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1-10-15 08:33:33

第六讲 组织结构

第六讲组织结构(上)

层峰组织

德国的社会学家韦伯(M.Weber)提出,一个组织怎么去组织?一个团队怎么去组织?结构怎么建立呢?
Æ 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制度。
Æ 要分工明确,专业化强。
Æ 规章制度严明。
Æ 不受个人情感因素影响。

【案例】
有一个大酒店的经理,早上八点钟对他的秘书说,把我今天给各个相关部门的指令传达到。秘书就夹个夹子开始走出来,准备到各部门传达指令。这个大酒店建在一个低洼之地,为了聚财,没有把下面填平。因此,每个勤杂工往洗衣房推换洗的床单等物品时,往上推的过程都要上坡。总经理的秘书走到这个坡的时候,发现有个勤杂工推不上去,就准备帮一下。
秘书就把这个材料往那一放,帮他推。那个坡很陡,秘书也没有多少劲,又是高跟鞋,推了半天才推上去,然后拿着资料按程序去发,发完回来了。酒店管理是非常精细的,总经理是外方的,他就问:今天怎么回来晚了?秘书当然愿意汇报:今天我做好事了,碰上咱们的勤杂工推不上去,我帮他推,因为我穿了高跟鞋,推了半天才帮他推上去,然后我又发完文件,就回来有点晚了。
这位外方总经理就叫全体开会,说:今天召集大家,想了解一个问题,楼下坡道是意大利人给设计的,任何一个中国的成年男子都能推的上去,现在有人推不上去,请人事部经理告诉我是谁。人事部经理说:是中方人事部副经理他二舅。
总经理说:早就说了不准聘亲戚,为什么聘亲戚?二舅五十六了,当然推不上去。
问中方人事部副经理:什么让你二舅过来,规章制度严明讲的很清楚,不准进亲戚,我们的勤杂工规定的是26岁到45岁,你怎么能让56岁的进来?
副经理:我妈非让他来。
总经理:你妈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副经理:我妈说了算。人要讲情面嘛,制度总得有情面那部分,我妈非要她来,我能不孝顺她吗?
总经理:开除,立即开除。同志们,企业内所有的好事,后边隐藏的都是问题。
管理学上有一个原则,有问题就肯定有问题。
就是一个地方出现问题了,它背后肯定隐藏了问题,而这个问题甚至是以好事的名义出现的,企业当中不需要好事,需要规章,不需要先进,需要效率。
为什么不需要先进,不需要好事,不需要那些帮助人的事呢?

【案例】
小浪底水库是外国人去做的。有一天,中方有一个钻井队打孔打完了,大家在欢呼:我们提前完成了任务。
比利时的总工问:提前完成了多少?
答:提前完成了两米。
总工:立即开除。你再往前打两米就打穿了,我前面的防震墙还没有做好呢,谁让你提前,今天的计划是五米就是五米,前面墙防震墙还没有做好。不需要先进,需要大家同步,有这个能力,也不能显示。
上面那个秘书做好事的事接着往下处理,先把那个人事部副经理和他二舅全部开除。
总经理:秘书,你是做秘书你还是做勤杂工。
秘书:我是做秘书的。
总经理:谁让你去做勤杂工?写得不是很清楚吗?分工明确。既然分工了,分了就不能再做了。不需要你去帮他。
另外,你把文件往边上一放,你去推车了,推了十分钟,再拿着资料去送。晨会就是十分钟,都已经开过了,我今天的命令传达不到了。你是秘书,就是帮我传达命令,你却拿这宝贵的十分钟在推车。
如果你去推车了,风一来,把文件刮跑了。你又回来重做,那整个上午都传达不了命令。再说,如果你把文件往那儿一放,回来找不着了,商业机密彻底泄漏了。你是秘书,资料是不能离手的。
由于我们没有这种明确专业的管理的意识,以为都可以稍稍的乱来一点,一个小会放大。这些东西是企业家没有意识到的,他不知道我的企业为什么效率这么低,怎么总出事。因为管不到细节,说了不算。
也许还会说,这是一个好事,大力表彰,大家就都去做好事了。勤杂工每次到这儿,就等,来个好心人来帮我,每次到这儿延迟十分钟、二十分钟。
因此,分工就是分工,分了谁也不要帮谁,按照韦伯的理论,在企业当中每个部件应该是适宜的,每个部件都是胜任的,可以完成本职工作的。如果这个岗位不适宜,要么你定的标准过高,人做不到,那你要调整标准。要么就是这个人不合适,你去挑合适的人。每个岗位都应该养成不等、不靠、不推脱,不胜任就换人。如果说非要合作,那么群体的配合应该是法定的,比如说谁推都推不上去,就要建一个岗位叫助推工,以保证所有人走到这儿都有人帮他,不会误事,其他人不用来帮。一个企业如果有些事需要随意的去帮助,就说明企业的漏洞太多。
韦伯说不需要法定以外的串岗,最大限度的杜绝随意性,哪怕这些行为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出于良好的动机。企业只需要做法定的事,规范的事,既不需要做坏事,也不需要做好事。这个理念我们的企业家能不能建立起来?这是我们与世界最大的区别,与盛唐李世民最大的区别。韦伯认为,一个企业管理的应该像一只表一样,只要每个部件精良运作良好就行了,任何一个零件决没有必要去替代别的零件,这样不仅无助,反而丧失了整体功能。
按照韦伯的组织特点就是:要有序,要法制,人际关系简单,以求长久高效。

【自检6-1】
韦伯的层峰理论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6-1
第七讲组织结构(下)

不受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言而有信,要守信。要想别人做到自己先做到。一个企业老板要求员工的,要求部属的关键因素,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就是言而无信。我们的民族素质,一点都不比西方差。美国人曾经做了一个智商测验,心理学家测完以后,得出两类人智商是世界上最高的,一类是美国白人,还有一类是中国华人。我们的智力一点都不差,差的是我们没有那种贵族化的感觉。

【案例】
有一个女工程师,为企业开发了一个挣了五百万利润的产品,她在开发的过程中碰到了难题,然后告诉老板:我的老公在这方面比我更强,他对电子产品的理解力更强,让他来开发这个产品,肯定就没有问题。老板就把她老公调到了企业里,但实际上老板并不清楚她老公是否真的有本事。
如果财务经理有个秘书,要开除她,可是她二哥是开发部经理,她丈夫在新加坡做分主管,她的妈妈是仓务主管,想想能不能动?如果这样,老板就不能头脑清晰、手段分明的去做事。一个企业不能里有亲戚。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贵族化的感觉,不受个人情感因素影响。有一家企业规定,企业内部能不能谈恋爱,谈恋爱控制不住,但是能控制结婚,结婚的时候必须走一个。如果老板准备创立百年企业,准备把企业做成高效率的企业,准备把企业做成贵族化的企业,准备把企业弄成国际化的企业,必须遵守杜绝情感的原则。

企业管理无情才是真有情

【案例】
有个内地的医院搞庆祝晚会,庆祝一个老药工成为企业的优秀典范,他一家四代九口都为这个医院贡献了他们的力量。这样的典型,是现在很多管理者极大的拙劣的典范,因为这样会使这一家九口,形成一个特殊的势力,企业很难去控制他们。
三国里会拉感情的是刘备,弟兄们结拜一块干,灭亡。不讲感情的是曹操,要钱给钱,要美女给美女,但是不拉弟兄,不磕兄弟,不拜把子,谁来进入圈子都可以。如果有人去找刘备,说要参加您的事业,参加您的团队,可以,给你一个上将,但是他不是圈里的人,因为圈已经磕过头了,再进也进不到这圈里。这个圈会带来什么感觉呢?谁杀了关羽,我要给他报仇,事业可以不要了,皇帝可以不做。刘备毁就毁在,分不清关羽重要还是江山重要,受了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不要拉感情,要么就不要做企业,很多老板喜欢和创业的人员称兄道弟,这会让后来的人心理受到影响,有雄心壮志的老板要避开感情。

(一)内部必须有等级,不讲情面

【案例】
有一个工程师正在画图,这个设计图可以给企业创造几百万的效益。想着想着点子上来了,一拿铅笔,铅笔秃了,正好旁边有一个打扫卫生的人,他就说,帮我削削铅笔。这个打扫卫生的人说,你以为我是你仆人,你们这些人,平常就瞧不起我们,削铅笔你不会自己削,我的职责范围内又没有削铅笔,我不是你的仆人。
这个工程师当时正作图,脑子没有想那么多,是随手给了他,勤杂工这么一说,工程师也觉得是不是自己有点过分,怎么能这么把人家当仆人用呢?算了,自己削,削完了就想不起刚才想到哪儿了。
如果作为一个集团公司老板,你听到这个事会怎么反应,会怎么处理?
这是发生在中国企业效益一流的,最好的一个企业,老总就说:做一个规定,以后所有的设计部门,桌子都放上笔筒,每个笔筒都放上铅笔,所有的铅笔都由勤杂工负责削好。凡是秃的必须削好,不能影响工程师绘图。
企业员工必须把自己的位置摆平,有明确规定的职权和等级制度,工程部工程师的职位等级就是要比勤杂工高,地位就是比你高,就是要为他服务,不讲情感,不要去获得尊重。
有些人说这个老板不讲情义,对人不尊重。这个老板就做了个总结,说知道不知道我的员工年薪多少钱,一般的大学毕业生至少是12万的,工程师的年薪是四五十万的,勤杂工扫地每个月至少六千的,一般都一万的。我的员工回到家,太太很尊敬他,全家都有希望有信心,孩子可以上好学校,太太可以过上好日子。另外一个公司的员工,他们很讲平等,很讲互相尊重,铅笔自己削,地自己扫,茶水自己倒。结果企业倒闭了。是我有情还是那个讲平等的老板有情?哪个有情,我有情。什么叫企业,什么叫有情,企业的有情,就是保证企业的繁荣昌盛,保障所有的员工拿到最高的收入,然后让他们在家人面前,在社会面前有地位,有实力,这才叫爱员工,这才叫真讲情义。企业的管理无情才是真有情。
企业必须建立一种文化,在企业内部是不讲情感的,企业就是为了效益,就是为了利润,就是为了挣钱。不仅要让企业挣到钱,也要员工最大限度的达到他们的经济收入,而达到了这一点,所有的员工,企业就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家人的尊重,自我的尊重,这就是企业对员工最大的情义。要想做到这一点,内部必须有等级,不讲情面,不要在企业内部寻求尊重,寻求感情。
学员:我现在工作的公司,不太鼓励去招聘,还是鼓励推荐。这会有问题吗?
讲师:企业管理有个方格理论,方格理论是定量,就是亲情在一个企业要占多少,它分到几个型,叫19型,91型,99型,95型,55型。分型就讲亲情的部分占多少,和物的部分占多少,可以把它量化,这位女士提的是要量化的。
1.9                                                                     9.9
                                                                        
                                                                        
                                 5.5                                    
                                                                        
                                                                        
                                                                        
                                                                        
1.1                                                                     9.1
图7-1 管理方格理论图示
企业要求内部推荐人才,并不是问题,推荐的可能是同学,可能是你的同事。但是推荐的是嫂子、妹妹,就要有警惕了。

(二)中国企业家“三三制”用人法

任何管理都是相反的,一个企业不能接受个人情感因素,但是相反面就是,中国的企业用人必须有任人唯亲的部分。中国企业家的任人,应该以“三三制”为佳:

1.任人唯才
就是任人唯贤、任人唯能。
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巨大的差别在于,西方有上百年的宗教体系,它的道德伦理相互之间有很多共识。而我们现在有些道德体系没有共识,如果一个企业中没有亲人,就容易出现乱子。

2.任人唯亲
中国的企业必须做成家族式的,一定要有亲属。

3.任人唯稳
有些人没有事业心,就是想有个工作,天天去做就行了。任人唯贤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认人为亲的,是为了企业的牢靠,为了企业长久;认人为稳的,是为了企业的稳定。
如果全部是贤人,企业就乱套了;全部是亲人,企业不发展了;全部是平常的人,企业就没有创新力了,这三类人都是要有的。
如何任人唯亲?
企业中亲属都觉得自己责任心很强,另外,员工一般不敢惹他们,那么就出现冲突了,都是别人让着他们,现在就成了大碍了。一个企业内部关键的部门,像财务、仓管,以及生产的部门,一定要有自己的亲信,但是不能被别人知道,也不能让他自己知道。他自己知道,就会去强势凌人,自以为了不起,形成一个特殊的太子党群体,别人不敢惹。
另外,别人知道了他们的身份以后,就会背着他们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既要任人唯亲,又不形成太子党。

【案例】
有一个企业家给了一个答案,他让他的所有的亲属全部改姓,比如说姓周的企业家办了一家企业,在这个企业里,凡是姓周的,全部都不是他的亲属。他的亲属全部改姓了,至于他们姓什么都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企业有没有老板的亲人,敢不敢乱说乱动,有没有特殊人物。
关于国、家、个人的关系,中国古代《大学》里边有一个说法:修身,齐家,治国。但是中国人由于文革的影响,喜欢从总的地方去抓,经常说从大局出发。

【自检7-1】
中国企业家“三三制”用人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7-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六讲 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