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11-1 21:29:38

福师11秋《教育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满分:2)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2. 自然主义教育目的的主要倡导者是(    )。    (满分:2)
    A. 加德纳
    B. 卢梭
    C. 斯金纳
    D. 华生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满分:2)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满分:2)
    A. 观察法
    B. 读书法
    C. 文献法
    D. 行动研究法
5.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满分:2)
    A. 主体
    B. 客体
    C. 教的主体
    D. 学的主体
6.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满分:2)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 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 要看情况而定
7.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学者(    )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满分:2)
    A. 赫尔巴特
    B. 斯金纳
    C. 皮亚杰
    D. 弗朗斯
8.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满分:2)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满分:2)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10.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满分:2)
    A. 杜威
    B. 怀特海
    C. 布鲁纳
    D. 克伯屈
11. ()年,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而不是普通职业。    (满分:2)
    A. 1965
    B. 1964
    C. 1966
    D. 1967
12.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满分:2)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13. (    )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满分:2)
    A. 教育
    B. 教学
    C. 德育
    D. 智育
14. (    )是指课程机构的编制,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以及解决课程的标准问题。    (满分:2)
    A. 课程安排
    B. 课程大纲
    C. 课程设计
    D. 课程计划
15.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满分:2)
    A. 是同时的
    B. 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 说不清楚
二、多选题:
1. 作为学生,应该履行的规范有(    )    (满分:2)
    A. 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B.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C. 学生的学习需要听从家长的指导
    D. 学生所参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2.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满分:2)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 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 重视能力的培养
    E. 重视个别差异
3.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有(    )    (满分:2)
    A. 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B. 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C. 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D.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E. 科学渗透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 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因是(    )    (满分:2)
    A. 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B. 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主要手段
    C. 教学作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D.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5. 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原因是(    )    (满分:2)
    A. 信息技术使远距离教学成为可能
    B. 使新时代的因材施教的理想得以成为现实
    C. 信息技术实现了人际互动模式
    D. 信息技术促使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6. 德育原则有(    )    (满分:2)
    A.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B. 导向性原则
    C. 疏导原则
    D.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E. 因材施教原则
7. 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满分:2)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环境
    D. 教育影响
8. 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有(    )    (满分:2)
    A.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 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C. 决定教育的目的
    D.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9. 遗传的意义有()    (满分:2)
    A. 遗传素质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B. 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 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D. 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0. 教育目的的五分说层次结构有(    )    (满分:2)
    A. 理想的教育目的
    B. 正式的教育目的,又称成文的教育目的
    C. 教育者理解的教育目的
    D. 教育者操作的目的
    E. 实现的教育目的
11. CIPP评价模式由()组成    (满分:2)
    A. 背景评价
    B. 输入评价
    C. 过程评价
    D. 结果评价
12. 说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的原因是(    )    (满分:2)
    A.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一种精神状态
    B.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互依存
    C.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D. 传统教育同样重视创新能力
13. (    )是少年期表现的总体特征。    (满分:2)
    A. 身心状态的急剧变化
    B. 内心世界的发现
    C. 自我意识的突出
    D. 独立精神的加强
14.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满分:2)
    A. 四书
    B. 文法
    C. 修辞
    D. 辩证法
    E. 论语
15.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    )    (满分:2)
    A.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 素质教育面向学生的所有方面,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构建
    C.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6.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有()    (满分:2)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 环境论
17. 学生应该具备人的(    )特性?    (满分:2)
    A. 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B. 学生是能动的客体
    C. 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D. 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18. 德育包括(    )    (满分:2)
    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道德品质教育
    D. 健康教育
19. 编写教科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满分:2)
    A.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B. 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出科学性与思想性
    C. 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呈现出时代特征
    D. 教科书编写的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E. 教科书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20.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满分:2)
    A. 认知领域
    B. 日常生活领域
    C. 情感领域
    D. 动作技能
    E. 安全领域
三、判断题:
1.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概括了实施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根本途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 课的类型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安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 示范法运用的手段主要是榜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 压服强调以说理的方式使人心服,说服则用权威、权力、暴力、专制、威胁、恐吓、惩罚等强制性手段迫使人屈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 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要“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 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 孔子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 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 生产力的发展是教育内容的决定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 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 直观性原则要求教学根据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实物、实验、模型、形象、语言等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有关感性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 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满分:2)
    A. 赫尔巴特
    B. 瓦o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2.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满分:2)
    A. 是同时的
    B. 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 说不清楚
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满分:2)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满分:2)
    A. 主体
    B. 客体
    C. 教的主体
    D. 学的主体
5. (    )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满分:2)
    A. 课程大纲
    B. 课程安排
    C. 课程计划
    D. 课程实施
6.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满分:2)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 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 要看情况而定
7. (    )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满分:2)
    A. 德育目标
    B. 德育
    C. 教育目标
    D. 教育
8.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学者(    )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满分:2)
    A. 赫尔巴特
    B. 斯金纳
    C. 皮亚杰
    D. 弗朗斯
9.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满分:2)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10.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满分:2)
    A. 六三制
    B. 双轨制
    C. 分支型
    D. 五四制
1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满分:2)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满分:2)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13. ()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满分:2)
    A.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B. 文化素养
    C. 专业素养
    D. 职业素养
14. (    )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满分:2)
    A. 遗传素质
    B. 环境因素
    C. 物质因素
    D. 学校因素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满分:2)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二、多选题:
1. 良好的人格特征有(    )    (满分:2)
    A. 团结他人,事事为他人着想
    B. 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C. 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D. 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2. 课程表的安排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    (满分:2)
    A. 整体性原则
    B. 迁移性原则
    C. 生理适宜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3.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满分:2)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 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 重视能力的培养
    E. 重视个别差异
4. 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满分:2)
    A. 遵守法律、法规
    B.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5.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满分:2)
    A. 四书
    B. 文法
    C. 修辞
    D. 辩证法
    E. 论语
6.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    )    (满分:2)
    A. 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 依据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D. 依据学校的教学实践、设备、条件
    E.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7. 评价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有(    )    (满分:2)
    A. 评价概念是否合适
    B. 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
    C. 评价过程是否科学
    D. 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8.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满分:2)
    A. 认知领域
    B. 日常生活领域
    C. 情感领域
    D. 动作技能
    E. 安全领域
9.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    )    (满分:2)
    A.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 素质教育面向学生的所有方面,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构建
    C.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    )    (满分:2)
    A. 社会政治的需要
    B.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 文化传统的影响
    D. 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11. 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有(    )    (满分:2)
    A.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B.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D.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12. 学生应该具备人的(    )特性?    (满分:2)
    A. 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B. 学生是能动的客体
    C. 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D. 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13. 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满分:2)
    A. 内容的丰富
    B. 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 课程结构的更新
    D. 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 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14. 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    )    (满分:2)
    A. 个别教学
    B. 集体教学
    C. 小组教学
    D. 班级授课
15. 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满分:2)
    A. 核心课程
    B. 融合课程
    C. 潜在课程
    D. 活动课程
    E. 广域课程
16.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满分:2)
    A. 以业余为主
    B. 以自学为主
    C. 以长期为主
    D. 以短期为主
    E. 以国外学习为主
17.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有(    )    (满分:2)
    A. 非正式教育
    B. 正式而非正规教育
    C. 正规教育
    D. 正式且正规教育
18. 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    (满分:2)
    A.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B.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D.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19. 德育原则有(    )    (满分:2)
    A.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B. 导向性原则
    C. 疏导原则
    D.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E. 因材施教原则
20. 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    (满分:2)
    A. 方法科学
    B. 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 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 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三、判断题:
1. 巩固性原则是根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来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 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 智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 教科书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 压服强调以说理的方式使人心服,说服则用权威、权力、暴力、专制、威胁、恐吓、惩罚等强制性手段迫使人屈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 课的类型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安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 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 目标评价模式以目标为中心进行,在布鲁姆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 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手段(包括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几个因素构成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 课程计划的核心内容是课时分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 基础课程是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基础,研究型课程又是拓展型课程的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而不是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1秋《教育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