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 发表于 2018-12-12 12:28:30

(0398)《心理学》 复习资料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课程名称:(0398)《心理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道题2.0分,共24.0分)
1.
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的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的心理学流派是()。
A.精神分析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行为心理学   
2.
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多重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趋避冲突   
3.
人的认知过程和情绪过程统称为()。
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个性   
D.心理动力   
4.
强调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情绪理论被称为(    )。
A.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B.伊扎德情绪理论   
C.坎农—巴德学说   
D.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   
5.
智力是()的总和。
A.一般能力   
B.思维能力   
C.观察能力   
D.特殊能力   
6.
“去年冬天家乡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是什么记忆( )。
A.外显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内隐记忆   
7.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意志   
8.
我们说天上的云说象一只狗,这体现了知觉的()。
A.理解性   
B.对象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9.
瑞文测验是()测验。
A.能力   
B.智力   
C.人格   
D.性格   
10.
人们需要朋友、爱人或孩子,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间有深厚的关系等,这属于()。
A.归属和爱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1.
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强调在问题解决中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下列不属于智力三元论成分的是()。
A.情境智力   
B.经验智力   
C.成分智力   
D.执行智力   
12.
与盲目性、易受暗示性相反的品质是(   )。
A.果断性   
B.坚韧性   
C.自觉性   
D.自制力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3.0分,共18.0分)
1.
引起动机的条件有()。
A.兴趣
B.需要
C.诱因
D.信念
2.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 )。
A.速度
B.灵活性
C.强度
D.稳定性
3.
“一题多解”是要培养学生的(   )。
A.发散思维
B.求异思维
C.逻辑思维
D.辐合思维
4.
对事物的知觉是()。
A.不同的人是不同的
B.感觉的相加
C.受人以往知识经验影响的
D.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5.
遗忘是指(    )。
A.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
B.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
C.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6.
关于埃里克森八阶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同一性,避免同一性混乱
B.学前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内疚感
C.婴儿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克服不安全感
D.小学阶段是体验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三、
判断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道题2.0分,共18.0分)
1.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三类: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对         
错      
2.
知觉具有对象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基本特征。
对         
错      
3.
依恋可分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不安全-抵抗性依恋和无组织依恋。
对         
错      
4.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讲的是工作效率与动机强度的关系。
对         
错      
5.
心理学家通常把有50%的次数被察觉到的那个刺激值规定为绝对阈限。
对         
错      
6.
去个性化一直被看作群众暴动的首要原因。
对         
错      
7.
知、情、意,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         
错      
8.
视觉后像的作用使我们把断续的刺激融合知觉为一个整体连续刺激。
对         
错      
9.
总是从自己的观点看世界,不能从别人的观点知觉事物。这种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一般出现在2-7岁。
对         
错      
四、
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2.0分,共24.0分)
1.
简述常见的情绪状态。
答:(1)情调是一种伴随感觉而产生的情绪状态 (2)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它不具特定的对象性,是健康的晴雨表。
(3)激情是一种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由强烈的愿望和明显的刺激引起。
(4)应激式指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2.
什么是记忆术?常用的记忆术有哪些?
答:任何牢记材料或改善记忆的技术均可称为记忆术。可分为: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心象法
五、
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16.0分,共16.0分)
1.
气质的心理特征。
答:
气质由许多心理活动的特性交织而成,这也是测量气质的指标。主要包括六种心理特性:
(一)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正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谨小慎微,对丫头、仆妇的言谈举止处处上心,唯恐自己踏错了一步。这就是感受性比较强,比较敏感的表现。
(二)耐受性
耐受性是指人在经受外界刺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三)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在知识竞答比赛中,能够获得优胜的人,往往是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人,能够最快抢到答题的机会,这就体现了气质的灵敏性。
(四)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人根据外界事物变化的情况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灵活程度。社会的选择性由气质由胆汁质或抑郁质,向多血质与粘液质演变。
(五)情绪兴奋性
情绪兴奋性是指以不同的速度对微弱刺激产生情绪反应的特性。就像《水浒传》中鲁智深对于不平之事,能够毫不犹豫出手相助,对于小的刺激也会产生比较快的情绪反应。
(六)向性
向性是指心理活动、言语与行为动作反应是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的特性,向性可以分为外倾性和内倾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398)《心理学》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