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1-10-23 20:37:39

全船通风管系图设绘通则

全船通风管系图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全船通风管系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2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的“全船通风管系图”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299-84船舶通风系统图形符号。
2.2 设绘依据图纸
a)      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
    b) 总布置图;
c) 防火分隔布置图;
d) 基本结构图;
e) 风机及其他有关样本。
3 基本要求
3.1 “全船通风管系图”是反映全船空气通风系统设备、附件的选型及风管布置状况的图样, 并应能满足送审图纸要求以及作为生产设计的依据。本图旨在是为了合理布置进出风回路,满足通风要求。
3.2 小型船舶的“全船通风管系图”可包括除机舱以外的全船通风布置,较大型船舶可分为尾楼通风系统布置图及货舱和首楼通风系统布置图。
4 内容要点
    “全船通风管系图”应包括技术说明,主要设备及附件汇总表,材料汇总表和布置图等组成部分。
布置图中应注明各层甲板和有关舱室的名称,货舱通风部分应画出侧视图,其他舱室可按需要增设局部视图,以明确表示各风机的安装位置与风管的连接方法及各风筒围板厚度,甲板接管高度和厚度等。
4.1 通风系统的的设计要点
4.1.1 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以节约设备投资和能源。只有当自然通风受到限制或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才设置机械通风。
4.1.2 尽可能做到进出风回路合理的气流组织,使被通风区域或位置的通风状况良好。
4.1.3 尽可能根据区域和舱室功能的不同,设置独立的或组合的通风系统。
4.1.4 蓄电池间应设有效的通风系统。送风口位于房间底部、抽风口位于房间顶部,成对角布置,使新风流经所有的蓄电池组,避免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的积聚。如设立机械通风系统,则这类通风系统的设备应使用防爆式离心风机,防爆等级参照相应船级社规范的要求。
4.1.5 油漆间宜设立独立的通风系统,不应和其他通风系统组合在一起。如设立机械通风系统,则这类通风系统的设备应使用防爆式,防爆等级参照相应船级社规范的要求。
4.1.6 CO2站室应设独立的通风系统。排风直接排至大气,不能连到其他通风系统。如风管经过起居处所时必须气密。抽风口应靠近地板处。
4.1.7 油船的货油泵舱及在货油区域的压载泵舱,应设独立的通风系统,且通风设备必须为防爆式。具体风机型式、防爆等级、及通风系统的布置形式参照相应船级社规范的要求。
4.1.8 所有货舱的通风均为独立式,危险品货舱的通风设备必须为防爆式,防爆等级参照相应船级社规范的要求,主要进出风口均应设防火网。其它所有主要进出风口均应设防鼠网或防虫网。
4.1.9 所有开敞甲板上的通风筒均应设一定高度且结构坚固的通风筒甲板接管,进出风口应设有效的风雨密关闭装置,如不设有效的风雨密关闭装置则应满足应船级社规范的要求。
4.1.10 在空调区域内设置机械通风时,除考虑被通风处所的换气次数外,必须考虑空调系统新(回)风量的平衡,既保持空调区域(厨房、配餐间、病室等除外)有一定的正压,又能保证一定的新(回)风比例,同时使被通风处所通风效果良好。
4.1.11 风管不得穿越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壁。
4.1.12 在客船上,风管不应穿越主竖区,如必须穿越,则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4.1.13 厨房通风的布置必须满足SOLAS第Ⅱ-2章第16条的要求。厨房设机械抽风和机械送风,抽风量大于送风量。厨房炉灶上方应设集气罩。
4.1.14 风管穿越A级甲板或舱壁时,须按照SOLAS第Ⅱ-2章第16条的要求处理。
5 图面要求
5.1 管系布置中通风设备和附件的图形符合应符合GB4299-84的规定。
5.2 图纸幅面原则上采用A3横向长度可按GB4476.1-84规定放长。视图以平面布置图为主,必要时应增加局部视图。
5.3 图纸的比例通常为1:100,必要时也可局部放大或缩小。
5.4 线条:细实线,舱室分隔线、舱室有关设备等。粗实线,用于表示通风管路。风机及附件也用细实线表示。
5.5. 技术要求(或说明)一般写在标题栏上方或图面的适当位置,应包括以下内容
5.5.1 甲板通风筒(帽)的滤网要求指明系防火网、防鼠网或防虫网。
5.5.2 风管、风帽法兰配置要求。
5.5.3 风管的固定吊架设置要求。
5.5.4 开敞甲板上的通风筒色漆要求。
5.5.5 其它必须特殊说明的技术要求。
6 设绘注意事项
6.1 图样设绘前,除熟悉总布置图、防火分隔布置图外,还应了解船体基本结构图以及船级社规范有关规定等。
6.2 设绘图样应首先考虑识图方便,布局要合理,力求图面简洁。图样视图与技术要求(或技术说明)能完整地表达内容要求。
6.3 图中应明确表示通风系统的服务场所及功能。
6.4 根据所服务的场所及功能按一定的换气次数,选择合适的风机。舱室通风方式和换气次数按表1。
6.5 根据所选用风机的风量和风压,选择合适的风速以确定风道的合理尺寸。
机械通风系统经济风速按表2选取。常用通风管道尺寸按表3选取,在特殊情况下允许采用非表3规定的尺寸。
6.6 按风道布置实际情况,校核风机压头是否满足要求,否则重选风机或改变风道尺寸。
6.7 风管一般情况下均为镀锌薄钢板制作,特殊情况下可用焊接钢板,货舱内风道一般均为5mm以上钢板制作。钢质薄壁风管推荐厚度按表4。
6.8 凡暴露在开敞甲板上的风筒,其甲板接管或风筒围板的高度及厚度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如通风筒围板高度超过900mm时,则须有适当的加强支撑,以承受风和浪的冲击。通风筒围板厚度按表5。
6.9 布置管道时,尽可能避免与空调风管或主电缆及其它较大尺寸的管道相碰的现象。
表1 舱室通风方式和换气次数
舱室名称      通风方式和换气次数(次/时)      舱室名称      通风方式和换气次数(次/时)
船员舱室      MS8(或每人最小新风量30m3/h)      更衣室      ME10
旅客舱室      MS8(或每人最小新风量30m3/h)      水手长贮藏室      N
公共舱室      MS10      贮藏室      N或ME5-10
驾驶室      MS5-8      木工间      N
海图室      MS5-8      CO2站室      ME5-10
报务室      MS8-10      较小武器弹药库      N或ME5-10
船员餐厅      MS10-15,ME5-8      干货库      ME10
旅客餐厅      MS10-20,ME10-20      粮食库      ME10
客厅      MS10,ME5-10      舵机间      ME5-10
病室(医务室)      MS10,ME12      货油泵间      ME20以上
吸烟室      MS15,ME15      冷冻机间      ME20-30
配餐室      MS15,ME18      空调器室      ME5-10
厨房      MS20-40,ME40-60      应急发电机室      MS6
洗衣间      ME15-20      应急消防泵室      ME15
烘衣间      ME15-20      起货机控制室      ME30
独用浴厕所      ME10      一般货舱      N或ME2
公共浴室      ME15-20      危险品货舱      ME6
公共厕所      ME15-20      机动车辆装载处所      航行ME10,装卸ME20
旅客公共浴室      ME30以上               
旅客公共厕所      ME30以上               
旅客盥洗室      ME20      注:
客船上甲板以下走道      ME15      a. N-自然通风
油漆间      N或ME20          MS-机械送风(包括空调送风)
灯具间      N或ME10          ME-机械抽风
蓄电池间      ME30(较小的碱性蓄电池间N)      b.一般货舱不包括冷藏货舱及装载指定动物或水果的货舱
被服间      ME5      c.”ISO7547”规定客厅、餐厅MS=ME

表2 机械通风系统风速推荐表
项目      推荐风速m/s      备注
主风管(干管)      8-15      
支风管      6-9      
进风口      3-5      
排风口      4-7      
吸风栅      2.5-5      
送风头      4-5      



表3 常用船用通风管道及附件公称通径
1.      圆形通风管道及附件公称通径
净面积不超过0.02m2      净面积超过0.02m2,但不超过0.075m2      净面积超过0.075m2
80,100,125,150,(160)      175,200,250,300      350,400,450,500,600,700,800,900,1000,
注:(160)为螺旋风管常用规格
2.      矩形通风管道及附件公称通径
净面积不超过0.02m2      净面积超过0.02m2,但不超过0.075m2      净面积超过0.075m2
流量当量直径D      管道高度ax管道宽度b      流量当量直径D      管道高度ax管道宽度b      流量当量直径D      管道高度ax管道宽度b
80      60x90      175      80x350      350      190x550
100      60x140                100x250                240x420
      80x120                120x210                290x360
125      60x220      200      100x350      400      190x760
      80x160                120x280                240x550
      100x130                150x220                290x460
150      80x250      250      120x470      450      240x730
      100x200                150x350                290x580
      120x150                190x280                350x480
                300      190x390      500      240x930
                        240x300                290x730
                        150x530                350x600
                              600      290x1100
                                        350x880
                                        420x710
                              700      250x1240
                                        420x990
                                        500x810

表4 钢质薄壁风管推荐厚度
风管型式      风管直径或最大一边的宽度(mm)      钢板厚度(mm)
暴露的立管                1.2-1.5
甲板下面的横管和不暴露的立管      <250      0.8
      250-450      0.8-1.0
      450-600      1.0-1.2
      >600      1.2-1.5
注:① 螺旋风管的壁厚可适当减少。
   ② 暴露的浴厕所风管及噪音要求较严格处所的风管壁厚可适当加大。
表5 通风筒围板厚度(甲板接管厚度)(mm)
围板内径      厚度      围板内径      厚度
≤200      7.5      350      9.0
250      8.0      400      9.5
300      8.5      ≥450      10.0
注:① 菌形通风筒及鹅颈式通风筒可按CB/T295-1999和CB/T296-1999相应厚度选取。
   ② 根据有关规范,选取相应壁厚时可不必大于甲板厚度。
7 校审要点
7.1按设绘依据图纸,校审管系是否符合要求,布置是否合理,风管尺寸选用是否正确。
7.1.1 检查管系布置中的设绘内容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或轮机说明书要求是否满足有关规范、规则、公约和标准的要求。
7.1.2 检查风管布局是否合理,设备及附件选型、数量、位置是否合适。
7.2 检查技术要求和说明的内容是否完整、正确、合理。
7.3 检查风管敷设与船体结构,主电缆、空调风管、粪便管等是否相协调一致。
7.4 选用的附件的型式、尺寸是否满足标准规定。
8 质量要求与等级规定
等级的表达方式采用下表形式
                  等级
评定内容      Ⅰ      Ⅱ
符合规范、任务书要求            符   合            符   合
布置与走向            合   理            合   理
图面要求         完整、准确      基本完整准确
执行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         完全执行      较好执行
一般差错和图面缺陷             极少            很少
注1: Ⅰ、Ⅱ级即为优良品、合格品,达不到合格为不合格品。
   Ⅰ、Ⅱ级品无原则差错。

9 参考资料见附录A   
                              






附录A
《全船通风管系图》参考资料

A1 相关标准
a) GB1560-79通风系统管路和附件的公称通径
b) CB/T64-1999船用焊接通风法兰
c) CB/T295-1999船用菌型通风筒
d) CB/T296-1999鹅颈式通风筒
e) CB/T204-1999船用通风管路通舱管件
f) CB/T462-1996通风栅
g) CB/T3726-1995风管调风门
A2 有关规范
a)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2篇第1章第7节
b)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3篇第3章第11节
c)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6篇第2章
d)      需入国外船级的相应船级社规范
A3 有关文献
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轮机分册第6篇第5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船通风管系图设绘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