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1秋心理学(高起专)在线作业答案
东师11秋心理学(高起专)第一次在线作业答案一、单选题:
1. 三原色理论无法解释下列哪一种现象 ? (满分:3)
A. 补色
B. 负后象
C. 颜色融合
D. 颜色替代
2. “感觉剥夺 ”实验说明: (满分:3)
A. 感觉提供了心理的原料,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初基础。
B. 感觉为适应生存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C. 感受器只接受适宜刺激的现象,称作感觉器官专门化。
D. 感受器不同,接受适宜刺激不同。
3. 社会学习理论的理论根源是: (满分:3)
A. 心理分析
B. 行为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认知理论
4. 朗读课文时 ,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发生的顺序: (满分:3)
A. 视皮层→角回→威尔尼克区→布洛卡区→运动区
B. 视皮层→威尔尼克区→角回→布洛卡区→运动区
C. 视皮层→角回→威尔尼克区→运动区→布洛卡区
D. 视皮层→威尔尼克区→角回→运动区→布洛卡区
5. 从操纵和控制变量的程度上看,心理学研究方法不包括: (满分:3)
A. 真实验法
B. 准实验法
C. 非实验法
D. 实验法
6. 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状况,同时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 (满分:3)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集中
7. 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的区域形状为: (满分:3)
A. 同心圆
B. 矩形
C. 椭圆形
D. 立方柱
8. 从探究事物的关系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满分:3)
A. 描述研究
B. 准实验法
C. 实验法
D. 相关法
9. 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线是: (满分:3)
A. 1分钟
B. 10分钟
C. 1小时
D. 1天
10. “盲视”现象是指: (满分:3)
A. 视网膜受损
B. 枕叶视皮层受损
C. 视网膜与视皮层均受损
D. 外侧膝状体受损
11. (满分:3)
A. -
B. -
C. -
D. -
12. 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不包括 : (满分:3)
A. 色调
B. 明度
C. 光亮度
D. 饱和度
13. 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 (满分:3)
A. 詹姆斯
B. 华生
C. 斯金纳
D. 约翰•杜威
14. 实验研究试图探讨事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满分:3)
A. 包含
B. 因果
C. 顺序
D. 大小
15. 若缺乏维生素A,影响视紫红质的什么,也就很难完成暗适应?这就是导致夜盲症的主要原因。 (满分:3)
A. 合成
B. 分解
二、多选题:
1. 四色说认为视网膜上存在三对视素,这其中包括 : (满分:3)
A. 黑——白视素
B. 红——绿视素
C. 黄——蓝视素
D. 蓝——绿视素
2. 关于视锥细胞,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满分:3)
A. 视锥细胞含有明视觉所必需的视紫质
B. 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
C. 视锥细胞是暗视觉的器官
D. 视锥细胞是颜色视觉的器官
3. 关于视锥细胞,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满分:3)
A. 属于感光细胞;
B. 分布于网膜周围;
C. 神经节细胞只与较少视锥细胞相连
D. 视锥细胞有对物体细节的精细辨别能力
4. 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包括: (满分:3)
A. 色调
B. 明度
C. 光亮度
D. 饱和度
5. 下面哪些是格式塔的知觉 原则? (满分:3)
A. 接近性
B. 相似性
C. 间断性
D. 良好图形
三、判断题:
1. 反应的凝缩指这样一种现象:强度加倍,并不能使知觉到的明度加倍 ,而只引起明度的微小变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 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生理器官和最高级部位是脑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 明度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 幂定律由史帝文森提出,他认为心理量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 色彩对比,边缘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等都是常见的感觉对比现象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 多个视杆细胞通过双极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连,由于空间积累效应,能起到光放大作用,使视觉对光敏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 物体的颜色和声音的响度是刺激的物理属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 视锥细胞没有对物体细节的精细辨别的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 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是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 大脑皮层上的额叶是听觉中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 颜料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即将各种波长的光相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电传导完成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 振幅是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 在颜色立体中 ,垂直轴表示明度的变化,上端是白色,下端是黑色,中间是灰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 处于前范式阶段的科学是指虽然在研究的内容上达成一致,但在方法上并没有形成统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成正比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 在双眼注视一个物体时,为了使网像同时落在两个网膜的中央,两条视线必须向注视点集中, 这时操纵眼球的肌肉活动称为辐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 注意的集中性指人在每一瞬间,它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东师在线作业答案只能辅导,需要的请联系客服QQ 76129602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东师11秋心理学(高起专)第二次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 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 (满分:3)
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心理教育
D. 道德教育
2. 教育的发展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 。 (满分:3)
A. 相对的独立性
B. 一定的超前性
C. 一定的滞后性
D. 绝对的超前性
3. 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法”是( )。 (满分:3)
A. 讲授法
B. 实践法
C. 奖惩法
D. 谈话法
4.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满分:3)
A. 生产力发展
B. 科技进步
C. 教育技术进步
D. 产业革命
5.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满分:3)
A. 发展学生的智力
B.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 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 形成学生的品行
6.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 )。 (满分:3)
A. 国民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国家教育体系
D. 教育制度
7. 首次把“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提出来的人是( )。 (满分:3)
A. 达•芬奇
B. 王国维
C. 席勒
D. 蔡元培
8. 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的是()。 (满分:3)
A.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 神学教育目的论
C.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9.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 ( )。 (满分:3)
A. 国民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国家教育体系
D. 教育制度
10.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 (满分:3)
A. 身体发育不良
B. 智力发育不良
C. 认识水平较差
D. 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11.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其基本途径性质始终不变,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最强的活动是( )。 (满分:3)
A. 课外活动
B. 社会实践
C. 教学
D. 团队活动
12. “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 (满分:3)
A. 社会性功能
B. 个性生存功能
C. 个体享用功能
D. 经济性功能
13. 正确描述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满分:3)
A.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 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C. 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D. 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14. 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 (满分:3)
A. 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 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 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 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15. 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 )。 (满分:3)
A. 街道
B. 社区
C. 校外机构
D. 家长会
16. 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 (满分:3)
A. 随意性
B. 娱乐性
C. 自觉性
D. 系统性
17. 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满分:3)
A. 演示法
B. 讲授法
C. 谈话法
D. 陶冶法
18. 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 (满分:3)
A. 一种实践活动
B. 一种主体活动
C. 一种文化活动
D. 一种认识活动
19.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3)
A. 赫尔巴特
B. 裴斯塔洛齐
C. 杜威
D. 夸美纽斯
20. 教学是()。 (满分:3)
A. 学校的辅助工作
B. 学校的全部工作
C. 学校的中心工作
D. 学校的教师工作
二、多选题:
1. 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 )。 (满分:2)
A. 有理论假说
B. 变量控制
C. 有变革
D. 可重复操作
2. 教育要实现三育结合一般是指( )。 (满分:2)
A. 学校教育
B. 社会教育
C. 环境教育
D. 家庭教育
3.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 (满分:2)
A. 观察法
B. 谈话法
C. 研究分析书面材料
D. 调查访问
4.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满分:2)
A. 语言法
B. 直观法
C. 技能训练法
D. 探索法
5.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 (满分:2)
A.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社会关系
C.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D. 教育规律
6. 我国学制的层次结构有 ( )。 (满分:2)
A. 幼儿教育
B. 初等教育
C. 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
7. 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 (满分:2)
A. 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B. 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C.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D. 培养良好的班风和传统
8. 加纳德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所提出的多元智力是 ()。 (满分:2)
A. 存在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
B.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 人际关系智力
D. 合作交往智力
9.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 (满分:2)
A.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10. 在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中( )。 (满分:2)
A. 培养劳动者是总要求
B.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质量标准
C.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根本特点
D. 深化教育改革是基本途径
三、判断题:
1. 个人全面发展,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 教师只要把基础知识讲清楚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就会得到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 文化多元是指社会内部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 福禄贝尔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 “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 用什么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去教育学生,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 布鲁纳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 学校抓德育和体育必然会影响智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东师在线作业答案只能辅导,需要的请联系客服QQ 76129602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