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1-11-3 15:10:31

如何发现问题

第二讲如何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发现问题
1.发现问题的正确态度
发现、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态度。米卢说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也是同样,首先要具有发现问题的正确态度,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发现问题的正确态度:生产持续改善从发现问题开始,既要充分发挥问题的向导作用,敢于接触、发现问题,也要使发现问题的总量在资源能够处理的范围之内,要充分发挥问题的向导作用,使之成为“蕴藏宝藏的山”和“好东西”,就是必须首先保持上述两者的平衡。
2.不能发现问题的因素
Æ 认为问题是麻烦,谁有问题就处罚谁,所以谁也不去发现问题;
Æ 因为缺乏制度约束和方法指导,对问题比较迷茫,不知道从哪一个方面、用什么方法发现问题;
Æ 岗位职责不十分明确,不知道自己必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Æ 责任关系不具体、不科学,致使感觉有问题时,不知道怎样、向什么人、怎样汇报或者谋求帮助和指导;
Æ 对管理者没有明确的发现问题的责任要求,导致制度化发现问题的目标无法实现。
3.产品不良及制品变异的原因
产品不良及制品变异的原因如图1-2所示:

图1-2不良的来源及变异
(二)解决问题
1.走动管理
走动管理就是到工作现场去,在工作现场来回走动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方式。走动管理要遵循三现主义:现时、现场(地)、现物(象)。当事情发生时立即(现时)去现场,看现物(象)。工厂的现场管理一定是走动管理。
走动管理的好处有三个:
Æ 第一是及时发现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防止救火性问题发生;
Æ 第二是有助于生产管理人员提高对产品的熟悉程度;
Æ 第三是提高员工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激励员工。
2.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包括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
Æ 事前管理:通过预测、预知、计划及标准化等,预防问题的发生;
Æ 事中管理:通过监督控制,防止问题的发生;
Æ 事后管理:问题发生后实施处理。
这三种管理中,管理者应更注重事中管理和事前管理,否则就会造成管理忙乱无序,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对工作进行计划和安排;同时生产管理干部也要随时调整自己,以愉快的情绪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表1-1不同层面管理之间的关系
管理类别 要点 说 明
1 事前管理
未然防止 未然防止
预测、预知
2 事中管理
业务改善 再发防止
早期发现、早期改善 通过消除引发问题的原因,求得问题的有效解决
3 事后管理
问题对策 不良防止
早期发现、早期处置 及时发现问题或异常,及时实施处置,解决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