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船疏排水及粪便系统布置图设绘通则
全船疏排水及粪便系统布置图设绘通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全船疏排水及粪便系统布置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的“全船疏排水及粪便系统布置图”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 GB4791-84船舶管路附件图形符号。
2.2 设绘依据图纸
a) 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
b) 总布置图;
c) 机舱布置图;
d) 基本结构图;
e) 横剖面图;
f) 舱室布置图;
g) 厨房布置图;
h) 配餐间布置图;
i) 洗衣间布置图。
3 基本要求
根据总布置的布局,疏排水系统、粪便污水系统均应根据规范及防污染条约规定,对船上各层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与其它系统的布置有机协调,以达到布置合理、排水流畅、管子材料节省、满足设计要求的各项功能。
4 内容要点
4.1居住区外疏排水系统
4.1.1排水口的管径与允许甲板排水面积见表1。一般先估算出露天甲板许容面积,然后除以每个排水口的允许甲板面积,即可得出需要设置的排水口的数量。
表1 排水口的管径与允许甲板排水面积
公称通径(mm)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允许甲板排水面积(m2) 20 45 90 140 290 500 780
注:许容甲板面积=该层甲板露天部分的面积+上层甲板的面积
上述数据是以降雨量100mm/h为依据
其中排水口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几项因素:
a) 考虑纵、横倾状态的最低点;
b) 狭长处或局部可能形成积水的地方;
c) 因船体和舾装设备的结构将水流阻断的地方;
d) 下层甲板的排水口应尽可能接近上层甲板的排水管。
4.1.2为防止排水进入居住舱室,露天甲板的排水管不能和居住区内的疏排水管连接,且应单独从最下层露天甲板上的排水口向舷外排出。排出口的位置不应对舷梯、救生艇等舾装设备有妨碍。
4.1.3货舱排水口原则上设在货舱后端最低处,在设有二、三层甲板的货舱一般在二、三层甲板的后部两侧设排水口,并将排水流入货舱的污水井内。货舱内若设有水喷淋系统,应根据规范和要求适当增加排水口的口径和数量。
4.2居住区内疏排水系统(灰水系统)
4.2.1这套管系是用来处理居住区内除粪便管系(黑水系统)以外的疏排水管系,应和粪便管系(黑水系统)分开。疏排水的范围如下:
a) 洗池、浴缸、洗脸盆、游泳池、洗衣机等卫生用排水;
b) 地面排水、房间内结露凝水;
c) 厨房、配餐间排水;
d) 食物冷库排水。
e) 其他房间排水
4.2.2疏排水管禁止穿过淡水舱。
4.2.3厨房排水由于排水量集中,可设排水沟,厨房内排水管设清扫口,便于垃圾清除,在饭锅、汤锅处应设排水口,排水口径应较其它有水舱室口径放大一到二档。厨房及配餐间排水应单独进入污水处理装置,在进入污水处理装置之前应设置除油器。
4.2.4鱼肉冷库的排水口应附加木塞,并可关闭,蔬菜冷藏库的排水口应设有关闭装置并设水封。食物冷库的疏排水一般应单独排舷外。
4.2.5一般有空调的房间内均应布置凝水口,凝水口原则上应布置在流路阻断处。
4.2.6游泳池的排水水量较大,一般应单独排舷外。
4.2.7机舱内的排水应泄放至机舱污水井。
4.2.8干舷甲板以下处所或干舷甲板上的封闭上层建筑和甲板室内的排水管,当通过外板上开孔排至舷外时,排舷外接管及关闭装置应满足规范要求
4.3粪便系统(黑水系统)
4.3.1一般来说,病室的污水应单独进入污水处理装置,若污水处理装置没有单独的病室污水进口,则病室的污水应在污水处理装置黑水入口处并入黑水系统。病室的排水管尽量避开穿过食品库、餐具室、厨房等地,若无法避免则在以上舱室处不得设置可拆接头。
4.3.2粪便系统根据总体布置图进行区间联接,布置时纵横向需要一定的斜度,每个便器应设水封装置,粪便管应设通气管可防臭及换气。
4.3.3 粪便系统接岸排出口应二舷设置,但必须左右舷设联通管。
4.3.4进行粪便系统设计时,应注意区分是单元厕所还是组合厕所,是重力系统还是真空系统。
4.3.5粪便管一般不允许穿过厨房,若不能避免,应禁止使用可拆接头。
4.4 管子规格与材料
4.4.1疏排水管材料一般采用无缝钢管镀锌,但通过油舱的疏排水管外表面不得镀锌。穿过油舱的管子应加厚,壁厚应满足规范要求。
4.4.2对于疏排水舷外排出管,各船级社都有明确的要求,设计时应重视。
5 图面要求
5.1 管系布置中管路、附件的图形符合应符合GB4791-84的规定。
5.2 图纸幅面原则上采用A3,横向长度可按GB4476.1-84规定放长。视图可分俯视图、侧视图,必要时应加横剖面图。
5.3 图纸的比例通常与总布置图的比例一致,必要时也可局部放大或缩小。
5.4 所有管路的标识要明确不重复,附件明细表中的编号应与图样上一致,并注明名称、规格、型号、材料、数量和功能要求。
5.5 管子材料明细表中,应明确管子规格及等级、名称、材料牌号和数量。
5.6 线条及附件
5.6.1 细实线,为船体轮廓线。粗实线,用于管线。
5.6.2 管线走向可用箭头表示,并标注管子公称通径(或外径X壁厚)。
如船厂或船东有特殊要求时,可按其要求另行处理。
5.6.3 技术要求(或说明)一般写在标题栏上方或图面的适当位置,并写明主要性能、材料、工艺、试验、检验和使用等方面的有关要求。
5.6.4 引用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文件时应写明标准号以及被引用文件的名称图号或编号。如果引用文件中个别条文时,应阐明具体条文内容。
5.7 管系布置图的图样由封面、技术要求、图形符号说明、附件明细表、材料明细表等组成,一般应各自独立。
6 设绘注意事项
6.1 图样设绘前,除熟悉总布置图、 机舱布置图外,还应了解船体基本结构图、舱室布置图、厨房布置图、配餐间布置图、洗衣间布置图、技术规格书等有关图样,以及规范等规定。
6.2 设绘图样应首先考虑识图方便,布局要合理,力求图面简洁。图样视图与技术要求(或技术说明)能完整地表达内容要求。
6.3 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应按标准规定。引用的标准、规程以及其他技术文件应正确有效。
6.4 同一层甲板尽可能用同一口径排水口
6.5 透气口宜90°为宜,其开口部不要设在吸风口或舷窗下。
6.6 管道设置不要影响舷窗、舷梯、救生艇、干舷记号等处。
6.7排水管的布置应避免直角弯,水平的管子应有一定的斜度。
6.8 本图样必须与相关图纸要求相互协调,所用的设计符号、代号等应保持一致。
6.9 在技术要求中应提示有关标准、规范、公约、规则等的特定要求,以及技术关键和重点注意的问题。
7 校审要点
7.1按设绘依据图纸,校审管系是否符号要求,布置是否合理,公称通径选用是否正确。
7.1.1 检查管系布置中的设绘内容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及轮机说明书与有关规范、规则、公约和标准的要求。
7.1.2 检查管子的通径、壁厚、 附件分数字符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范和说明书要求。
7.2 检查技术要求和说明的内容是否完整、正确、合理。
7.3 检查管子上下走向的箭头标识是正确。
7.4 选用的附件的型式、尺寸是否满足标准规定。
8 质量要求与等级规定
等级的表达方式采用下表形式
等级
评定内容 Ⅰ Ⅱ
符合规范、任务书要求 符 合 符 合
布置与走向 合 理 合 理
图面要求 完整、准确 基本完整准确
执行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 完全执行 较好执行
一般差错和图面缺陷 极少 很少
注1: Ⅰ、Ⅱ级即为优良品、合格品,达不到合格为不合格品。
Ⅰ、Ⅱ级品无原则差错。
9 参考资料见附录A
附录A
《全船疏排水及粪便系统布置图》参考资料
A1 相关标准
a) GB4791-84 船舶管路附件图形符号
b) CB/T3480-92 钢通舱管件
c) CB*3075-87 船用无缝钢管系列
d) CB/T3885-1999 甲板漏水口(四进位)
e) CB/T3475-92 防浪阀
f) CB/T3476-92 立式防浪阀
g) CB/T3477-92 可闭立式防浪阀
h) CB/T620-94 舷侧接管
i) CB/T3780-1997 管子吊架
j) GB2028-80 船用放泄螺塞
k) GB4450-84 船用盲板钢法兰
l) CB/T465-95 闸阀
A2 有关规范
a)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2分册第3章第1节
b)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2分册第3章第3节
c) 需入国外船级的相应船级社规范
A3 有关文献
a) 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轮机分册第5篇第3章
b) 美国、海岸警备队规则的防污染法规
c) 国际海事组织73/78防污公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