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题 公共交互设计Ⅱ第2阶段练-本科资料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公共交互设计Ⅱ》第3-4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每一处公共场所会形成不同的场所精神,和场所的地理位置、( )和场所职能密不可分。
2、公共空间按照构成方式来讲,主要分为( )和( )。
3、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地域文化的浓缩体,承载文化的媒介,是( )的共同体。
4、狭义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和程序的主体是( )。
5、设计创意的核心是( ),以求功能上形式上更方便使用和适应人的什么特点,这是一个大的总体趋势。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公共艺术中环境、地理的关系性中的关系指的是( )。
A、环境本身的物理关系 B、艺术品和受众的心理关系
C、艺术家和艺术品的艺术关系 D、包括A和B两层关系
2、( )空间城市公共艺术关键在于抽取形态本身的内在意义,以高端思维方式营造空间,提升环境空间存在的价值。
A、功能性 B、精神性 C、主题性 D、互动性
3、人是城市公共艺术能存在的基本点,人的( )决定其存在的形态。
A、意识 B、行为 C、言语 D、审美能力
4、以下关于城市公共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同城市公共艺术互相依存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需要公共艺术画蛇添足
C、人的思维活动转化为视觉精神表现,域环境互为存在的前提
D、公共艺术是自然与人心理层面沟通的表现
5、任何造型艺术都要通过某种物质来实现,这种物质载体就称为( )。
A、设计 B、美学表现 C、材料 D、艺术符号
6、以下树脂复合材料,属于天然树脂的是( )。
A、松香 B、酚醛树脂 C、环氧树脂 D、玻璃钢
7、以下关于城市公共艺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B.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C.通过文化的整合作用实现 D.通过观众的主体创造能力体现出来
8、以下关于公共艺术设计学会善变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消费心理与艺术鉴赏力已走向成熟
B、现代人追求个性的表达,审美观各异,使艺术变化多元化
C、表现形式不拘泥于传统,吸收其他各门艺术的精华
D、设计师追求个性表达,不考虑是否能被理解
9、传统媒介嫁接新观念,或与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材料融合在作品中是设计创新中的( )。 A.媒介转换 B.创意能动 C.公众视觉引导 D.设计语言运用
10、通过场地分析,来探索( )是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
A、艺术化创新 B、作品的公共性
C、一个城市的地方精神 D、政策的倾向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2个以上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以下城市空间,属于按功能类别划分的是:( )。
A、居住型 B、交通型 C、工作型 D、娱乐型
2、城市公共艺术与空间的关系中,空间的概念包含( ),两者互相依存。
A、尺寸的大小 B、政策的支持
C、公共的含义 D、艺术的氛围
3、耐酸碱强度大的材料有( )。
A、石材 B、金属 C、玻璃 D、纤维
4、关于广义和狭义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和程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广义设计程序比狭义设计程序复杂得多
B、狭义的程序包含在广义的程序中
C、广义设计程序的主体是多方面的综合体
D、都要遵循传统的艺术设计规律,主体是设计师本人
5、城市公共艺术具有以下几方面设计特性( )。
A、政策指导性 B、艺术性 C、公共性 D、环境的互动性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城市公共艺术的互动性。
2、为什么说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可以被视为文化产品但与一般文化特性物质消费品有差异。
3、简述城市公共艺术创意设计的常见特性。五、设计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30分)
1、自拟一件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并为这件作品写一份前期规划并绘出2D草图和构建3D模型。
转载请注明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