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设备布置图设绘通则
锚设备布置图设绘通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锚设备布置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2 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的“锚设备布置图”设绘。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 GB3894.7-83船舶布置图图形符号 系泊设备。
2.2 设绘依据图纸
a) 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
b) 船体说明书;
c) 总布置图;
d) 型线图;
e) 基本结构图;
f) 舾装数计算书或工作锚泊计算书;
g) 甲板机械订货明细表。
3.基本要求
3.1 锚设备是船舶在海(河)上锚泊作业使用的装置和机械的总称,“锚设备布置图”需显示全船锚设备的特征要素和使用方法,并作为生产设计的依据。本图旨在保证船舶在海(河)上锚泊安全。
3.2 锚设备的配置应满足有关船级社规范,以及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3.3 锚设备设计一般应满足下面几点要求:
a) 抛锚,起锚必须灵活。在收锚时,锚杆应不受阻碍地进入锚链筒,且锚爪要与船壳相贴紧。在抛锚时,锚必须易于脱离锚链筒。
b) 锚链筒舷侧开口应有相当高度。起锚以后,为了使露在筒口外面的锚冠部分不致兴起水波,锚链筒舷侧开口应该高出满载水线相当距离。
c)锚链舱容积除需满足锚链堆积要求外,还要视船舶大小留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余量,以利锚链自行盘链堆积。
4 内容要点
4.1 锚设备布置图应包括全船所有的锚、锚链(或锚索)以及供收、放和固定锚所需的设备如:掣链器、导链滚轮、弃锚索(或掣链钩),锚链筒、锚链管、弃锚器、锚机(或锚绞盘),吊锚杆等的配置数量和规格以及型式。其中锚、锚链(或锚索)长度是按船舶入级规范计算所得的舾装数,并结合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选取的,除规范允许外,只准加大,不准改小;而其他的装置和机械按选用的锚和锚链的规格配备。对于工程船、锚、锚链(或锚索)配置的规格、数量应按工作锚泊计算书。
4.2 锚设备布置图上应标明全船锚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相互间的关系。
4.3 锚机(或绞盘)一般布置在锚链舱顶的甲板上,尽量使锚链管对准锚链舱中央,但锚机首部应留有足够的甲板空间,以便掣链器、导链滚轮、锚链筒安装和使用。
4.4 导链滚轮的倾斜角度应利于锚链导至锚链筒,锚机链轮、掣链器、导链滚轮、锚链筒甲板开口中心线的布置一般应在收、放锚时使锚链(或锚索)尽量保持直线且锚链与锚机的包角须满足锚机的要求,对使用滚轮掣链器的船舶,锚链与滚轮掣链器的包角也应满足滚轮掣链器的要求。
4.5 锚链筒应通过船体型线图作图而定,锚链筒甲板开口中心线与船体中心线的平面夹角一般为5°~15°,如超过18°需应用导链滚轮或导链槽,但最大不能超过23°,锚链筒在侧投影的倾斜角α一般为35°~45°,对具有球鼻首的大船可达50°~55°。
4.6 锚链筒的长度尽量应在锚爪紧贴船壳时锚链转环不露出甲板。
4.7 对设有球首的船舶、锚链筒在船体外板出口处应考虑收、放锚时,当锚因绕其轴线旋转360°时均与球首外板之距不小于200~300毫米。否则,应在船体外板出口处设凸台及锚唇。
5 图面要求
5.1 图面幅面原则上采用A1,横向长度可按GB4476.1-84规定放长。
5.2 图面左上方绘制船体侧面图,图面左下方绘制甲板平面布置图,图面右上方绘制能显示锚收藏状态的剖视图,对有球鼻首的船尚应表示出抛锚时锚与球鼻相对位置。另外还要绘制锚链舱平面图。对分离式锚机尚需验制出能反映锚机、掣链器、导链滚轮、锚链筒实际图形和相对位置的侧视图。
5.3 图中锚设备图形应按比例绘制,一般常用比例为1:50,1:25。
5.4应用细实线绘制船体轮廊线,用粗实线绘制锚设备,用粗点划线绘制锚链、锚索,也可用链条线形象地绘制锚链。
每隔二档标注肋位号码。锚设备纵向位置以肋位号为基准,横向水平位置以船体中心线为基准,高度以甲板线为基准。
5.5另件编号尽量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列,并结合先专用图号,再通用图号,后标准图号的次序进行。
5.6 标题栏、明细栏应填写完整、正确。切勿遗漏必要的重量标注要求。
5.7技术要求(或说明)一般写在标题栏上方或图面适当位置,锚设备布置图一般应书写如下说明:
5.7.1锚链筒施工前应作模型、进行收、放锚模拟试验后再施工,以保证收、放锚顺利和航行时锚爪能与船体贴紧。
5.7.2图中掣链器安装位置高度和导链滚轮安装位置、高度、倾斜度仅供参考,准确数字现场拉线确定。
5.7.3 锚机底座、掣链器处甲板应加强,加强形式见船体结构图。
6 设绘注意事项
6.1图样设绘前,要熟悉总布置图,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以及规范等。
6.2设绘图样应首先考虑识图方便,布局要合理,力求图面简洁。图样视图与技术要求(或技术说明)能完整地表达内容要求。简化汉字应正确。
6.3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应按标准规定。引用的标准、规则以及其他技术文件应正确有效。
6.4 设绘时,必须注意与其它专业间的联系。锚机(或起锚绞盘)等机械设备应与产品、电气专业联系相一致。
锚设备布置位置应与结构专业联系,以便结构加强。
7 校审要点
7.1检查“锚设备布置图”中锚设备型式、规格、数量等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与有关规范、规则、公约和标准的要求。
7.2锚设备的选用和布置的位置等与有关专业的图样、文件是否协调一致。
7.3检查锚设备的安装尺寸是否完整正确,设备布置安装位置(包括锚链的走向)是否合理:
如:起锚时锚与外板能否贴紧,锚链筒长度,抛锚时锚与外板(包括球鼻首)的距离、锚链舱容积等。
7.4 检查图纸编号、图纸幅面、线条、文字代号、图形符号、表达方式等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8 质量要求与等级规定
等级的表达方式如下表
等级
评定内容 Ⅰ Ⅱ
满足规范、任务书要求 符号 符号
布置与走向 合理 合理
图面要求 完整、准确 基本完整准确
执行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 完全执行 较好执行
一般差错和图面缺陷 极少 很少
注1: Ⅰ、Ⅱ级即为优良品、合格品,达不到合格为不合格品。
Ⅰ、Ⅱ级品无原则差错。
9 参考资料见附录A
附录A
《锚设备布置图》参考资料
A1 相关标准
CB/T711-1995斯贝克锚
GB/T549-1996 电焊锚链
CB*286-84铸钢闸刀掣链器
CB*3143-83插闩式弃锚器
CB/T*290-95导链滚轮
CB/T428-93登乘绳梯
CB*877-84掣锚器
GB7030-86船用眼环
GB559-87 船用卸扣
CB*3188-83船体甲板防滑条、防滑点
A2 有关规范
a)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b)钢质内河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c)需入国外船级的相应船级社规范
A3 有关文献
a) 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舾装分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b) 内河船舶设计手册 《国际工业出版社》
c) 船舶科技简明手册 《国际工业出版社》
d) 国际主要通航运河及五大湖航行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