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刺绣劣化色彩的审美特征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6 16: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刺绣劣化色彩的审美特征分析
王欣,刘媛媛,朱永山
(湖北工业大学,武汉 430068)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民间刺绣的色彩特征,从民间艺术色彩学理论与大众审美心理出发,探索民间刺绣劣化色彩的审美特征与美学价值。方法使用田野调查法和资料收集法,从民艺色彩研究的角度,对刺绣劣化色彩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纳,对民间刺绣自身特有的色彩表现力和语义进行深度剖析,结合视觉心理学理论,总结刺绣劣化色彩与大众审美心理之间的联系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辐射作用。结论民艺色彩是中华民族色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民间刺绣色彩最具代表性。刺绣色彩鲜艳热烈,轻松明快,反映出祥瑞热闹、积极向上的中华传统色彩观。劣化的刺绣色彩则与现代大众审美心理的趋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关联性,能带给人治愈性的视觉与心理感知。若能将此种色彩审美意识延伸至生活和艺术创作中去,可以给创作者带来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民艺色彩;刺绣;劣化色彩;审美心理;设计应用
民艺色彩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历史演变及民间习俗的相互融合下发展而来的,是中华民族色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绣艺术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工艺形式,它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最为紧密,在生活中涉及的范围甚广。虽然刺绣的图案精美,流光溢彩,但是在使用与保存的过程中常常受紫外线、湿度、氧气、微生物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其发生色彩劣化,即日常意义上的褪色现象。经研究发现,刺绣色彩劣化的过程与中国传统色彩由“五方正色”向“间色”发展的过程相似,发生劣化的色彩在现代审美视角下并没有因为褪色而失去视觉价值,反而更显珍贵,且与现代大众的色彩审美高度吻合。这背后所涵盖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值得深思。
1 民艺色彩分析
1.1 民艺色彩的象征性
民艺色彩的运用与民俗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色彩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延伸并拓展了它的精神内核,中国色彩体系的出现比西方早了上千年。“五行说”之“金”、“木”、“水”、“火”、“土”是古人对大千世界的物质形态所做的假定性分类。五行之中既包含了自然界相生相克的关系,又象征了“五方”、“五位”、“五时”等与生存劳作有关的辨识性意义,在民艺造物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五行与民艺色彩“五色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五色,“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五行与五色见图1。色彩的视觉含义在这时已经转换成一种主观的理性认识[1]。在古代,色彩象征着地位的尊卑贵贱。“士庶不得已赤黄为衣”,黄色是皇帝的专属色,普通百姓不得使用。现今,本命年人们常要着红色驱邪,这种习俗不免让笔者联想到上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山顶洞人尸体周围出现的红色粉末,这也许是色彩观念最初始的表达。色彩的象征性在民艺色彩的展现上被运用得淋漓尽致,是民艺创作遵循的首要设色依据,其中大多有表达吉利祥瑞的主观意图。民间流传的“红红绿绿,图个吉祥”更是人的心理情感对色彩象征意义的直接表述。
width=142.5,height=138.75
图1 五行与五色
Fig.1 Five elements and five colors
1.2 民艺色彩的视觉观感
民艺色彩生长于民间,大多会受到时间、装饰环境、氛围等条件的制约。民间刺绣常以红绿黄色为主,色彩纯度较高,色调鲜明,追求醒目热闹、喜形于色的色彩对比。“文相软,武相硬”,民间将色相不甚饱和的颜色称为软色,如粉青、淡黄、天蓝;将明度较强的色彩称为硬色,如大红、赤黄、宝蓝。“软色”、“硬色”和中华传统色彩中的“正色”与“间色”说法相似。这点在民间戏曲人物服饰的用色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故事题材不同,用色及搭配的方式也不同。如《西厢记》、《白蛇传》这类题材的服饰多用软色,而《李自成坐金銮》则以硬色为主[2]。人物的年龄,性格等因素均被考虑在色彩设置之中。少女穿红戴绿以显活泼;答案着黄衣以显尊贵;老人多着褐色以示稳健。民艺设色在民间习俗观念的引导下,追求整体色调的喜庆热烈;在注重色彩丰富的前提下,又十分讲究色彩视觉观感的协调性。虽然在民间没有高深的色彩理论和体系化的色彩实验可依据,但民间艺人常常将传统思想观念中约定俗成的色彩应用总结成浅显、朴实又深刻的色彩口诀,代代相传。
1.3 民间刺绣色彩的特征
民间刺绣艺术对于色彩的应用也同新石器早期的编织、彩陶等工艺一样,讲究功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域间的生存环境与民族文化千差万别,其差别在色彩的应用上也有充分体现。
黄河流域风格粗犷豪放,用色大胆,民间刺绣中多用大红、赤黄、翠绿等明度纯度较高的颜色来表现图腾崇拜、子孙繁衍、功名利禄等题材;长江流域的江南地区风格温婉,用色细腻柔和,多用软色绣制,表现人物、山水、花鸟的温柔气质。东北地区有着满汉文化交汇的特点,用色则更为丰富和多元化[3]。传统刺绣在用色上,不仅讲究色彩明度的对比,而且讲究色相、冷暖以及用色面积的搭配与对比,民间刺绣色彩搭见图2。“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但又讲究“红搭绿,一块玉”,“红间黄,喜煞娘”。由此可见,色彩的搭配应对比丰富、强烈,才能达到被人喜爱,与人共情的目的。在色彩对比中,既有类似红与黄的邻近色对比,又有红与绿的互补色对比。红黄对比明快喜庆,红与绿对比鲜艳夺目。丰富繁多的色彩也应讲究色彩面积的搭配,如“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4]。青、紫是低明度的色彩,属于冷色,在画面中有后退感;而红黄明度高,带来跳跃、前进的感觉。两者搭配,运用少量冷色起到均衡画面的作用,整体看上去既活泼又不失稳重。色彩是传统刺绣的重要视觉元素。在搭配时选取对比强烈的色彩,能让刺绣的装饰作用得到极大强化[5]。
width=156,height=204
图2 民间刺绣色彩搭配
Fig.2 Color matching of folk embroidery
2 民间刺绣色彩劣化成因及审美特征
2.1 刺绣材料及染色工艺
蚕丝不仅是农业社会重要的天然蛋白质纤维,而且是传统刺绣的主要材料。我国很早就进行养蚕和丝绸加工,包括丝绸染色。在染料出现前,古人使用的主要染色媒介来源于植物。早在《唐六典》中就有记载,“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6]。从染色技术的角度来看,植物染料中最为特殊的两种是红花和靛蓝。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已可以通过改变红花素的浓度来获得桃红、水红等不同的染色层次。除了植物染料,矿物颜料在古代丝织物上的使用也十分广泛,有赤铁矿、朱砂、白云母等。另外,还有一些动物染料也被用于丝绸染色中,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古螺,其腮下腺可用作染色,原为黄白或黄绿色,经光照后转为各种色调的紫色[7]。到了20世纪20年代,西方人发现了能够给新的合成纤维上色的醋酸染料,从此染料有了戏剧性的新发展。各色染料的涌现给刺绣色彩的表现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2.2 刺绣色彩劣化的原因
刺绣色彩在使用和保存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影响,通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化。通过视频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传统绣品进行观察,发现劣化的绣品表面颜色饱和度明显降低。经过大量的文献查阅以及将刺绣新品与老绣片比对,得出刺绣色彩劣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1)氧气。氧气作为一种氧化剂,直接影响有机体的生命活动。通过新绣品与老绣片的比较发现,碳、氮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氧元素的含量增加,纤维表面发生了氧化降解。
2)水分。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氧化漂白剂,使绣片发生色彩损失。水分是刺绣表面发生褪色的“反应介质”或“催化剂”,它加速了刺绣作品的色变。
3)紫外线。科学家研究表明,刺绣在经过紫外线照射时,纤维释放氨气导致其发生失重现象,使其色彩浓度逐渐衰减。
4)微生物。专家学者对故宫博物院中的刺绣进行大量的调查后发现引起纤维腐蚀的主要微生物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无色杆菌[8]。微生物的侵蚀也会引起刺绣色彩的劣化。
2.3 民间刺绣劣化色彩的特征
中华传统色彩最初的发展是处于无目的性的自由生长状态。秦代以后,封建权力制度逐渐确立,色彩的使用被约束且赋予了更高级别的象征意义。身份与色彩的选择及如何使用色彩被更多地纳入考量。中国传统色彩由“正色”与“间色”构成。《礼记·玉藻》中记载“衣正色,裳闲色。”“孔颖达疏:皇氏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碧,紫,硫磺是也。”“五方正色”是色彩体系的构成主体,间色是从五色中分离出来,以个体的形式出现。间色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与正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新的间色[9]。从正色中产生间色的过程犹如细胞分裂,间色从正色中分裂而来,然而“来”的方式是什么呢?色彩如何“分裂”?在颜色使用被约束,以正色为主的古代,色彩种类稀少,常以方便获取的染料作为染色介质。刺绣多以大红、深紫、翠绿等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表现。绣品在使用与存放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色泽逐渐衰减。例如,原本大红、靛蓝构成的纹样,经过时间的洗礼,大红逐渐衰减变为朱红,又转为嫣红,再褪为粉红,红色色变图解见图3;靛蓝则逐渐衰减为石青,又变为碧蓝,再褪为蔚蓝,青色色变图解见图4。其色彩劣化的过程,正是由正色不断演变为间色,又由间色演变成其他间色的过程。在古代,“五方正色”始终处于正统地位,持续而强烈的视觉刺激使人在审美上不可避免地对其产生疲乏感,民间刺绣的色变之美极大地平衡了当下的色彩环境,这种“褪色”现象推动着传统色彩由单一色相向复杂色相的演变。时光流转,间色应运而生。随着间色的不断增加,间色系统也逐渐壮大,这应该是民间刺绣色彩独特的“生长”方式。《孙子兵法新注》中提到“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10]。水、紫外线、微生物、氧气等外在因素就像作用在绣品上的各类添加剂,使色彩的层次被不断分化,给民间刺绣的原色注入新鲜能量。由此可见,中国传统色彩并不是一套一成不变的理论系统,不断被细化的色彩体系仍处在分化之中,色彩会越来越丰富。
width=201,height=27
图3 红色色变图解
Fig.3 Color change diagram of red
width=221.25,height=30
图4 青色色变图解
Fig. 4 Color change diagram of green color
2.4 民间刺绣劣化色彩的内在情感价值
民间刺绣的色彩劣化,即由正色到间色的转变,再由间色到后间色的变化,由活泼强烈的正色逐渐转变为安静雅致的间色,产生色变的过程由微妙到明晰。当今人对色彩的认知早已超越了传统色彩系统基本结构中的“上下尊卑”与图腾意识。民间刺绣劣化色彩的温静从容直抵内心,让快节奏社会中时刻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的歇息。古装剧《延禧攻略》红极一时,其中中国传统色彩的低饱和度设置作为这部热播剧的亮点,东方视域下的高级灰成为深入人心的主流色彩。剧中的刺绣服饰将间色运用得恰到好处,色彩柔和,色调雅致唯美而不失雍容,色彩淡雅的《延禧攻略》剧装见图5。大众对间色如此钟爱与现代人对色彩心理的内在情感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一种在锋芒中寻求“逸趣”的心理活动。在压力骤增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往往寻求舒适空间和“安全感”。长期处于冲突性的色彩环境中,人会自发性地启用色彩学范畴内的自我保护。民间刺绣中,因变而生的间色系统美学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在满足内化情感之外,还植入更深层次的历史与文化因素。
width=205.5,height=171
图5 色彩淡雅的《延禧攻略》剧装
Fig. 5 Elegant colors of the "Story of Yanxi Palace" stage costume
3 民间刺绣劣化色彩体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刺绣劣化色彩作为中国传统色彩间色系统的一部分,受到现代设计的亲睐。色彩直接或者间接地给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影响,现代设计中色彩的选择与应用被更多地考量。刺绣劣化色彩纯度低,色调柔和,给人以舒缓协调感。如今设计师将其合理又巧妙地运用在现代设计中,对信息大爆炸时代背景下庞杂凌乱的用色环境起调适作用。例如,粉色作为女性的符号色,柔和雅致,可使人放松心情,舒缓神经,有调节肌肉使其暂时性松弛的治愈性作用。现代设计常将与刺绣劣化色彩极为相似的低纯度粉色应用在女性相关的日用品设计中,不仅融解了职场中的锐度,又显得温婉优雅,从容美好,更好地吻合了女性群体的审美心理需求。同样,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色彩是设计师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国外有研究表明,室内墙面大量使用高纯度色是不合理的,视网膜经受长时间地刺激,会引起视觉疲劳,情绪焦躁等不适感。相反,色调柔和的互补色在适当的增加视觉刺激的同时,又可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例如传统刺绣色彩搭配中常使用纯度较高、对比强烈的大红和翠绿,在给人明快耀眼的视觉观感的同时也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而劣化色彩在褪去原本的强刺激、强对比后,形成和谐清雅的色彩关系,温柔的辰砂搭配素雅的淡灰绿,营造出个性化且放松舒适的人居环境,现代家居设计中的间色色彩体系应用见图6。间色色彩体系在现代设计中已逐渐成为主导色彩,为快节奏的生活带来舒缓和治愈的力量。
width=225.75,height=337.5
图6 现代家居设计中的间色色彩体系应用
Fig.6 Application of color change system in modern home design
4 结语
中国民间刺绣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颗瑰宝。近年来,复兴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呼声越来越高,基于民艺及民艺价值的研究再度回归。从色彩科学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劣化色彩有着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岁月的侵蚀给民间刺绣色彩带来不同程度的劣化,这一变化并没有使其黯然失色,比起民间刺绣鲜艳的原色,现今人们更加热衷于劣化的色彩。刺绣色彩劣化与中国传统色彩由正色到间色转变有极为相似的过程,劣化的背后蕴藏着不同时期文化层面的精神特质。“五方正色”的稳固地位被动摇,间色以不甘于“配角”的另一种形式活跃于当下设计的各大领域,随之应运而生的庞大间色色彩系统在使用上逐渐趋向成熟,成为大众青睐的流行色彩。在现代设计中,刺绣劣化色彩以其自带高级感的色彩特质,给人带来舒适感,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将为现代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陈彦青. 中国传统色彩系统的观念设计及其历史叙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3(2): 38—42. CHEN Yan-qing. Conceptual Design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 System[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Fine Arts and Design Edition), 2013(2): 38—42.
[2] 潘鲁生, 唐家路. 民艺学概论[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5. PAN Lu-sheng, TANG Jia-lu. Introduction to Folk Art[M]. Jinan: Shandong Education Press, 2015.
[3] 李友友. 民间刺绣[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LI You-you. Folk Embroidery[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6.
[4] 王涛. 民间技艺口诀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09. WANG Tao. Study on Folk Skills and Oral Formula[D].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2009.
[5] 玉时阶. 壮族民间服饰工艺及其传承[J]. 民族艺术, 1995(4): 143—154. YU Shi-jie. Zhuang Folk Dress Craft and Its Inheritance[J]. National Art, 1995(4): 143—154.
[6] 朱新予. 中国丝绸史(通论)[M]. 北京: 纺织工业出版社, 1992. ZHU Xin-yu. History of Chinese Silk (General Theory)[M]. Beijing: Textile Industry Press, 1992.
[7] 赵丰, 徐铮. 经纬锦绣——中国古代丝绸纺织术[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7. ZHAO Feng, XU Zheng. Warp and Weft Brocade: The Textile of Silk in Ancient China[M].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Press, 2017.
[8] 龚德才, 魏彦飞. 出土灰化纺织物保护研究[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6. GONG De-cai, WEI Yan-fei. Protection of Unearthed Ashing Textiles[M]. Beijing: Press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6.
[9] 陈彦青. 中国色彩系统观念建构一种——间色的转换[J]. 新美术, 2013, 34(4): 55—63. CHEN Yan-qing.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lor System Concept: Intercolor Conversion[J]. New Art, 2013, 34(4): 55—63.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 孙子兵法新注[M]. 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77.The Annotation Group of "Sun Tzu's Art of War", Department of War Theory Research,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military Academy of Sciences. New Notes on Art of War of Sun Tzu[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 Ltd., 1977.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egraded Colors of Folk Embroidery
WANG Xin, LIU Yuan-yuan, ZHU Yong-shan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value of degraded color of folk embroidery from the theory of folk art, color and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 modern masses through analyzing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embroider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were used to collect or sort out and summarize the work on deterioration of embroidery color and make a deep analysis on the special color expression and semantics of folk embroidery itself, and also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special color expression and semantics of folk embroidery from the angle of the study of the color of the folk art.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terioration of embroidery color and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 masses and its radiation effect in modern design.Folk art color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lor system of the Chinese nation, especially the folk embroidery color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t is showy and warm or light and bright. It reflects the auspicious and lively, posi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color view. Nevertheless the deterioration of embroidery color and the modern public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trend have the correlation which cannot be ignored. It gives the person with the healing visual and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If the color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s extended to life and artistic creation, it will bring more inspiration to the creators.
KEY WORDS:folk art color; embroidery; degraded color; aesthetic psychology; design an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J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19)10-0027-05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9.10.006
收稿日期:2018-11-21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17]17Y042)
作者简介:王欣(1977—),女,湖北人,硕士,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装饰艺术设计、视觉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