐标,高度用表格上面的累计不良率跟累计影响度来标,第一个是毛边,其不良率为5.11,所以第一个框的高度是5.11;第二个是偏心,其不良率为4.0,所以第二个框高度是4.0,第三个第四个依次类推;累计影响度前三项加起来的影响度就达到了89.4,所以这三项不良,按照2/8原则,是不良主要原因,这就是柏拉图。
4.鱼骨图或要因分析图

图6-2鱼骨图要因分析
【图解】
对影响度大的情况作分析就要做鱼骨图,也叫做特性要因图。第一步,将一个问题写在方框中间,如图6-2;第二步,在中间画一根箭头即鱼脊梁;第三步,画上几根中骨头,中骨头就用层别法(4M:人员、材料、方法、设备,也可以用其他方法);第四步,每一个中骨头再画小骨头,外观不良是因为人员没有遵守标准,再用一根小骨头代表拿取不良;另外,赶产量、未训练、技术差,这些都是人员方面造成外观不良的原因。材料、方法、设备,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把所有的问题都描述出来。鱼骨图最好结合头脑风暴法,以避免问题漏掉。

图6-3特性要因图
【图解】
分析交货延迟的鱼骨图从金额、人、制造、物品、交货等五个方面考虑。从金额看,利润比较低,运输成本比较高;从人的角度看,订货情报掌握不确切,没有交货意识。特性要因图是用来找原因的,要确定要因,所以做特性要因图时把所想到的原因都写出来,全部标在上面,然后再逐一讨论哪个原因是重要原因,最后把重要原因用椭圆圈出来,这就是特性要因图,如图6-3所示。
【自检6-1】
请在实际工作中找出某一问题自制鱼骨图分析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鱼骨图分析出来的重要原因越少越好,且鱼骨图法最好是多个人一起分析。
5.推移图
推移图是描述不良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图,把描述每天不良率的点用直线连起来形成折线,就是不良率随着时间推移的推移图,如图6-4所示。推移图不断下降的时候,说明产品的质量控制得很好,员工就会有一种荣誉感;当推移图在上升的时候,大家就会有危机感。

图6-4推移图
【图解】
该图描述产品不良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变化,图中显示产品不良率虽然有高低起伏的波动,但总体上是越来越低的。
第十二讲QC手法在解决生产问题上的应用(下)
QC手法解决生产问题案例分析
1.选题:电脑线外观不良的改善
Æ 研究理由
客户对电脑线的不良率要求非常苛刻,而电脑线外观不良率占电脑线总不良率的80%以上。由此而引起客户抱怨和退货的案子时有发生。
Æ 改善目标
将电脑线外观不良率从2.68%降到0.68%。
Æ 绘制查检表
查检表的内容包括:
① 查检人:李庆远;
② 查检时间:1998年10月8日至10月17日,每天下午15时至17时;
③ 查检周期:一天一次;
④ 查检方法:抽查;
⑤ 查检数:1000条/天;
⑥ 记录方式:阿拉伯数字;
⑦ 判定方式:
尺寸不良:电脑线长度不在允许范围;
表面不良:由于缩水造成的凹面;
SR露铜丝:接头与线材接口露铜丝;
开口:接头该吻合处出现裂缝;
碰伤:表面出现划痕。
2.步骤
Æ 柏拉图分析
依据以上五项判定方式把查检表做成柏拉图来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如图6-5:

图6-5电脑线外观不良柏拉图
【结论】
① 据图分析,累计A、B两项的影响度为78.4%;
② 因此要针对A、B两项做要因分析,再下对策。
Æ 用鱼骨图分析电脑线外观不良的原因

图6-6电脑线尺寸不良原因分析

图6-7电脑线表面不良原因分析
【图解】
电脑线尺寸和表面不良,有机器方面的原因,比如由于裁线机保养不足,排气孔错位或压力不稳等;也可能是人的因素造成,如组长督导不周,不负责任,或新手技术培训不够;还有可能是方法错误造成,应力求全面考虑。
Æ 下对策
表6-6对策提出与实施


项 要因
细分 对策
提出 检讨 提案人
   效
果 费
用 可

性 期
间 得
分 顺
位试行
日期 负


A


线



良 A1标准不明确 A1-1制定明确的标准5 5 5 5 20 1 罗文 11/2~11/8 李


A2标准未修订A2-1对标准做不断的修订3 3 5 3 14 4 崔晓刚 11/23~11/29
A3员工不按标准执行A3-1实施教育训练 5 3 5 5 18 3 向晖 11/16~11/22
A4裁线机调整不够 A4-1实施教育训练5 5 5 3 18 3 罗文 11/16~11/22
A4-1对裁线机进行点检调整5 3 5 5 18 2 崔晓刚 11/9~11/15
B


线



良 B1成型机二次压过小B1-1将二次压从15调至205 5 5 5 20 1 向晖 11/2~11/8
B2未用冷却水B2-1安装冷却水管 5 5 5 3 18 1 吉友年 11/2~11/8
【表析】
通过鱼骨图把产品不良要因分析出来,接下来的工作是想对策,需要制定对策实施的表格。首先不良项目有两个,一个是A,一个是B;要因细分为A1、A2、A3、A4,B1、B2,每一个要因,都要有一个对策,比如针对标准不明确,就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检讨是根据效果、费用、可行性、时间来打分,如果认为很重要、很可行、费用很低,就打5分;觉得不好,就给1分。负责制定标准者是罗文,制定的时间必须在11月2号至8号。第二,标准没有修订,就要对标准做不断的修订。另外员工不按标准执行,要对其进行教育训练,也由一个人负责。这样每一个要因,都有一个对策,都有一个执行人,而且有确定的时间。
Æ 推移图比较得出改善效果

图6-8推移图比较(改善前后)
【图解】
改善的效果可以用推移图来比较,包括三个阶段:改善前、改善中和改善后。改善的效果从改善前的2.68,变成了改善后的0.50,效果非常显著。所以推移图可以通过改善前后的比较用来表示改善的效果。作此图应注意数据的真实性。
Æ 标准化
效果确认之后就应该把各项判定方式标准化:第一,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制定电脑线尺寸执行标准;第二,加强员工的品质教育训练,延长每月培训时间并修订原来的教育训练制度;第三,增加设备检查的频率;第四,调整操作规程。把以上四项标准化之后,成果就巩固下来了。如表6-7:
表6-7标准化
原订标准 新订或修订标准 修订 制订
无标准 制订《电脑线尺寸执行标准》√
员工QC教育训练2小时/月 员工QC教育训练12小时/月 √
设备点检标准裁线机点检:1次/周 设备点检标准:裁线机点检1次/天 √
押出操作规程:二次压15(a) 押出操作规程:二次压20(a)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