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8年路基路面工程 ( 第2次 )答案
第2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柔性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 )
A. 递增
B. 递减
C. 相同
D. 任意分布
2. 在柔性路面设计中,确定容许路面弯沉值采用的交通量Ne是设计年限内( )
A. 单车道双向交通量
B. 双车道双向交通量
C. 单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D. 各种车辆通过累计数量
3. 对于用砂砾石填筑的路堤,若略去其粘聚力不计,边坡稳定性系数K>1时,则说明( )。
A. 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B. 边坡不稳定
C. 边坡稳定
D. 无法确定
4.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应采取( )措施。
A. 采用稠度较高的沥青
B. 提高路表面温度
C. 采用稠度较低的沥青
D. 采用开级配矿料
5. 岩层的构造对爆破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当岩层的层理走向与最小抵抗线垂直时,在路线纵向爆破漏斗的破坏范围可能( )。
A. 稍有增加
B. 有所减少
C. 不增不减
D. 严重超爆
6. 对于稳定细粒土,三类半刚性材料的收缩性的大小排列为()
A. 石灰土>水泥土和水泥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
B. 石灰土>石灰粉煤灰>水泥土和水泥石灰土
C. 水泥土和水泥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石灰土
D. 石灰粉煤灰>石灰土>水泥土和水泥石灰土
7. 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的计算荷载应力,是以不超过混凝土板在使用年限内的( )的3%范围为控制。
A. 抗折强度
B. 折弯拉强度
C. 折压强度
D. 抗折疲劳强度
8. 某路基已知路床顶以下80cm内的平均相对含水量wx=0.65,查表可得w0=0.45、w1=0.5、w2=0.6、w3=0.7,则该路基属于( )状态。
A. 过湿
B. 中湿
C. 干燥`
D. 潮湿
9. 在旧沥青路面上铺筑混凝土路面,板下基础当量回弹模量可以通过( )确定。
A. 查表法
B. 承载板或弯沉检测
C. 路面结构类型
D. 土基回弹模量
10. 1准备工作:包括放样、布置料堆、整理路槽(或基层)与拌制泥浆等2撒嵌缝料3摊铺碎石4预压 5碾压 6浇灌泥浆灌浆法泥结碎石路面施工的工序正确的是()
A. 1-3-4-6-2-5
B. 1-6-3-2-4-5
C. 1-2-6-4-3-5
D. 3-4-1-2-6-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坡面防护的类型有()
A. 植物保护
B. 灰浆防护
C. 砌体防护
D. 土工合成材料防护
2. 沥青混合料通常可按其组成结构分为( )
A. 悬浮—密实结构
B. 骨架—空隙结构
C. 悬浮—骨架结构
D. 密实—骨架结构
3. 以下为增强挡土墙抗滑动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的措施正确的有()
A. 若挡土墙的抗滑稳定验算不满足,则可采取加大墙身断面尺寸等措施以增加抗滑稳定性
B. 若挡土墙的抗滑稳定验算不满足,则可采取减小墙身断面尺寸等措施以增加抗滑稳定性
C. 若挡土的抗倾覆稳定验算不满足,亦可采取加大墙身断面尺寸等措施以增加墙身的抗倾覆稳定性
D. 若挡土的抗倾覆稳定验算不满足,亦可采取减小墙身断面尺寸等措施以增加墙身的抗倾覆稳定性
4. 重复荷载对路基有什么影响()
A. 每一次荷载作用之后,回弹变形即时消失,而塑性变形则不能消失,残留在土基之中
B. 随着作用次数的增加,产生塑性变形的积累,总变形量逐渐增大
C. 土体逐渐压密,土体颗粒之间进一步靠拢,每一次加载产生的塑性变形量愈来愈小,直至稳定,这种情况不致形成土基的整体性剪切破坏
D. 荷载的重复作用造成了土体的破坏,每一次加载作用在土体中产生了逐步发展的剪切变形,形成能引起土体整体破坏的剪裂面,最后达到破坏阶段
5. 挡土墙常用作路基的边坡防护措施,其作用主要有()
A. 防止路基填方或挖方边坡变形失稳
B. 克服地形限制或地物干扰
C. 减少土地方量或拆迁,减少占面积,避免填方侵占河床
D. 防止水流冲刷岸坡
E. 整治滑坡病害
6. 混凝土面层下设置基层的目的是()
A. 防唧泥
B. 防冰冻
C. 减小路基顶面的压应力,并缓和路基不均匀变形对面层的影响
D. 防水
E. 为面层施工提供方便
F. 提高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7.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
B.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C. 基层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作用传递到土基的结构层
D. 垫层介于土基与基层之间,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E. 垫层将面层传递下来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
8. 接缝材料要求有()
A. 接缝板要求能适应混凝土面板的膨胀与收缩,且施工时不变形、耐久性好
B. 填缝料要求能与混凝土面板缝壁粘结力强,且材料的回弹性好、能适应混凝土面板的膨胀与收缩、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溢出、低温时不脆裂和耐久性好
C. 接缝板要求能能与混凝土面板缝壁粘结力强,且材料的回弹性好、能适应混凝土面板的膨胀与收缩、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溢出、低温时不脆裂和耐久性好
D. 填缝料要求能适应混凝土面板的膨胀与收缩,且施工时不变形、耐久性好
9. 一般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有()
A. 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
B. 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
C. 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D. 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
E. 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F. 附属设施设计
10. 块料路面的优点()
A. 有良好的受力承载性能,可较大幅度地减薄面层厚度
B. 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强,适应于路基状况很差处的铺面
C. 抗滑性好,耐磨耗;可选用于环境要求高的场所,与周围环境谐调、融合,构成完整的景观和风采
D. 表面接缝少,平整度好,适应于高速行车
E. 可以用砌块铺筑各种路面标志、标线,组织引导车流、人流交通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1 分)
1. 从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的相似性出发,将路面划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 )
2. 路基边坡高度是指填方坡脚或挖方坡顶与路基边缘的相对高差。
3. 按Mohr-Coulumb强度理论,抗剪强度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摩擦阻力部分,同作用在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成正比;另一是同法向应力无关的粘结力部分。
4. 加州承载比是早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它们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6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
1. 已知轮载p=0.7MPa,δ=10.65cm,E0=50MPa,E1=200MPa,h=24cm。试按双层连续体系计算双圆均布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路表弯沉及上层底面的最大弯拉应力。
2. 已知轮载p=0.7MPa.δ=10.65cm e0=50MPa,e1=200MPa,h=24cm试按双层连续体系计算双圆均布载荷作用下,轮隙中心处路表弯沉及上层底面的最大弯拉应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4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
1. 一般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 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3. 路面结构内水份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6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
1. 气温超过30°C施工,以避免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致使混凝土干缩而出现裂缝,必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 为保证挡土墙的稳定,埋置深度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
1. D 2. A 3. C 4. D 5. B 6. A 7. D 8. C 9. B 10. A
二、多项选择题(20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
1. ABCD 2. ABD 3. AC 4. ABCD 5. ABCDE 6. ABCDEF 7. ABCD 8. AB 9. ABCDEF 10. ABCE
三、判断题(4分,共 4 题,每小题 1 分)
1. × 2. √ 3. √ 4. √
四、计算题(16分,共 2 题,每小题 8 分)
1.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首先对轮隙中心处求路表弯沉,再求上层底面最大弯拉应力
评分标准:
写出一个公式得2分,过程2分,算出最后的 轮隙中心处路表弯沉及上层底面的最大弯拉应力 得4分
2.
参考答案:
(1)轮隙中心处路表弯沉 e0/e1=50/200=0.25,h/δ=24/10.65=2.25 查图1,α1=0.435,得:l=2pδe0α1=2×0.7×10.65×0.43550=0.1297cm
(2)上层底面最大弯拉应力h/δ=24/10.65=2.25, e0/e1=50/200=0.25 查图2,σ′=0.28得:σ=pσ′=0.7×0.28=0.196MPa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按步骤得分
五、简答题(24分,共 3 题,每小题 8 分)
1.
参考答案:
一般路基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2)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6)附属设施设计。
解题方案:
路基设计是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为前提。
评分标准:
答对一点得一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满分
2.
参考答案:
(1) 自然因素: 地理条件、 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和强度。 (2) 人为因素:荷载作用、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方法与质量、养护措施。
解题方案: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评分标准:
答对一点得3分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满分
3.
参考答案:
水可以通过路面接缝、裂缝、路面表面和路肩渗入路面,或是由高水位地下水、截断的含水层和当地泉水进入路面结构,被围封在路面结构内的水份产生的有害影响可归纳如下: (1)浸湿各结构层材料和路基土,易造成无粘结粒状材料和地基土的强度降低; (2)使混凝土路面产生唧泥,随之出现错台、开裂和整个路肩破坏; (3)进入空隙的自由水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会形成高孔隙水压力和高流速的水流,引起路面基层的细颗粒产生唧泥,使路面失去支撑; (4)在冰冻深度大于路面厚度的地方,高地下水位会造成冻胀,并在冻融期间降低承载能力; (5)水使东胀土产生不均匀冻胀; (6)与水经常接触将使沥青混合料剥落,影响沥青混凝土耐久性并产生龟裂。
解题方案:
水可以通过路面接缝、裂缝、路面表面和路肩渗入路面,或是由高水位地下水、截断的含水层和当地泉水进入路面结构,被围封在路面结构内的水份产生的有害影响。
评分标准:
答对一点得一点五分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满分
六、论述题(16分,共 2 题,每小题 8 分)
1.
参考答案:
1对湿混合料在运输途中要加以遮盖。 2 各道工序应紧凑衔接,尽量缩短施工时间。 3 搭设临时性遮光挡雨设备,避免混凝土被烈日暴晒并降低吹到混凝土表面的风速,减少水分蒸发。
解题方案:
冬季与夏季施工的注意事项
评分标准:
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满分
2.
参考答案:
答:当冻结深度小于或等于1m时,基底在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并符合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m的要求。 当冻结深度超过1m时,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25m,还应将基底至冻结线以下0.25m深度范围的地基土弱冻涨材料。 受水冲刷时,应按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计算冲刷深度,基底应置于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 路堑式挡土墙基础顶面应低于路堑边沟底面,且不小于0.5m 在风化层不厚的硬质岩石地基上,基底一般应置于基岩表面以下0.5~0.6m;在软质岩石地基,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m。
解题方案:
挡土墙稳定性分析
评分标准:
答对一点得2分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满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