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1秋《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 渐进主义理论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满分:2)
A. 大卫?伊斯顿
B. 戴伊
C. 汤姆逊
D. 林布隆
2. 采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消除公共政策终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是() (满分:2)
A. 公共政策合并
B. 公共政策分解
C. 公共政策缩减
D. 公共政策废止
3. 马尔科夫预测法属于() (满分:2)
A. 系统分析方法
B. 定性分析方法
C. 确定型分析技术
D. 随机分析技术
4. 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一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尤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的是( ) (满分:2)
A. 巴雷特和富奇
B. 德洛尔
C. 拉斯韦尔
D. 琼斯
5. 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 (满分:2)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6.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满分:2)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7. 提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的理论模型是() (满分:2)
A. 系统模型
B. 过程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制度理论模型
8. “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途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求政策的( ) (满分:2)
A. 规范性
B. 透明性
C. 严肃性
D. 明晰性
9. “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指的是() (满分:2)
A. 基本政策
B. 具体政策
C. 经济政策
D. 元政策
10. 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 (满分:2)
A. 系统理论模型
B. 精英理论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渐进主义模型
11.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 ) (满分:2)
A. 元政策
B. 基本政策
C. 具体政策
D. 实质性政策
12. 对政策方案进行平等讨论,决策者与非决策者都充分发表意见,经过上下左右沟通之后,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根据,批准政策方案。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满分:2)
A. 禀议制
B. 合议制
C. 禀议合议结合制
D. 分权制
13. 政策方案在向上层层禀报的过程中,在一定层次上有可能根据需要进行合议审批,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满分:2)
A. 禀议制
B. 合议制
C. 禀议合议结合制
D. 分权制
14. 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满分:2)
A. 利益集团
B. 公民
C. 大众传播媒介
D. 思想库
15. 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 (满分:2)
A. 拉斯韦尔
B. 托马斯?戴伊
C. 伍启元
D. 德洛尔
16. 力求解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满分:2)
A. 行为研究
B. 价值研究
C. 规范研究
D. 可行性研究
17. 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 (满分:2)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监控
D. 政策终结
18. 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 (满分:2)
A. 中国共产党
B. 司法机关
C. 行政机关
D. 人民代表大会
19.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满分:2)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20. 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 (满分:2)
A. 功能的终结
B. 组织的终结
C. 政策本身的终结
D. 计划的终结
二、多选题:
1. 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人员主要有() (满分:2)
A. 政策受益者
B. 政策受害者
C. 政策制定者
D. 政策执行者
2. 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满分:2)
A. 利益因素
B. 习惯
C. 认知
D. 社会团体
3. 政策监控的作用主要有( ) (满分:2)
A. 保证政策的合法化
B. 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
C. 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D. 促使政策终结
4. 公共政策终结的内容包括() (满分:2)
A. 权力与责任的终结
B. 功能的终结和组织的终结
C. 公共政策本身的终结
D. 计划的终结
5. 中国共产党政策监控的主要方式有() (满分:2)
A. 党纪监督
B. 行政监督
C. 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实施政策监控
D. 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政策监控
6. 在公共政策分析活动中,随机分析方法和技术一般应用于() (满分:2)
A. 确定型政策分析
B. 不确定型政策分析
C. 政策的定性分析
D. 风险型政策分析
7.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的明显特征是( ) (满分:2)
A.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B. 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C. 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D. 公共政策的调和性
8. 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 (满分:2)
A. 整体性
B. 阶段性
C. 综合性
D. 最优化
9. 政策问题的特征有() (满分:2)
A. 相互依存性
B. 主观性
C. 人为性
D. 动态性
10. 政治和法治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体现在() (满分:2)
A.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政治性质
B.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C. 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
D. 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
11. 在政策问题认定中比较常见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满分:2)
A. 原因分析法
B. 对比分析法
C. 边界分析法
D. 德尔菲法
12. 当涉及公共政策的功能作用时,可将公共政策分为() (满分:2)
A. 分配性政策
B. 调节性政策
C. 自我调节性政策
D. 再分配性政策
13. 政策执行后对客体所产生的影响或结果进行的评估。这一评估是指() (满分:2)
A. 效果评估
B. 效率评估
C. 执行评估
D. 事后评估
14. 下列机构和组织中属于思想库的有() (满分:2)
A. 联想集团
B. 兰德公司
C. 肯尼迪政府学院
D. 野村研究所
15. 政策分析学者提出的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 (满分:2)
A. 常规变化模式
B. 非常规变化模式
C. 反常模式
D. 范式转换或中断—平衡模式
16. 现代博弈论诞生在1949年,以《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问世为标志,其作者是() (满分:2)
A. 库恩
B. 诺伊曼
C. 拉斯韦尔
D. 摩根斯坦
17. 按照政策监控的内容,政策监控可以分为() (满分:2)
A. 目标监控
B. 关键点监控
C. 自我监控
D. 逐级监控
18. 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有( ) (满分:2)
A. 评估主体
B. 评估客体
C. 评估标准
D. 评估方法
19. “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持这一类似观点的学者有() (满分:2)
A. 拉斯韦尔
B. 德洛尔
C. 卡尔?弗雷德里希
D. 勒纳
20. 政策执行过程通常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它包括以下( ) (满分:2)
A. 政策宣传
B. 政策分解
C. 政策实验
D. 全面实施
三、判断题:
1. 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团体理论模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 判断政策价值的基本手段是政策评估(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 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利益集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 在“公共政策”内涵的理解上,曾任联合国公共行政处处长的伍启元先生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对公私行动的指引,是规范民众行动的指南(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 决策树法属于系统分析方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 通过对政府的人事任免权、不信任投票来控制公共政策的监控组织是政党系统(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 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功能的终结(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 通过将自己的成员列入各级政府机关及政府各部门中以影响政策实施的组织机构是利益集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 政策执行行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拉斯韦尔(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 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托马斯戴伊(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福师《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力求回答“因为什么”、“为了谁’、“为了什么目的”、“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满分:2)
A. 行为研究
B. 价值研究
C. 规范研究
D. 可行性研究
2. “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途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求政策的( ) (满分:2)
A. 规范性
B. 透明性
C. 严肃性
D. 明晰性
3. 采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消除公共政策终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是() (满分:2)
A. 公共政策合并
B. 公共政策分解
C. 公共政策缩减
D. 公共政策废止
4. 判断政策价值的基本手段是() (满分:2)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评估
D. 政策终结
5. “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指的是() (满分:2)
A. 基本政策
B. 具体政策
C. 经济政策
D. 元政策
6. 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的模型是() (满分:2)
A. 系统模型
B. 过程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制度理论模型
7. 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 (满分:2)
A. 功能的终结
B. 组织的终结
C. 政策本身的终结
D. 计划的终结
8.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满分:2)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9. 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 (满分:2)
A. 拉斯韦尔
B. 托马斯?戴伊
C. 伍启元
D. 德洛尔
10. 效率评估是指() (满分:2)
A. 政策成本与政策效能进行衡量的关系
B. 政策收益与政策效能进行衡量的关系
C. 政策成本与政策收益进行衡量的关系
D. 政策效果与理想效果进行衡量的关系
11. 监控的根本目的是() (满分:2)
A. 纠正系统偏差
B. 保障系统目标的实现
C. 实现政策的合法化
D. 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
12. 政策规划的核心环节是() (满分:2)
A. 目标确立
B. 政策方案设计
C. 后果预评估
D. 方案抉择
13.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满分:2)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14. 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满分:2)
A. 政策制定过程
B. 政策执行效果
C. 政策评估标准
D. 政策监控程序
15. 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 (满分:2)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监控
D. 政策终结
16. 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 (满分:2)
A. 德洛尔
B. 拉斯韦尔
C. 勒纳
D. 林德布洛姆
17. 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一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尤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的是( ) (满分:2)
A. 巴雷特和富奇
B. 德洛尔
C. 拉斯韦尔
D. 琼斯
18. 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周期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满分:2)
A. 制定——评估——执行——终结
B. 规划——执行——评估——终结
C. 制定——执行——评估——终结
D. 规划——评估——执行——终结
19. 对政策方案进行平等讨论,决策者与非决策者都充分发表意见,经过上下左右沟通之后,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根据,批准政策方案。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满分:2)
A. 禀议制
B. 合议制
C. 禀议合议结合制
D. 分权制
20. 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满分:2)
A. 利益集团
B. 公民
C. 大众传播媒介
D. 思想库
二、多选题:
1. 在公共政策分析活动中,随机分析方法和技术一般应用于() (满分:2)
A. 确定型政策分析
B. 不确定型政策分析
C. 政策的定性分析
D. 风险型政策分析
2. 公共政策终结的内容包括() (满分:2)
A. 权力与责任的终结
B. 功能的终结和组织的终结
C. 公共政策本身的终结
D. 计划的终结
3. 现代博弈论诞生在1949年,以《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问世为标志,其作者是() (满分:2)
A. 库恩
B. 诺伊曼
C. 拉斯韦尔
D. 摩根斯坦
4. 政策方案设计的环节主要有() (满分:2)
A. 政策目标确立
B. 有限方案的搜集
C. 内容的初步设计
D. 重要方案的精细设计
5. 按照政策监控的层次,政策监控可以分为( ) (满分:2)
A. 事前监控
B. 自我监控
C. 逐级监控
D. 越级监控
6. 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有( ) (满分:2)
A. 评估主体
B. 评估客体
C. 评估标准
D. 评估方法
7. 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 (满分:2)
A. 整体性
B. 阶段性
C. 综合性
D. 最优化
8. “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持这一类似观点的学者有() (满分:2)
A. 拉斯韦尔
B. 德洛尔
C. 卡尔?弗雷德里希
D. 勒纳
9. 政策目标的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 ) (满分:2)
A. 目标取向的公共性
B. 目标确定的多重性
C. 目标范围的普遍性
D. 目标价值的非盈利性
10. 非官方参与者主要有() (满分:2)
A. 利益集团
B. 公民
C. 大众传播媒介
D. 思想库
11. 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满分:2)
A. 利益因素
B. 习惯
C. 认知
D. 社会团体
12. 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该书的作者有( ) (满分:2)
A. 德洛尔
B. 拉斯韦尔
C. 勒纳
D. 林德布洛姆
13. 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有影响的经济学模型主要有( ) (满分:2)
A. 传统理性模型
B. 有限理性模型
C. 公共选择理论
D. 福利经济学模型
14. 以集体的宏观智能结构,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进行政策分析的方法,称之为() (满分:2)
A. 头脑风暴法
B. 德尔菲法
C. 交叉影响分析法
D. 专家会议法
15. 政策问题的特征有() (满分:2)
A. 相互依存性
B. 主观性
C. 人为性
D. 动态性
16. 中国共产党政策监控的主要方式有() (满分:2)
A. 党纪监督
B. 行政监督
C. 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实施政策监控
D. 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政策监控
17.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终结方式的是( ) (满分:2)
A. 我国单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分解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人寿保险等多项
B. 学校禁止学生抽烟喝酒
C. 我国企业实行利改税
D. 工人要求老板缩短工作日
18.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的明显特征是( ) (满分:2)
A.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B. 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C. 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D. 公共政策的调和性
19. 当涉及公共政策的功能作用时,可将公共政策分为() (满分:2)
A. 分配性政策
B. 调节性政策
C. 自我调节性政策
D. 再分配性政策
20. 政策理解包括() (满分:2)
A. 政策宣传
B. 人力准备
C. 组织准备
D. 政策分解
三、判断题:
1. 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功能的终结(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 判断政策价值的基本手段是政策评估(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 决断子系统的核心是决策权力(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 在“公共政策”内涵的理解上,曾任联合国公共行政处处长的伍启元先生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对公私行动的指引,是规范民众行动的指南(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 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团体理论模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 政策客体的核心层面是社会公共问题(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 政策法律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政策制定过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 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公共政策废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 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利益集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 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