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题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第2阶段练资料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二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总分100分)第6、7、10、11章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肠热症
慢性感染
血浆凝固酶
葡萄球菌A蛋白
垂直传播
病毒
隐性感染
细胞病变效应二、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鉴别肠杆菌科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常选用:( )
A. 葡萄糖发酵试验 B. 乳糖发酵试验 C. 菊糖发酵试验 D. 甘露醇糖发酵试验
E. 吲哚试验
2.急性中毒性菌痢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
A. 全身中毒表现 B. 腹泻腹痛 C. 脓血便D. 恶心呕吐E. 相对缓脉
3.关于大肠杆菌的特性,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为革兰阴性杆菌 B. 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 C. 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D. 鉴定主要依靠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 E. 为肠道内正常菌群,无致病作用
4.下列症状中,哪一项不是伤寒病的表现?( )
A. 持续性高热 B. 相对缓脉C. 表情淡漠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口腔黏膜出现柯氏斑
5.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炎症,其脓汁黏稠、局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
A.溶素 B.杀白细胞素 C.血浆凝固酶 D.透明质酸酶 E.链激酶
6.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常见的细菌是:( )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脑膜炎奈瑟菌
7.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 )
A. 其芽孢污染伤口 B. 菌群失调 C. 伤口厌氧微环境 D. 其繁殖体污染伤口
E. 机体无免疫力
8.当一民工因铁针刺伤足底送医院急诊时,医生应该首先给予注射:( )
A. 破伤风类毒素 B. 破伤风抗毒素C. 百白破三联疫苗D. 破伤风菌苗E. 丙种球蛋白
9.下列病原体中引起潜伏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 )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E.Kuru病病原
10.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范围主要取决于:( )
A. 病毒表面的蛋白 B.病毒的衣壳 C.细胞表面的受体 D.病毒包膜
E. 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哪组病毒一般不引起垂直传播?( )
A. 风疹病毒,HIV B.CMV,风疹病毒 C.HSV,HBV D.HIV,CMV
E. 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
12.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
A.核酸、包膜 B.衣壳、包膜 C.核酸、包膜和刺突D.衣壳和核酸
E.核衣壳和包膜
13.单负股RNA病毒本身具有哪种酶? ( )
A.解链酶B.水解酶C.DNA多聚酶 D.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E.依赖RNA的DNA多聚酶
14.判断某病毒是否有包膜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 )
A.超速离心B.细胞病变C.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D.对温度的抗性
E.对石炭酸的敏感性
15.新生儿血中测出下列哪类抗体可诊断为宫内感染? ( )
A.IgGB.IgAC.IgMD.IgEE.IgD
16.决定病毒感染后免疫力持久的因素不包括:( )
A. 全身性感染 B. 抗原性稳定 C. 有病毒血症 D. 反复发生感染
E. 抗原性单一
17. 在感染早期,能非特异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因素是:( )
A. B细胞 B. NK细胞 C. Th1细胞 D. CTL E.干扰素
18. 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是:
A. 直接感染病毒mRNA转录 B. 阻碍病毒进入易感细胞
C. 干扰病毒吸附 D. 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E. 以上都不对
19. 关于病毒感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急性病毒感染后机体一般不能清除病毒B. 隐性感染者机体可获得免疫力
C. 持续性病毒感染者长期带病毒 D. 病毒携带者可成为重要传染源
E. 隐性感染有十分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20. 病毒感染后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既不能分离出病毒,也无症状,经过数年或数十年后,可发生某些进行性疾病,并导致死亡的这类感染是( )
A.潜伏感染 B. 隐性感染 C. 亚临床感染D. 慢发病毒感染
E. 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
1.形态学检查对鉴别肠杆菌科细菌 意义,因而其鉴定一般依赖于
和 鉴定。
2.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 传播。
3.细菌性痢疾免疫以 为主,伤寒免疫以 为主。
4.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 、 和 三类疾病。
5. 根据溶血现象,可将链球菌分为 、 和 三类,其中致
病力最强的是 。
6. 在细胞水平上,裸露病毒常引起 感染,有包膜病毒常引起 感染。
7. 有包膜病毒的包膜脂质来源于 ,包膜上的蛋白质来源于 ,有包膜
病毒在细胞内组装成熟后通过 方式释放。
8. 机体抗病毒免疫可分为 和 。
9. 病毒的测量单位是 ,通常须用 观察其形态。
10. 病毒的生物合成包括 和 两个方面。
11.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包括 、 和 。
12. 病毒在宿主体内可通过 、 和 几种形式扩散。
四、简答题(共26分)
1、试述肥达试验的原理,结果分析及其意义。(8分)
2、简述干扰生理功能及其作用特点? (7分)
3、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那几个阶段?(5分)
4、比较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的不同之处。(6分)转载请注明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