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作业 发表于 2018-10-25 14:40:15

东师《代汉语(1)》18秋在线作业12资料

代汉语(1)18秋在线作业1
1.[单选题]“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千”的用法是          (满分:)
    A. 形容词用作名词
    B. 量词用作形容词
    C. 名词用作动词
    D. 数词用作动词
    正确答案:——D——
2.[单选题]"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中“市”的词义是()          (满分:)
    A. 市场
    B. 买
    C. 卖
    D. 交易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长驱到齐,晨而相见。”里“而”字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满分:)
    A.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C. 介词,表示方式
    D. 代词,你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中“舍”的文中义是          (满分:)
    A. 停留
    B. 舍弃
    C. 住宿
    D. 房舍
    正确答案:————
5.[单选题]“慚”与“慙”的关系是          (满分:)
    A. 繁简字
    B. 古今字
    C. 通假字
    D. 异体字
    正确答案:————
6.[单选题]“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中“鄙“的文中义是          (满分:)
    A. 以……为边邑
    B. 以……为卑鄙
    C. 认为……见识短浅
    D. 地位低下
    正确答案:————
7.[单选题]许慎对“六书”中“假借”所下的定义是          (满分:)
    A. 画成其物,随体诘誳
    B.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D. 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正确答案:————
8.[单选题]几个具有同一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          (满分:)
    A. 古今字    奥鹏作业答案]

    B. 异体字
    C. 通假字
    D. 繁简字
    正确答案:————
9.[单选题]“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以”的词性是          (满分:)
    A. 介词
    B. 连词
    C. 语气词
    D. 副词
    正确答案:————
10.[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朝”字是使动用法的是          (满分:)
    A. 武丁朝诸侯。
    B.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大史书曰:“赵盾轼其君。”以示于朝。
    D. 周贫且微,诸侯莫朝。
    正确答案:————
二、多选题:
11.[多选题]关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
    A. 词性是指示代词
    B. 可译为“那”
    C. 词性是发语词
    D. 表示将发表议论
    正确答案:————
12.[多选题]古今字主要的两个来源是          (满分:)
    A. 古今字主要的两个来源是
    B. 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C. 同形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D. 同体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正确答案:————
13.[多选题]说明下列句中属于名词用如动词的是          (满分:)
    A. 晋灵公不君
    B. 从左右,皆肘之.
    C.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 使鉏麑贼之。
    正确答案:————
14.[多选题]下列句子中有兼词的是()()()()          (满分:)
    A.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B. 穆公访诸蹇叔
    C. 姜氏欲之,焉辟害?
    D.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正确答案:————
15.[多选题]关于“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中“置邮”,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
    A. 置、邮,都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B. 置驿,指马递。邮驿,指车递。
    C. 置、邮,不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D. 置驿,指车递。邮驿,指马递。
    正确答案:————
16.[多选题]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的类型有          (满分:)
    A. “于”字式
    B. “为”字式
    C. “见”字式
    D. “被”字式
    正确答案:————
17.[多选题]下列句子中有兼词的是.          (满分:)
    A.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B. 穆公访诸蹇叔
    C. 逢丑父与君易位
    D. 姜氏欲之,焉辟害
    正确答案:————
18.[多选题]“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除会意、形声外,还有          (满分:)
    A. 假借
    B. 转注
    C. 指事
    D. 象形
    正确答案:————
19.[多选题]下面句子中,含有宾语前置现象的有()()()()          (满分:)
    A. 吾道一以贯之
    B. 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C. 惟奕秋之为听
    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正确答案:————
20.[多选题]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是.          (满分:)
    A. 卻克伤于矢
    B. 父母宗族,皆为戳没
    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 蔓草犹不可除
    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
21.[判断题]“制,岩邑也。”是一个判断句。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2.[判断题]“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中“改辟”译为再开辟,“改聚”译为再聚集。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3.[判断题]“‘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其虞虢之谓也”中含有宾语前置的现象。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4.[判断题]“而臣衰,窃爱怜之”中的“怜”是“可怜”的意思。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5.[判断题]“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中“若之何”“以病”是状语,“败”是谓语,“君之大事”是宾语。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6.[判断题]金文又称作殷虚文字。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7.[判断题]“哀公赐之桃与黍”中“赐”是“赐予”的意思。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8.[判断题]先秦文字基本上属于古文字范畴。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9.[判断题]“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中“乃”是副词,意义是“才”。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0.[判断题]“请以遗之。”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1.[判断题]“庄公寤生,惊姜氏”中“惊”的特殊用法是使动用法.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2.[判断题]“友人惭,下车引之”是“拉”的意思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3.[判断题]《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流传下来的有在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4.[判断题]《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5.[判断题]“若是其甚与?”属于倒装的结构。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6.[判断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中“期”是“约定”的意思。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7.[判断题]“子适卫,冉有仆。”中的“仆”的文中义是“驾车”。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8.[判断题]“邻之厚,君之薄也。”是判断句。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9.[判断题]“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中含有宾语前置现象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0.[判断题]“千金,重币也。”中“千金”是主语,“重币”是谓语。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代汉语(1)18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单选题]“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中“施”的文中义是          (满分:)
    A. 施加
    B. 扩展
    C. 实施
    D. 措施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满分:)
    A. 段玉裁
    B. 许慎
    C. 班固
    D. 戴震
    正确答案:——D——
3.[单选题]“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中“是”的词性和意义是          (满分:)
    A. 系词,是
    B. 形容词,对
    C. 代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D. 动词,为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下面句子,有数词用作动词情况的是:          (满分:)
    A. 人十能之,己千之
    B.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C.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D. 愿受一廛而为氓
    正确答案:————
5.[单选题]下面句子中,不含数词用作动词的是()          (满分:)
    A. 六王毕,四海一
    B.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C. 人一己百
    D.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正确答案:————
6.[单选题]“子路问:‘闻斯行诸?’”中的“诸”是兼词,它相当于          (满分:)
    A. 之于
    B. 于之
    C. 于是
    D. 之乎
    正确答案:————
7.[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存在使动用法的是()          (满分:)
    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 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C. 甘其食,美其服
    D. 一狼洞其中
    正确答案:————
8.[单选题]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是()          (满分:)
    A. 六艺
    B. 六书
    C. 六经
    D. 六子
    正确答案:————
9.[单选题]在“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里,“乃”的词性和意义是          (满分:)
    A. 连词,就
    B. 语气词,表停顿
    C. 介词,在
    D. 副词,才
    正确答案:————
10.[单选题]“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中的“胡”字词性为          (满分:)
    A. 疑问代词
    B. 连词
    C. 语气词
    D. 副词
    正确答案:————
二、多选题:
11.[多选题]下面句子中,含有宾语前置的有()()()()          (满分:)
    A.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B. 其虞虢之谓
    C. 夜以继日
    D. 唯利是图
    正确答案:————
12.[多选题]“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除会意、形声外,还有          (满分:)
    A. 假借
    B. 转注
    C. 指事
    D. 象形
    正确答案:————
13.[多选题]关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
    A. “明”是形容词
    B. “明”是名词
    C. “明”词义为清清楚楚
    D. “明”词义为视力
    正确答案:————
14.[多选题]关于《礼记》一书,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
    A.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
    B. 《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C. 戴德辑录了《小戴礼记》,戴圣辑录了《大戴礼记》。
    D. 《礼记》即《小戴礼记》。
    正确答案:————
15.[多选题]下列各句中,“之”相当于助词"的"的是()()()()          (满分:)
    A. 今君有区区之薛
    B. 被于宗庙之祟
    C. 沉于国家之事
    D. 齐其闻之矣
    正确答案:————
16.[多选题]关于“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中的“之”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
    A. 是动词
    B. 意思是“到达”
    C. 是代词
    D. 意思是“他”
    正确答案:————
17.[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之”相当于助词“的”的有          (满分:)
    A. 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B.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C. 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D.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正确答案:————
18.[多选题]下列各句中“其”字是代词的是          (满分:)
    A.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C.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D.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正确答案:————
19.[多选题]下列各句中“夫”字是指示代词的是          (满分:)
    A.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正确答案:————
20.[多选题]下列句子中“与”是动词的有()()()()          (满分:)
    A.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B. 于予与何诛
    C. 吾与点也
    D. 蹇叔之子与师
    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
21.[判断题]四体二用说”是清代戴震首次提出的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2.[判断题]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3.[判断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的“耻”是意动用法。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4.[判断题]“人十能之,己千之”中的“千”是数词用作动词。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5.[判断题]用象形这种造字法所写的词一般都是有形可象的名词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6.[判断题]“百乘,显使也”中“百乘”是主语,“显使”是宾语。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7.[判断题]“或百步而后止”与“或谓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中的“或”两个字用法不同。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8.[判断题]“邻国之民不加少。”中的“加”是副词,是“更加”的意思。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9.[判断题]“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应当理解为“膺戎狄,惩荆舒。”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0.[判断题]“三进及溜,而后视之”中“溜”是“溜走”的意思。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1.[判断题]“哀公赐之桃与黍”中“赐”是“赐予”的意思。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2.[判断题]“何难之有!”是宾语前置结构。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3.[判断题]“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中的“雪”是动词,“擦拭”的意思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4.[判断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中的“贰”的文中义是两属。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5.[判断题]“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的“趋”是“快步走”的意思。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6.[判断题]“公赐之食。”是双宾语结构。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7.[判断题]《战国策》是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0国,共33篇。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8.[判断题]“大臣强谏”中的“强”是“强迫”的意思.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9.[判断题]“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中“宦”的文中义是做贵族的奴隶.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0.[判断题]“矫命以责赐诸民”中的“责”与“债”是古今字的关系。          (满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附件是答案,核对题目下载 q76129602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师《代汉语(1)》18秋在线作业12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