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2019年1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第3套
2019年1月考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1.[单选题]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通过了()
A. 《华盛顿公约》
B. 《拉姆萨尔公约》
C. 《生物多样性公约》
D. 《世界遗产公约》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
A. 酸雨
B. 酸沉降
C. 酸雾
D. 酸霾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维持健康生态系统,达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生态保护的()目标
A. 最终
B. 具体
C. 共同
D. 最初
正确答案:——A——
4.[单选题]下面哪个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
A. 森林
B. 草原
C. 淡水
D. 荒漠
正确答案:————
5.[单选题]每年()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A. 6月17日
B. 6月5日
C. 9月23日
D. 6月16日
正确答案:————
6.[单选题]在正常情况下,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之间保持(),使人类得以正常生长和发育
A. 动态平衡
B. 静态平衡
C. 持续波动
D. 一一对应
正确答案:————
7.[单选题]碳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占生物总质量约()
A. 5%
B. 15%
C. 25%
D. 35%
正确答案:————
8.[单选题]生产者为第()营养级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正确答案:————
9.[单选题]生物圈中主要元素的()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A. 作用
B. 循环
C. 转换
D. 流动
正确答案:————
10.[单选题]哪些是气候变暖的证据()
A. 明显变厚
B. 冰川后退
C. 海平面下降
D. 大洋热量减少
正确答案:————
11.[单选题]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是在()中提出的
A. 《巴黎协议》
B. 《巴黎条约》
C. 《京都议定书》
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正确答案:————
12.[单选题]水俣事件发生在哪个国家()
A. 中国
B. 美国
C. 日本
D. 韩国
正确答案:————
13.[单选题]下面哪个不是按污染来源划分的环境污染()
A. 生活污染
B. 农业污染
C. 交通污染
D. 水污染
正确答案:————
14.[单选题]1989年9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同年12月10日该公约对中国生效。
A. 《巴黎协议》
B. 《维也纳公约》
C. 《京都议定书》
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正确答案:————
15.[单选题]雷切尔·卡逊在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的科普著作()
A. 《地球家园》
B. 《老人与海》
C. 《摇篮到摇篮》
D. 《寂静的春天》
正确答案:————
16.[单选题]发达国家CFCs的生产和消费在()年完全淘汰
A. 1996
B. 1999
C. 2005
D. 2010
正确答案:————
17.[单选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
A. 100
B. 200
C. 220
D. 180
正确答案:————
18.[单选题]()是研究一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几种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A. 个体生态学
B. 族群生态学
C. 群落生态学
D. 种群生态学
正确答案:————
19.[单选题]()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A. 荒漠化
B. 干旱化
C. 土地污染
D. 土壤破坏
正确答案:————
20.[单选题]()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A. 植物学
B. 动物学
C. 生态学
D. 微生物学
正确答案:————
21.[单选题]2001年5月23日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署了旨在严格禁止或限制使用()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A. 11
B. 12
C. 13
D. 14
正确答案:————
22.[单选题]()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体现,两者战略的目标一致
A. 循环经济
B. 自然经济
C. 市场经济
D. 传统经济
正确答案:————
23.[单选题]下面那个不属于我国的八大沙漠之一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撒哈拉沙漠
C. 巴丹吉林沙漠
D. 库姆塔格沙漠
正确答案:————
24.[单选题]减少不利因素、进行无害化处理、加速生态恢复进程属于生态保护对策中的()
A. 工程治理
B. 生物治理
C. 生态系统的整合
D. 加强开发
正确答案:————
25.[单选题]仅是一个框架协议,没有具体的减排目标的协议是()
A. 《京都议定书》
B.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 《哥本哈根协议》
D. 《联合国宣言》
正确答案:————
26.[单选题]下面哪个活动不会造成酸雨()
A. 火山爆发
B. 焚烧垃圾
C. 植树
D. 烧煤
正确答案:————
27.[单选题]下面那个行为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A. 过度砍伐
B. 过度放牧
C. 植树
D. 外来物质入侵
正确答案:————
28.[单选题]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
A. 承载能力
B. 恢复能力
C. 破坏能力
D. 稳定能力
正确答案:————
29.[单选题]()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A.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B. 《京都议定书》
C.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 《联合国宣言》
正确答案:————
30.[单选题]1972年以D.梅多斯为首研究小组向该俱乐部提交了第一份研究报告——()
A. 《增长的极限》
B. 《老人与海》
C. 《摇篮到摇篮》
D. 《寂静的春天》
正确答案:————
31.[单选题]形成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的主要成份是()
A. 水
B. 氮
C. 碳
D. 氧
正确答案:————
32.[单选题]在里约热内卢会议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的指导原则的文件是()
A.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B.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 《生物多样性公约》
D.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正确答案:————
33.[单选题]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不包括()
A. 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经济立法
B. 完善环境与资源法律
C. 加强与国际环境公约相配套的国内立法
D. 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价格体制
正确答案:————
34.[单选题]()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A. 《巴黎协议》
B. 《巴黎条约》
C. 《京都议定书》
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正确答案:————
35.[单选题]荒漠化是一个()问题
A. 个人
B. 全球性
C. 国家的
D. 地域性
正确答案:————
36.[多选题]POPs往往具有()特性
A. 高亲油性
B. 高憎油性
C. 高憎水性
D. 高疏水性
正确答案:————
37.[多选题]酸雨的控制主要表现在那些地方?
A. 原煤脱硫技术
B. 优先使用低硫燃料
C. 改进燃煤技术
D. 烟气脱硫
正确答案:————
38.[多选题]环境问题包括()等
A. 污染问题
B. 生态问题
C. 资源问题
D. 艺术问题
正确答案:————
39.[多选题]马斯河谷事件中主要污染物是()
A. 汞污染水
B. 有害气体
C. 煤烟粉尘
D. 镉污染土壤
正确答案:————
40.[多选题]我国河流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
A. 化学需氧量
B. 五日生化需氧量
C. 总磷
D. 浊度
正确答案:————
41.[多选题]四日事件主要是由于工厂排放含()的废气引起
A. 二氧化硫
B. 金属粉尘
C. 甲烷
D. 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
42.[多选题]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
A. 自然原因
B. 人为原因
C. 内部原因
D. 历史原因
正确答案:————
43.[多选题]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与行动包括()
A.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B. 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
C. 机动车污染防治
D. 重污染天气应对
正确答案:————
44.[多选题]荒漠化大致表现是由哪几类作用引起的()
A. 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C. 物理和化学作用
D. 工矿开发
正确答案:————
45.[多选题]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危害有()
A. 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
B. 使生物物种发生改变
C. 使物质消失
D. 信息系统的破坏
正确答案:————
46.[多选题]我国湖泊(水库)主要污染指标为()
A. 总磷
B. 化学需氧量
C. 高锰酸盐指数
D. 五日生化需氧量
正确答案:————
47.[多选题]物种之间的关系包括()
A. 竞争关系
B. 共生关系
C. 亲缘关系
D. 遗传关系
正确答案:————
48.[多选题]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
A. 自然因素
B. 语言因素
C. 人为因素
D. 文字因素
正确答案:————
49.[多选题]促使环境保护思想形成的原因包括()
A. 生产力因素
B. 地球观的发展
C. 人口因素
D. 宇宙的开发
正确答案:————
50.[多选题]随着()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的出现,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
A. 粮食
B. 人口
C. 能源
D. 环境
正确答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