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2021秋金融学(四)题目及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1 09: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融学模拟试题(四)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怎样的?简述其特点?
答案: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即以不兑换黄金的信用货币——纸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亦称“不兑现的纸币流通制度”或“不兑现本位制”。
特点:人民币是我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既不与金银挂钩,也不依附于任何一种外国的货币;我国人民币制度是独立自主的、统一的、稳定的货币制度。2.我国信托机构主要经营哪些业务?
答案:信托机构是从事信托业务、充当受托人的法人机构。其职能是财产事务管理,即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管理、经营、处置财产,可概括为“受人之托、为人管业、代人理财”。
(1)资金信托业务,即委托人将自己无法或者不能亲自管理的资金以及国家有关法规限制其亲自管理的资金,委托信托投资公司按照约定条件和目的,进行管理、运用和处置。(2)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的信托业务,即委托人将自己的动产、房产、地产以及版权、知识产权等财产、财产权,委托信托投资公司按照约定条件和目的,进行管理、运用和处置。(3)投资基金业务,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4)公益信托业务。(5)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6)国债、企业债券承销业务。(7)代理财产的管理、运用与处分,代保管业务,担保业务、信用见证、资信调查和咨询业务。3.简述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答案: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非常复杂,制定和调整利率水平时主要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第一,社会平均利润率;第二,资金供求情况;第三,国家经济政策;第四,银行成本;第五,物价水平以及国际利率水平。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选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
答案: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如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汇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以下三个标准: (1)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这些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这些指标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相关性,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又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这些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2.分析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区别。
答案: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无须占用自己的资金,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表外业务: 指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直接影响,但却能够为银行带来额外收益,同时也使银行承受额外风险的经营活动。
两者都属于收取手续费的业务;都不直接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
区别点:在于银行对两者所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
中间业务:银行仅处在中间人或服务者的地位,不承担任何资产负债风险;
表外业务:虽不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各方,即不直接形成资产或负债,但却是一种潜在的资产或负债,一定条件下表外业务可转化为表内业务。
例如,当银行对商业汇票进行承兑后,即负有不可撤销的第一手到期付款责任,即使汇票的付款人无力付款,银行也必须向汇票的受益人付款,因此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的一种或有负债。
三、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天堂里的对话
近几年的传媒流传着被一位经济学家演绎的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的故事。试用消费信用的作用来分析下列问题。
1)放大消费能力和超前消费是现实生活中的天堂吗?为什么?
2)生活方式仅能以消费观念而论吗?
如果联系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生活背景,你对此有何见解?
参考答案:
回答问题的思路:
第一,消费信用的概念和作用:积极和消极作用。比如,促进生产和销售,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应在一定条件下,超越条件限制,会适得其反。
第二,现实生活的“天堂”不是靠放大消费能力和树立超前消费观念来实现的,最终取决于国家和个人拥有的现实财富。
第三,回归到故事中的两位老太太的消费观念来看,差异不仅在于文化观念,更重要的在于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现实差异。
第四,自己的看法:可围绕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也可围绕消费观念的确立来谈,要言之有理。
2.阅读资料分析问题
从1996年5月1日到1999年6月10日,我国连续七次调低利率;与1996年5月1日相比,我国利率水平已有了极大幅度的降低,以一年期存款利率考察,名义利率已由1996年5月1日前的10.98%下降到1999年6月10日的名义利率水平2.25%,下降幅度为80%左右;以一年期贷款利率考察,名义利率已由1996年5月1日前的12.06%下降到1999年6月10日后的5.85%,下降幅度为50%。利率持续调低的情况下,居民储蓄持续、巨额增长。
问题:如何理解居民在利率不断调低的背景下仍然将居民储蓄作为理性选择?
参考答案:
回答问题的思路:
1996—1999年面临的宏观经济状况:
第一,居民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与居民收入的增长密切相关。
第二,居民投资渠道狭窄有关。
第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相当一部分居民对未来的工作和收入预期不佳。居民增加储蓄是在为住房、教育、婚姻、亲属抚养等未来个人和家庭的需要做准备;建立准备金,以应付未来某些预料不到的变化。
第四,为了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大多数居民愿意选择收益小无风险的储蓄型金融产品,
因此出现了购买国债的热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