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10-15 08:41:17

第十讲 理念改变

第十讲理念改变(上)

创立和谐的气氛

【案例】
历史上南斯拉夫出现过两个人,一个是米卢,一个是米洛舍维奇,都是塞族人,都是一个年龄,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出生的。米洛舍维奇现在什么结局?被抓起来,老婆被抓起来,女儿被抓起来,在监狱里还有人毒死他。而原国家足球队教练米卢呢?在中国挣了很多钱。米卢挣钱很快,(做广告)给他一杯酒,你就说这杯酒好喝。好,米卢就拿起来,连话都说不成,大曲好喝,一千万到手了。
一个男人最自私、最低级的野心是什么?金钱想有一千万,想十二个美女追着你。假设最低的愿望是这些,我们怎么去实现它?
米卢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米卢这个人,就从来不打,米卢实施了一种文化,给中国带来了这种感觉。在带领中国足球队第一次进入世界杯足球赛后,有记者问“米卢先生,告诉我们,你把中国队带进世界杯的秘诀是什么?”米卢回答:“态度决定一切,快乐足球”。
米卢说,中国的条件比韩国强多了,球场条件比韩国强多了,中国人的身体条件也比韩国强多了,我给中国足球带来的,是一些和谐的气氛。米卢还是很有保留的,他发现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斗,不和谐。
米卢说我是一些和谐的成分,足球的灵魂是和谐,而不是脚法,虽然脚法是必须的。
企业的管理灵魂也是和谐,只要企业人与人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是和谐的了,技术就肯定能到大力的发挥。企业上到一定规模以后,有了产品以后,有了一个团队以后,一定要最终达到创立和谐的气氛。

【案例】
诸葛亮一生聪明有智慧,但是他是最制造内部矛盾的人。制造到什么程度?刘备刚刚起家,诸葛亮是军事,先火烧博望新野。
第一仗让张飞去打,张飞说行,得立军令状,张飞说我行,我肯定拿下来。果然拿下来了,诸葛成心安排的。不错,这是说明我对了。
然后派赵云去攻第二座城,谁知道赵云碰上麻烦了,那个攻城守将,想把他的妹妹嫁给赵云,赵云舍不得下手。最后赵云还是把它拿下了,诸葛亮也算弄对了。
关羽去攻长沙,关羽说行。长沙是重镇,你至少要带三千人,关羽说五百名刀斧手就可以了。必须带三千人。我拿不下来提头来见。签军令状。签就签。关羽到了长沙,有个黄忠,打不下来。打不下来,诸葛亮高兴了。
正高兴呢,出来一件事,魏延为了救黄忠,把长沙太守韩宣杀了,献了长沙的城,攻下来了,不战而胜为之上。关羽高兴了,刘备高兴了,全队都高兴。但是这个时候诸葛亮说话了:主公,我今夜观天象,有反星下世,一看原来是魏延,魏延脑后有反骨。刘备还是有王者风范的:我们拿了一座城,得了十万刀枪,五千匹军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能说魏延,我的很多人都是投城来的,假若如此,现在有人来投就把他杀掉,说他反骨,以后还有谁来投?
这个时候诸葛亮应该以目的为标准,团队壮大了,有地盘了,正好达到目的。但诸葛亮这个人是不讲目的,只讲对立的,他给魏延留下一句话:他日我必杀之。
魏延跟了刘备打了一辈子仗,没有反。诸葛亮到临死,所有事都安排停当了,最后想起了一件事,魏延没反呢,怎么办呢?证明我预言错了呀,一世英名被毁了呀。
管理者当中,不少人是这个样子,企业发展不发展不重要,说话算数不算数,东西能不能推行下去才重要。内部的人,我再不收拾你,我收拾得了谁,斗争性的气氛特别强大,气氛特别强大。然后,诸葛亮就设了个计,把魏延给逼反了。当时五虎上将已经都去世了,而六出祁山,魏延都是先锋,他威望高。整个魏国只有一个人不听他的,最反对魏延,那个人是杨宜,后来军权就交给杨宜,但他不是武将,不是元帅。实际上从人格上就可以理解,因为蜀国这个群体,最跟魏延作对的就是杨宜,诸葛亮就把军权交给了杨宜,魏延不服,不服就要去夺权,夺权不能算反。怎么能反呢?又设了个圈套,把魏延给干掉了。诸葛亮临死不忘杀魏延。
这种斗争性的文化,是非常强大的。

【案例】
司马家族就不一样了,有一天,司马皇帝正在那下围棋,忽然有人上报,说杨斛不听你的话,让他去打这个吴国,他不仅不打,还和吴国的元帅陆亢在一块喝酒。前两天,杨斛和陆亢一块去追踪打猎,陆亢那边射的那些东西,最后杨斛都给他送回去了,还把自己的东西送他作为礼。过两天,陆亢又弄一些酒送给杨斛,他们在一块还欢乐,没有服从您的命令。
司马皇帝说,不战而胜,不战而取之,岂不更好。
司马皇帝认为,我派的人我就得相信他,我就得给他权限,我不能听别人的谗言。你说他,我知道,因为我信任杨斛这个人,他虽然违抗我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个人是可靠的。因此,不鼓励内部争斗。

【案例】
唐朝李世民时代,有一个人上奏说:“皇上,我们家元帅准备造反。”
“你怎么知道?”
“他们在后庭议论,说你怎么怎么不好,什么分配不合理,他们准备造反。”
李世民说:“来,把这个人杀掉。”
并颁布了一项法律,所有的下级去告上级的,所有的仆人去告主子谋反的,一律斩首。
李世民给人一种感觉,我绝不制造内部的矛盾。
有人又问:“他真反了怎么办?你不让他去告,万一他真反了呢?”
李世民从不扎钉子:“他基本上不反,对不对?反就反呗,我还搞不定他吗?搞不定我这个皇帝,我能做得下去吗?”
有实力,很自信,不怕他反。“我天下做的本来就好,百姓拥戴我,我不怕反。”
有人问:“真把你反掉了呢?”
“说的太好了,”李世民说,“如果这个人能把我干掉,说明他比我有能耐,那是天命所赐,我宁可有一个比我更好的人来统治天下。但是我在这个天下之内,决不给自己制造混乱。”中国有一句最重要的话,心大为王。
“我不怕他反,如果他真能反过我,那是命。”
因此,一定要学会一种和谐的文化。
有的人担心做不到或者做不长久,这些人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我们来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们和谐不了。
松下幸之助从20岁开始到50岁,吐血尿血30年。因此他经常是不工作的,派别人去工作,他剩下的有40%~50%的时间,都在禅房度过的。
不要以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近实务,一个老板必须跳出来。
练字练到一定程度,字出不来了应该去练剑。
练刀练到最后,练不出来,应该去练字。
管理永远都是相反的。

张瑞敏关于和谐的论述

怎么样才能达到和谐?有关和谐这方面,张瑞敏给了一个评价,他认为不应该打也不应该跑,他认为应该变成狼。别人强烈的反对你,反对得越强烈,越证明这是机会。
在这一点上,所有的发达的团体和民族,做的都是很好的。

【案例】
韩国足球队跟墨西哥打,打一次败了,打一次败了,连败八次。韩国人想什么,终于找到机会了,没有哪一个教练,像墨西哥队教练更加懂我们韩国队。韩国人想,碰上救星了,一定要把这个人弄过来做我们的教练,花多少钱都行,最后请到这个人,这个人叫希丁克。让亚洲队能踢到前四名,把意大利队干掉了。
意大利这一群球员,从进了场子到离开韩国队,他的眼睛都是迷糊的,不可想象,怎么可能在最后一分钟,让人家进个球,让韩国队把意大利队给干掉了。后来韩国人对希丁克喜欢到什么程度,说“希丁克先生,当我们的总理吧。”
企业的老板、主管必须有这种胸怀,有这种气魄。有一个人反抗了你八次,收拾了你八回,连续八回,你只要碰到他,就没有招,那就是你的救星来了,不能想到我干掉他,那你就成诸葛亮了。凡是动干掉他的念头,你就是一个小男人。所以说变成狼以后,你变进去了,它会给你带来很多,你想象不到的,给你打开一个新天地,一定要有这种感觉。
变成狼以后,会发现狼更博爱。比如到大厦门口,不知道谁扔一个小弃婴,有没有可能,一个正哺乳的母亲,把他抱回去喂奶?有可能。因为我们毕竟是有爱心的,但是看见一群小猪没人喂,有没有可能把小猪抱在怀里喂?不会的。
狼做到了。狼妈妈看见小猴子,抱回去喂;有一头小猪,抱回去喂;人类的婴儿,抱回去喂;看见狗的婴儿,抱回去喂。因此,世界上有狼人,狼猪,狼狗,狼猴。
进去了就会发现的,将给你一个广阔的天地。

【自检10-1】
如何形成健康的群体相互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10-1
第十一讲理念改变(中)

很多企业家经常说:我这个地方是小地方,员工文化层次不高,素质不高,因此我们的产品不必要做到那种(高级的)程度。学历不高、条件不好、地域差,这是很多企业家因为自己没有做到,而找到的理由。

【案例】
当年,蒋介石的团队资质很高,黄埔军校的、西点军校的、德国陆军学校的,日本陆军学校都有。毛泽东的从井冈山出来的团队,有和尚来投、有丫环来投、有造反的来投。毛泽东手下除了林彪是科班出身以外,其他没有了。毛泽东能够在创业这个阶段,正确的、合理的发挥了所有人的天分、天才,使他的团队最后把蒋介石的海、陆、空三军全部干掉。打到最后,把蒋介石赶下了海,毛泽东手下只有野战军,连后勤部队都没有。
因为他不给自己找理由,既然进了这个团队,就要把团队最大的优化,找到成员的可取之处。

案例:松下的团队文化

如何把团队的成员变成狼,去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是公司的一把手必须要做的。
建立一个文化理念,首推松下公司有关企业团队的文化理念。松下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世界上没有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如果那个人不到公司里来,很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彼此永不相识。回想起人的一生,往往受到缘分之操纵,想到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在不可因个人的意志和思想而轻易断绝,它在冥冥之中,似乎受到更高层次力量的影响,果真如此,我们更应该重视现在的人际关系,同时感激这一切。
有人来公司工作,老板要知道这是缘分,什么缘?我们应该重视现在,现在谁跟你,谁就是你的缘。松下就是这么想的。什么叫做缘,谁跟我现在的这个人就叫缘,他就是我的贵人,我就把他用好。
因此,这是松下的团队文化的一个精髓,它认为所有那些跟我的人,都是我的贵人。

对员工的要求应该独一

另外,请大家在,书上,画上11条平行的横线,再画11条与横线等距的竖线与横线组成方格,总共形成100格。在日常培训过程中,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理论研究思考当中,假如整个人类共有100种能力,你觉得你的员工们,他们应该占到多少才合格?平常在企业范围内,希望员工达到百分之多少?答案是:60%。
人类的大脑是人类文明智慧之源,假设在这个人的大脑上分了100个区,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人力资源、销售,什么都懂,这个人会不会出色?不会。为什么你的企业不出色?因为你要求员工们全面发展。为什么你的团队不出色?因为你希望团队每个人都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没有缺陷。我们的大脑总面积就这么大,分得区越多,能力越差。
中国大陆有很多企业文化,都是全面要求。奇才往往另外一个方面会具有巨大的缺陷,因为他这个大脑,只分了四个区,很多区都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几乎都是大脑均衡分区的,清华北大出不了巨子,就是因为大脑分区太多。
但是有一个人头脑分了四个区,政治、军事、地理、文学,这个人是毛泽东,毛泽东就这四块,军事天下无人能打,但是毛泽东有缺陷:没数字概念。
因此,要什么样的人,对人怎么看,这是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为什么导致不了团队和谐,因为你全面要求,成员达不到你的要求,所以说不和谐。拿标准去要求,肯定有毛病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毛病。因此,要求一个员工,在100个能力当中,有一用即可。
比如,团队有100个人,有100项业务要做,每个人有独一用,并且每个人都做的很出色,最后这个企业就完成了100%。
统计学研究发现,一般一个人的优势不会超过五。如果一个人能力超过了五,那些能力就不是大自然赋予的了,用到六的时候,能力已经彻底下降。

善用他人的优势

在企业当中培养的员工,每个员工要有他的优势方格,每个员工都有自己最优秀的部分,其它部分可以舍弃掉,可以让他不懂和做不到。

【案例】
有一个很大的企业老板说:最近我那一帮开发的人,居功自傲。他们很有天分,我也离不开他们,早上老是不签到,老是不遵守纪律。公司九点上半,他们一般都九点半来。怎么办呢?
后来就想了个办法,开发部的人可以九点半上班,一线生产车间照常。重新定规矩。这些人开发一个产品,给企业创造多少个亿,如果非要让他按时上班,又得开发产品又得熬夜,又得上网又得查资料,又得和国外联系,又得按时上班,要哪一个呢?现在的情况是,研发人员九点半上班,中午还要睡午觉,下午三点半上班,他们的俱乐部叫“930俱乐部”。
老板要研发人员开发产品,而不是让他遵守时间。但是生产线的职工,就必须得遵守时间。所以老板的思维模式要改变,对人的看法要改变,找到优势,优势不会超过5%。

【案例】
有一个孩子是县重点学校的前几名,一般都认为要考北大清华,结果只考了个三类本科。他自我感觉不好,到了最关键的考试,发现自己不行,自我否定。
由于家里经济条件限制,不想让他复读,就直接上了大学。到了学校以后,他要求退学,因为他一进到宿舍,就看到他坚决受不了的三个人:第一个人,十八岁的光头,一根毛都没有。第二个人,一米九,单薄得风一吹就会倒。第三个人,非常矮,能摸他的头。要求调宿舍,老师说不准调,不调我退学。
后来就找一个专家来辅导,专家有一个条件:盲从,必须要盲从。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辅导,专家给了他一个安排:去找这仨人的优势。刚开始找不到,专家就说继续找,否则也不退钱。就继续找。过了一个半月,找到了。他自己讲了过程:
这仨人呢,光头是绝对下不了手的,看都没法看,也觉得高个不好下手,就先从小矮个开始下手,咋看也没可爱之处,就跟他聊,按照专家的说法,不管愿意不愿意就盲从,说他可爱,说他可靠,说他爱学习。
说到一个半月,他请我去他家吃饭,到人家我大吃一惊,三百平方楼中楼。他爸爸跟我说: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请你吃饭吗?六岁的时候我和他妈妈离婚,怪我。离婚以后到现在为止,他妈妈离家出走。我这个儿子恨死我了,从此以后不跟我说话,自闭,跟谁都不找交道,有十几年了。只有最近一个多月,儿子回来有笑脸了,甚至开始跟我说话了。他说爸,有一个人喜欢我,说我有优势,开始说话了。这么多年来,我是头一次看见他有笑脸。他说是你这个同学喜欢他,我请你来是想感谢你,是你给我们家一个新的希望。
然后他就说,孩子,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我是某个厅人事处的处长,你叔没有别的本事,你毕业以后,咱这个省会的所有单位,指哪个单位我就给你弄到哪个单位。结果现在看见小矮个,我就心花怒放,因为有工作了,而且是省市级机关。别的人毕业以后还找不着工作,我大一就找着工作了。而且从这开始,我发现这个小矮个的确有优势,首先人家三百平方的房子楼中楼,他爸开的是别克牌轿车。
还有,他比我有城府,像男人。还有一个特点,他不答应的事就不答应,只要答应你就绝对做到。我现在的问题解决了。
那个一米九的一风吹也找到优势了,最近我们校级篮球比赛,篮板球就是他的,一伸手就抓到球,只要球在他手上,谁也抢不到,他会晃,没有人能撞倒他。现在除了光头没有找到优势以外,这俩人的优势都找到了。我不退学了。
所有的老板都应该比这个孩子素质更高,应该都会比这个孩子更会发现别人的优势才行。

【自检11-1】
如何把团队的成员变成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11-1
第十二讲理念改变(下)

戴尔的电脑可靠,别克车质量可靠,人与戴尔电脑、别克车比,人的质量更高,因为车和电脑都是人造的。别克车为什么能跑50万公里,因为它经过合格的检验,电脑为什么能用几年,因为它经过合格的检验。
所以,人只要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合格的,因为人的检验程序,肯定是要高于别克车和戴尔电脑的。因此,就压根不用怀疑人的质量问题。
上帝是公正的,会给予所有人,但是给A不给B,给B不给A,但是不给A的人,肯定会给B。

改变人类对世界的看法

“杀人偿命”,大家都说是对的。但欧洲没有杀人偿命,加拿大没有,新西兰没有,澳大利亚没有,美国除了两个州有限的以外,其他也都没有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取消杀人偿命。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理念先进,不需要学习,实际上杀人偿命是最陈旧的观念。前一段美国有一个枪击案,打死了几十个小孩,美国人没有要求他偿命,还祭奠他。心理学家发现, 95%以上杀人犯都曾是被父母遗弃的,凡是双亲健在、正常抚养的都不会成为重罪犯。
日本做过统计,日本60%的强奸犯非母乳喂养。从根本上去找办法,怎么样才能让一个民族不出现犯罪呢?只有一个办法,让所有的孩子都在亲爹亲娘的怀抱下长大,不能带给爷爷奶奶养,不能交给保姆养,不能交给别人养,否则就会出现重大犯罪的隐患。
杀了人去偿命,罪犯是不会停止的,因为那些杀人犯,并不会因为有杀人偿命这种重罪,而害怕去杀人,因为对他们来讲,杀人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方式,是快感,宁肯被杀也要杀人,因此重刑是下不了的。

人类需要爱先于食物

心理学家的研究,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看法。举个例子,人类的婴儿一出生,头24小时他要求吃奶,妈妈的奶三天才下奶。这三天内,他是没娘奶可吃的。那么,这孩子三天之内的第一个愿望要求是什么?抱抱。
假设这个小孩生下来,放在婴儿室。姥姥来了,我这姑娘自己才80斤,生个7斤9两这么大的胖小子,我的妞有本事。孩子对亲姥姥没有反应;亲爷爷来了,男孩,三代单传,这回我的心放下了,孩子没反应。亲爹来了,三角眼,塌鼻子,菱角嘴,不用亲子鉴定,肯定是我儿子,孩子还是没反应。谁来了有反应?妈妈来了,乖,宝宝,脸红红的,长大肯定是个白胖小子,孩子立即就转脸,有反应。人类的婴儿,在头24小时,最想反应的是亲娘,因为人类需要爱先于食物。
如果这个时间亲娘不出现,他这个能力就没有得到展现。那么,没有得到展现怎么办?来了一个其他的人,比如随便找一个年轻女子,哎呀,这个宝宝长的红红的,长大肯定是长得很白,人类的婴儿会有反应。在婴儿头24小时,只对年轻女子的声音有反应,是在找妈妈。
如果这些能力,从小没有得到激发,没有得到开发,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认亲不准,就会产生终生冲突。如果一个小孩,在两岁以前,不是亲娘养大的,他就会产生冲突,如果他是被亲娘遗弃的,就更麻烦。

母亲的怀抱值万金

【案例】
有一次在城市的戒毒所,有八个戒毒明星和专家进行交流。
第一个,一个35岁的女士,在做服装专卖店,几百万家产都被他吸毒吸完了。问她第一个问题:请问你怎么评价你的母亲?回答是:我的父亲在我一个月的时候,就把我送到老家,三年之内我没有再见过她,就意味着世界上没有娘。
第二个,一个15岁的小女孩,问:请评价一下你的母亲。小女孩唰的眼泪下来了,回答:在我12岁半的时候,母亲自杀了。
……
心理学家发现,重大的犯罪和重大的越轨行为,都和母亲不恰当的爱和放弃爱直接相关。
要想解决这类群体的问题,只有改变理念,因此,像瑞典、挪威、比利时、芬兰这些国家,英国都做了亲子法。生下孩子以后,父母必须回家养孩子,一年到三年,男人也得回家,所有的母亲都给钱发钱,在家安安心心的养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不会出现犯罪,不会出现强奸,不会出现重大疾病。母亲的怀抱值万金。
执行开始的时候也是逐渐强化的。比如说瑞典,孩子今年半岁了,男的还没回家,就会有警察过来出面干涉,不准出屋,按法律规定,你必须抱半年,钱国家全出。像澳大利亚规定,生一个孩子,周补贴170欧元,生两个孩子一个月的补贴就折合人民币1万元了,全家够吃了,生孩子是一种荣耀,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全民族都这么做。
1986年,中国司法代表团到瑞典去考察,打开监狱,只有一个人,看大门呢。我们就怀疑:你们是不是政绩工程?把犯人移走了?都说你们治安条件好。人家就听不懂,什么叫政绩工程,这里几十年没有押过犯人!
有些国家比如伊斯兰的文明,认为他们这个做法,不一定能达到这个效果,在芬兰做实验,这个实验据说做了几十年了,年年都在一个时间段。弄几十个金发碧眼,三围很好的美女,在夜里放到芬兰街头,几十年来,没有一个女人受骚扰。
因此,要想解决根本问题,必须把整个世界上的,西方的,美国的,欧洲的管理的模式、方式拿过来,结合中国的国情,借鉴着去用。如果头脑不改变,理念不改变,想解决这些问题而又不用这些方法,那是几乎是不可能的。

【案例】
入世谈判谈了十五年。前十五年,都是谈判小组去谈,谈判小组的人认为要给国家多争取些利益,所以一直没有签成协议,最后朱镕基亲自去了,就在谈判桌上签了协议。
谈判小组的组长、副部长给他写了个条:“总理,这些条约不能签。”朱镕基也写了个条回去:你们不要给我写条,你们没有资格给我写条。谈完了,朱镕基就端着酒问大家:你们是不是对这种做法有想法,请大家回答,我们中国入世,向世界要什么?大家立即回答:利益、资源、钱、文化。
朱镕基说:同志们,是理念。
这是朱镕基先生的高明之处,赶紧入世改变理念。

课程总结

《企业心理行为分析》共有七个部分。
(1)一个企业必须有优良的个体,这个个体一定是良性的。
(2)企业的群体文化,必定是一个和谐的文化。一定是找到优势的,优势只能是5%的
(3)理念必须改变。它是一切的源泉,没有源泉是没有意义的,千万不要去否定理念的作用,只注重实用。
(4)韦伯的层峰组织理论,它在平静之中是最伟岸的,是钻石,要把它当作灵魂,不要把它当作知识。
(5)管理沟通曲线。不要以哲学的眼光来看企业的管理,一定要从管理心理学的这个新方式来看管理,否则就会漏项。
(6)企业中的决策,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由谁来决策。60%的许多细节的管理,本是无谓的,应该把低质量低认可的都不进行决策。另外推荐了康熙的决策方式和林清玄的人生管理和人生不可管理,必须是相对的。
(7)大家欣赏诸葛亮,而诸葛亮是最早被灭亡的,这样一个人格导向,压根走不出深渊。应该欣赏司马懿,欣赏曹操。曹操的人事观念,已经是很优于诸葛先生了,我们要铲除诸葛先生在头脑中以及文化中的影响。

【自检12-1】
阐述一下企业心理管理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12-1
转载 请注明出处 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十讲 理念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